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疑杀害漂亮情敌,全网通缉:你以为的真相,可能都是虚假的记忆

01

前段时间窝在家里不出门,各种刷电影,然后就刷到了一部2014年的日本电影,《白雪公主杀人事件》。

这是一部悬疑电影,影片一开始,就是新闻在报道一女子在国立公园被杀,已经被烧焦了。


被疑杀害漂亮情敌,全网通缉:你以为的真相,可能都是虚假的记忆


电视台做美食评论栏目的合同工赤星却突然接到大学同学电话,说自己知道凶手是谁。

赤星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他采访了这个同学及其同事。

原来她们都是白雪公主化妆品公司的职员,死者叫三木典子,未婚,长得很漂亮,不仅人美还心善。

案件发生在周末,因为周五下班后典子还和同事一起聚餐了。

她们怀疑凶手是同事城野美姬,因为她俩是情敌,城野爱慕的人,和三木好了。

众人描述的城野既土气、心机又重。

而且,有同事表示当晚看到三木上了城野的车,而更晚时间城野则被发现,抱着大包匆匆前往城铁站。

还有一个更有力的证据,就是周一城野没来上班,她消失了。


被疑杀害漂亮情敌,全网通缉:你以为的真相,可能都是虚假的记忆


赤星根据采访做了一期节目,还进行了案件“重现”,通过电视播出后,引起了轰动,赤星似乎也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虽然节目中用了化名S小姐,但知道的人都能看出这个S小姐就是城野。

城野的大学同学向电视台提出抗议,说城野不是这样的人,她和同事的关系也不是简单的爱恋,而是两人已经恋爱。

赤星经受了被吹捧到被质疑,为了查清真相,他开始调查城野的过去。

调查结果显示,大家眼里的城野并不统一,即使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却有不一样的看法。

一个人该如何被评价,总是众说纷纭,甚至相差甚远

02

今年疫情发生,很多人都过了一个超长假期,于是,一边是紧张的疫情,一边是大把的时间,上网刷信息成了很多人的头等大事。

从疫情起初,各种信息就开始漫天飞,就像影片中赤星做的节目一样,观众看到的只是事情的一部分。

根据只言片语得出的结论,往往难以真实全面。

被疑杀害漂亮情敌,全网通缉:你以为的真相,可能都是虚假的记忆


赤星在采访中,接触了城野以前的同学、同村邻人等。

在她们眼里,城野美姬奇怪、虚荣、可怕,杀鱼能剁头、还放火烧神社,只是被无意将抹布踢到头上,就绝不原谅,是个有着心灵黑暗面的人。

但一个被城野叫戴安娜的小学同学,却讲了另外一个故事,故事里的城野完全是一个善良、乐于助人的女孩。

但最后她问赤星,你认为我说的都是真的吗?


被疑杀害漂亮情敌,全网通缉:你以为的真相,可能都是虚假的记忆


面对舆论,尽管知道自己女儿很善良,城野的父母也只好向公众道歉。

新的节目播出后,公众更认定城野是凶手,而且模仿了小时候烧神社的手法。

彼时,留在酒店的城野也对自己产生了怀疑,这就是我吗?

她决定留书自杀。

在遗书中她讲述了当时神社燃烧的经过,工作后和三木典子同事的经历,以及和三木纠纷的来龙去脉,同时叙述了当晚的经过。


被疑杀害漂亮情敌,全网通缉:你以为的真相,可能都是虚假的记忆


其实,城野之所以告假躲起来,并不是因为杀了人,而是牵涉到别的事情里。

发现自己成了杀人嫌疑犯后,她一时也不敢露面了。

写完遗书,打算自杀时新闻里传来真正的凶手找到了,而自己是凶手用来嫁祸的对象。

舆论再次反转,原来指责城野的人开始力挺城野。

真相总是藏得很深,找到它并不容易

03

影片的结尾,赤星到城野家里道歉,被拒绝进门。即将失去工作,赤星失魂落魄地走在马路上,差点被车撞了。

司机下车道歉,并告诉他,好事,会发生的


被疑杀害漂亮情敌,全网通缉:你以为的真相,可能都是虚假的记忆


赤星并不知道,这个向他微笑的女子,就是他此前花大力气做的节目里,本应该是主人公,却从没有出现过的城野美姬。

显然,赤星从采访的一些人那里得出的城野形象是片面的,甚至有一些是虚假的。

但城野自己在遗书里诉说的又是全部的真相吗?没人知道。


被疑杀害漂亮情敌,全网通缉:你以为的真相,可能都是虚假的记忆


每个人根据自身的立场,会有意或者无意地篡改自己的记忆。

有时候连我们自己,可能都会被自己的记忆欺骗,更别说事件外的人了。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记忆并不像是在录视频,将真实发生的经过完整记录下来,而是通过各种线索加工而成。

记忆的加工分为三个阶段:感觉记忆,工作记忆,长时记忆,其中工作记忆又称“短时记忆”。

当我们的器官受到信息的刺激时,会产生感觉记忆,但这种记忆保留的时间比较短,不过我们可以从感觉记忆里提取一些重要信息,这就是工作记忆。

工作记忆的信息会被长期保存,形成长时记忆。

留在我们脑海里的很久以前的事情,就是记忆。

但记忆并非都是真实的。


被疑杀害漂亮情敌,全网通缉:你以为的真相,可能都是虚假的记忆

人的记忆是会造假的,那些回想起来的东西,里面可能有很多水分,我们自己却不一定知道。

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小组在深入研究脑部之后,证明了假记忆的存在和形成过程。

他们发现有很多被要求记住的东西,与后来人们真正记得的内容并不相同,有些甚至是凭空想象的,只是你认为它就是那个样子。

所以,我们的记忆并非可靠,不管你多笃定。

事实,可能只是我们心中愿意接受的样子,而不是事实原本的样子


被疑杀害漂亮情敌,全网通缉:你以为的真相,可能都是虚假的记忆


西北大学参与研究的心理学教授帕勒强调:

知道记忆有可能出错是很重要的,我们已经知道我们有时会忘记某些事情,但我们不全然知道记忆有时会造假,因而误导我们。

古人讲,兼听则明,偏听则信。兼听,才可能离真相更近一些。

遇事,尽量从多个角度看,多做一些逻辑分析。

保持开放的心态看世界,更容易看到世界的真面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