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狂犬病死亡率幾乎達100%,生存期不超過5天,但可以預防

昨天,在醫院值急診夜班,

120急救車送來了一位女病人,43歲,在當今社會,這個年齡還算是很年輕的了,但不幸的是,剛送來沒多久,她就去世了。

雖然狂犬病死亡率幾乎達100%,生存期不超過5天,但可以預防

搶救過程就不講了,我們來說一下她患的這個病,根據她的症狀和接觸史,初步考慮為“狂犬病“,就目前醫療水平來說,世界上尚無確切有效的治療方法,病人一旦發病,醫生沒有任何方法可以阻止其死亡的發生,死亡率幾乎是100%。

什麼是狂犬病?

狂犬病,因為患者害怕水,也叫“恐水症”,是一種急性傳染病,該病一般是由動物傳染給人,是由於感染了狂犬病病毒,該病毒會侵犯人的中樞神經,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引起嚥肌痙攣、呼吸肌痙攣、進行性癱瘓等,一旦發病,基本上在5天內因呼吸衰竭或循環衰竭而死亡,病死率達100%。它是所有傳染病中

最兇險的病毒性疾病。

雖然狂犬病死亡率幾乎達100%,生存期不超過5天,但可以預防

什麼是狂犬病病毒?

狂犬病病毒是一種單鏈RNA病毒, 主要存在動物的體內,比如說狗、貓、豬、牛、馬等家畜,蝙蝠、浣熊、臭鼬、狼、狐狸等野生動物。

雖然狂犬病死亡率幾乎達100%,生存期不超過5天,但可以預防

它是一種嗜神經病毒(喜歡侵犯神經,病毒最初進入傷口時,不進入血液循環(通常在血液中檢測不到狂犬病病毒),而是在被咬傷的肌肉組織中複製,然後侵入神經系統。

狂犬病病毒不耐高溫,56℃30~60分鐘或100℃2分鐘即使其失去感染力。45%~70% 的乙醇及5%~7%碘溶液均可在1分鐘內滅活病毒。

狂犬病通過哪些方式傳染?

1、被狗或其它動物咬傷或抓傷皮膚,或被其舔黏膜而感染(如,小孩大便時肛門被狗舔)。狂犬病病毒通過傷口和粘膜侵入神經而發病,這是主要的傳染方式

雖然狂犬病死亡率幾乎達100%,生存期不超過5天,但可以預防

2、宰殺或剝皮當中不慎刺傷手部而感染髮病。

3、也可經呼吸道傳播,美洲則有因吸入蝙蝠居住的洞穴中含病毒的氣溶膠而得病,這個比較罕見。

雖然狂犬病死亡率幾乎達100%,生存期不超過5天,但可以預防


4、移植了含有狂犬病毒的器官感染狂犬病,這個也比較罕見。

狂犬病的死亡率為什麼會達到100%?

因為狂犬病病毒的毒力非常強,而且一旦病毒進入人體內,它所攻擊的目標和行走的途徑,與其他病毒不同。比如流感病毒,它主要侵犯呼吸道,比如“非典”病毒主要侵犯肺部組織。但狂犬病病毒不同,它有嗜神經性,主要攻擊大腦和神經組織,而且沿著人體神經的走向遊走。所以攻擊的目標就擴散到幾乎所有的神經組織,包括小腦、脊椎、腎、內臟,導致中樞神經衰竭,所以幾乎無法搶救,死亡率幾乎達100%。

雖然狂犬病死亡率幾乎達100%,生存期不超過5天,但可以預防

被動物咬傷就一定會感染狂犬病嗎?

雖然狂犬病死亡率很高,但發病率不高,不是說被狗咬一口、被貓抓一道,就會感染狂犬病,感染狂犬病必須具備兩個條件:1.傷人的動物必須攜帶狂犬病毒並且有病毒排出。2.被咬的人有皮膚破損或有黏膜接觸。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雖然狂犬病死亡率幾乎達100%,生存期不超過5天,但可以預防

怎麼預防狂犬病?

因為本病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所以應加強預防措施,嚴格管理,做好預防接種。可使發病率明顯降低。

人一旦被咬傷,要立即處理傷口,首先用20%的肥皂水反覆沖洗10—20分鐘,再用大量清水衝淨10分鐘,最後塗上碘酒消毒,傷口不要包紮。大血管出血,要及時處理。

然後儘快到指定的狂犬疫苗接種部門全程接種狂犬疫苗和注射免疫球蛋白

原則上是越早越好,由於狂犬病的潛伏期較長,對沒有及時為接種疫苗的人也要與剛被咬傷者一樣儘快補種疫苗。

雖然狂犬病死亡率幾乎達100%,生存期不超過5天,但可以預防

只要及時正確處理傷口,按程序規範接種狂犬病疫苗,基本可以有效預防,所以,不必恐慌


重要提示:

最近這幾天在急診值班,處理最多的貓抓傷、狗咬傷。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大家都不能出門,宅在家裡,那麼養寵物的家庭,閒來無事,就開始逗狗、逗貓,被抓傷、咬傷的概率自然增加,有的凌晨兩點過來打狂犬疫苗,大半夜在家不睡覺,給貓洗澡,成為真真正正的“夜貓子”,建議給貓洗澡時,可以帶個厚點的皮手套,預防被貓抓傷

雖然狂犬病死亡率幾乎達100%,生存期不超過5天,但可以預防

逗貓、逗狗需謹慎,畢竟動物性格易激惹


1.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狂犬病預防控制技術指南(2016版)[J]. 中華流行病學雜誌, 2016(37):163.

2. Styczynski A , Tran C , Dirlikov E , et al. Human Rabies — Puerto Rico, 2015[J]. MMW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2017, 65(52):1474-1476.

3. Anderson A . Campaign to eliminate human rabies deaths by 2030[J]. Veterinary Record, 2016, 178(10):232-.

4. Li Y R , Zhu L L , Zhu W Y , et al. Epidemiology of human rabies in China, 2016[J]. Zhonghua Liu Xing Bing Xue Za Zhi, 2018, 39(1):40-43.

5.陳灝珠,林果為,王吉耀主編.實用內科學.1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更多健康科普鏈接:


如果還有相關其他疑惑,請隨時留言,我會及時一一解答!

碼字不易,如果對您有幫助,喜歡孔醫生的科普知識,歡迎

點贊、轉發、收藏、讚賞


此文章僅表示個人觀點,如有不同見解,請下方留言。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