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身上痛,但是我不悔

戰疫 /日記

或許身上痛,但是我不悔

北京安定醫院援小湯山醫院醫療隊 孟慶鵬

战疫日记 | 或许身上痛,但是我不悔
战疫日记 | 或许身上痛,但是我不悔

尤記得2003年那場非典,成千上萬的醫護人員不畏生死,前仆後繼,為抗擊疫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代價。我敬佩、感動!17年後的今天,我有幸加入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隊伍當中,在前人打下的基石上,面對病毒的肆虐,使我們多了一份鎮定,少了一份慌亂。

3月13日當我接到通知的時候,心中有擔心、有害怕,而更多的是激動和自豪,身為一名黨員,一名醫護工作者,能有幸真正投入到抗擊新冠疫情的工作中,發揮自己的光和熱,是我的無限榮耀。醫院在選派前期做了充分的部署,防護知識的培訓,穿脫防護服的練習等等,使得我們在接到任務的時候更是多了些信心和力量。

簡單的準備之後,在院領導、護理部的關心和叮囑下,我們一行5人來到了北京小湯山定點醫院。由於是新建病房,所有物資均未到位,甚至連一張床也沒有,面對如此的“毛坯房”,我們除了驚訝還是驚訝,雖聽說了需要新建,但看到如此的情景還是震驚了我們。刻不容緩,申領物資,調試設備,大到規章制度的落實,小到床鋪的清潔整齊,事無鉅細,容不得半點差錯。

战疫日记 | 或许身上痛,但是我不悔

為了能夠達到防護病房的標準,為了能夠更好地篩查境外來(返)京人員,我們每個人都像打了強心劑一般,充滿了幹勁,很快使得“毛坯房”變成了“精裝房”。

作為精神專科護士,雖說前期學習準備工作做了不少,但由於專業的侷限性和職業的責任感,使我在進入隔離區後,虛心地向來自各個綜合醫院的老師學習、請教:如何帶2、3層手套精準的取血;如何正確穩妥的進行咽拭子、鼻咽拭子的採集等等,這些都是我以前沒有接觸過的,但又是必須要精準掌握的。進入汙染區則需要全套防護裝備,戴帽子、N95口罩、防護服、兩層手套、靴套、隔離衣......一層層的疊加,有時穿戴整齊早已是氣喘吁吁,更別提在裡面工作時的情形了。

战疫日记 | 或许身上痛,但是我不悔

護目鏡多次被霧氣遮住,模糊的視線更要求精準的操作,無數次勞累的汗水辣痛了雙眼,不能擦也無法擦,只能眨眨眼睛繼續幹。每次脫下防護服,身上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溼,一擰就能出水,面對鏡子鼻樑及臉頰上早已是深深的壓痕。或許身上痛,但是我不悔,看到一位位被篩查人員帶著欣喜的笑容、滿滿的感激離開時,心中不由地對自己的工作產生了強烈的自豪感。

战疫日记 | 或许身上痛,但是我不悔

雖然我們這組只有5個人,但是大家並不覺得孤單,在這裡不僅有家人朋友的關心,更有安定醫院這個大家長作為堅強的後盾。

战疫日记 | 或许身上痛,但是我不悔

院領導、護理部、工會老師多次悉心的問候,殷切的關懷,使我的心暖暖的,深深地被感動。身為安醫人,我深為生活在這個大集體中感到驕傲,深為能在祖國抗疫工作中做出貢獻而感到自豪!

圖片 | 小湯山醫療隊

★在線複診、開藥可下載首知心APP★

战疫日记 | 或许身上痛,但是我不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