什么叫“都挺好”?就是其实很不好,但是我习惯了…

最近一秒不落地追完了《都挺好》。

说实话,我其实已经很久没有认认真真地追着看完一部剧了,至于入坑《都挺好》完全是因为朋友的安利。

什么叫“都挺好”?就是其实很不好,但是我习惯了…

按照当初朋友口述,这部剧讲的是一个女孩子从小生活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被全家人欺负,长大变得超有出息以后回家扬眉吐气,蔑视一切。

嗯,丑小鸭逆袭,好人有好报,坏人有天谴,看起来肯定很爽,值得一追。

但是当我追完以后发现,坏人最后变好了,好人总在“自作自受”,一直被索取的丑小鸭就算变成了天鹅,还是活不出天鹅高傲的样子。

先从结局说起吧,我只能说编剧实在是太厉害了。如若让一个才看了前面两集的观众直接看结局,那么这个观众一定接受不了;但是一集一集跟着编剧的思路往下看,却会发现这个结局竟然理所当然?

什么叫“都挺好”?就是其实很不好,但是我习惯了…

二哥苏明成,啃老、好高骛远还偏偏自尊心爆棚,打妹妹打老婆还不悔改;但是编剧说,他孝敬父母、疼爱老婆,一切恶行都是因为母亲娇惯;所以结局是经历“人财两空”、“妻离家破”后洗心革面、发愤图强。

大哥苏明哲,心高气傲、性格懦弱、自以为是还老爱充大款,甚至愚孝;但是编剧说,顺从是因为愧疚,懦弱是因为爱,所以结局不好不坏。

什么叫“都挺好”?就是其实很不好,但是我习惯了…

父亲苏大强,就两个词:作天作地、自私自利;但是编剧说,他只是被欺压太久,只是怕被儿女抛弃,没有安全感;所以结局是老年痴呆、安享晚年。

女儿苏明玉,编剧说她最想要的就是亲情,所以给了她为了亲情抛弃其他的结局,哇,看起来真是个好结局。

真的,本来我真的觉得这是一个好结局,但是有一天我妈说了一句话,让我有了其他想法。

什么叫“都挺好”?就是其实很不好,但是我习惯了…

我妈是最近才开始看的《都挺好》,昨天她突然和我说:你看这个苏明玉,是不是就是那个《欢乐颂》里那个养着哥哥的樊胜美啊。

樊胜美?说实话,整个追剧过程中我都没有把这两个人联想在一起。大概是因为明玉太有钱了,让我觉察不到她养着这个“重男轻女”的家庭有多艰辛;也大概是因为明玉给家里钱这件事,表面上看起来是主动发生的。

但是本质上,是一样的吧,他们俩都是付出型的女儿,被传统理念束缚住的付出型女儿。这些“女儿们”在我们生活中可不少,比如我堂姐。

什么叫“都挺好”?就是其实很不好,但是我习惯了…

前两天大伯母在抱怨,堂姐最近买了很多护肤品,还不如给他们买点吃的穿的。我忍不住打抱不平:吃的穿的她不是也没亏待你嘛。

堂姐从小学习成绩就很好,大学的时候年年都有奖学金,除了自己交学费,还会给家里寄钱;而她的亲哥哥刚好截然相反,从小打架闹事,考不上大学就出去“闯荡”,没有钱拿回家不说,还动不动就问家里要钱,前两年刚结婚生了孩子,更是直接把孩子扔给爸妈不出一分钱,美其名曰“这个孩子是你们要生的”。

可悲的是,他们的爸妈还开心得很,省吃俭用满足堂哥的一切需求,毕竟他是“后”呀;而堂姐看起来也是没有怨言的,毕竟她是“小棉袄”呀。

什么叫“都挺好”?就是其实很不好,但是我习惯了…

无论多高级的知识分子,都逃脱不了伦理道德的束缚。什么“家和万事兴”、“百善孝为先”、“打断骨头连着筋”……亲情怎么就不能和其他感情有同样的处理方式了?

当初看《欢乐颂》的时候,所有人都喊着让樊胜美和家人断绝关系;现在看《都挺好》的时候,却为苏明玉的妥协感到开心。

这两个女人真的有千差万别吗?我觉得没有,毕竟他们都是爸妈(泛指无脑偏爱、无脑索取的那种)的小棉袄呀,热了被乱扔,冷了无条件被穿上还被嫌弃不够暖和的那种喔。

(图片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