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界“美团”大战“饿了么”,互联网和保险谁的基因更重要?

保险界“美团”大战“饿了么”,互联网和保险谁的基因更重要?

保契锐评


一切闹剧的根源都来自于“致命的自负”。


而公益和嗜血的资本也仅仅隔着“一拳+一脚”的距离。


社会公众被愚弄的善意从水滴筹和轻松筹“双筹”暴力事件被拍下的那一刻,借由网络在短短的时间内,抵达了无数曾经捐赠善意的人心中,对善意的打击持续发酵,伤害难以估量。


都说未来是不确定的,唯有谦卑是更好的学习。


但回顾“双筹”创始团队,其皆在各自领域有所专长,且学习能力一流,不管是复制地推模式还是全面进击商业保险,均战绩不菲,但在巨变的时代,除了技术加持和强大的学习能力,显然远远不够。


战国时期著名的经济谋略家和理财家白圭留下的最为后世认可的言论是:商人不应该唯利是图,而应兼具“智”、勇、仁、强”四种秉性,方可成就大业。


《史记·货殖列传》中有记载的富豪前三甲最看重的且均贯穿生命始终的当属仁善。


只可惜,行至今日,双筹呈现给我们的最鲜明的印记是:“勇”和“强”。


仁善早已灰飞烟灭。


但任何网络互助的外在表现形式都是以善意为圆心,进一步看,不管是双方意图所在的商业保险还是依然籍此圈起流量池的网络互助,其所能依靠的最大依靠只能是社会公众的人心之善。


商业是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圆心之外,双筹尽可穷尽所有去探索外围延展的无限可能,但世上并无绝对的普世真理。


流量终归虚无,强大实则无根基,即便双方最后仅以商业保险为变现路径,但一旦偏离了善意之根本,再宏大的商业保险路径设计也终会镜中花、水中月。


追求未来必须回溯历史。而以史为鉴,就必须溯源而上,追究湮没在昨天细节中的关建。


双筹闹剧或许只是开始,未来如何,需要更多人的关注,但保契更乐于和读者一起回看他们的来时路。


01宿敌已久 终于大打出手

近日,一则水滴筹员工暴打脚踹轻松筹员工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显示,某轻松筹员工被推倒在地,而打人者依然紧追不舍用脚猛踹。视频中有人大喊“水滴筹打人了”。


竞争对手为抢客户大打出手并算不上什么新鲜事,但两家互联网筹款平台因扫楼抢患者在医院发生肢体冲突,让人大跌眼镜。

保险界“美团”大战“饿了么”,互联网和保险谁的基因更重要?


4月15日,水滴筹在官方微博回应称,网传视频并不全面,此事系因轻松筹员工言语威胁和污蔑导致双方产生肢体冲突和斗殴。近期,轻松筹团队内部以水滴筹为假想敌,公开张贴“干死水滴筹”的攻击性标语,并且明确针对水滴筹开展了一系列不规范的挑衅、骚扰和破坏小动作,致使线下连续发生数起双方纠纷和冲突事件。

保险界“美团”大战“饿了么”,互联网和保险谁的基因更重要?


同一天,轻松筹方面回应称,4月13日上午,水滴筹员工在河北省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攻击轻松筹员工头部,该视频并非网传,为事实发生。对于水滴筹的暴力行径,已经报警,并协助警方调查。水滴筹多次对轻松筹员工恐吓、挑衅、主动激起冲突。我方员工已多次忍让,不料直接遭受暴力之苦。

保险界“美团”大战“饿了么”,互联网和保险谁的基因更重要?


4月16日,据媒体消息,石家庄市公安局裕华分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殴打轻松筹员工的打人者水滴筹员工李某,被处以行政拘留十二日,并处罚款500元整。

保险界“美团”大战“饿了么”,互联网和保险谁的基因更重要?


02众筹平台和保险商城,谁体量更大?

官网资料显示,水滴筹累计超过2.5亿爱心人士参与帮助,累计产生了6.5亿人次的爱心捐赠活动。截止去年底已为大病患者筹到200多亿救命钱,不收取任何服务费。


轻松筹官网介绍,轻松筹是国内最大的免费大病筹款平台,不收取任何服务费,轻松筹已帮助超过160万个家庭成功筹款超过255亿元。


在众筹平台拉流量,利用场景转换为保险销售是两家公司的相同策略。


水滴保险商城是水滴公司2017年5月推出的互联网健康险严选平台。截至目前,平台累计保障用户数超8000万,76%的用户来自三线及三线以下城市。


轻松集团很少对外披露保费收入,但在今年3月,公司对外称现任CEO张科领军轻松集团仅180天,就拿下了互联网保险增速第一的成绩。2020年1-2月,其保险业务保费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近10倍,并以50%的增速持续攻占市场。


该消息一出,水滴保险公关总监曾在朋友圈质疑上述增长数据造假。这件事热度尚未冷却,一个月之内,两家公司矛盾再度升级,直接为了众筹对象大打出手。

保险界“美团”大战“饿了么”,互联网和保险谁的基因更重要?

再看水滴公司的保险转化情况。据官网介绍2019年,水滴保险商城实现签单保费快速增长,年度新单年化保费突破60亿元,单月新单年化保费超12.6亿元,长险单月新单年化保费超1.5亿元。


资本加持层面,2014年11月,轻松筹获得IDG资本1200万A轮投资,2016年1月,轻松筹获得IDG资本、德同资本的B轮投资。在2017年轻松筹已获2800万美元C轮融资。


然而比起“出道”较早的轻松筹,水滴筹的融资情况大有后来居上之势。2017年8月,水滴筹获得1.6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2019年,水滴公司共完成B、C两轮超过15亿元融资。


03互联网基因和保险基因,谁更重要?

轻松集团旗下拥有轻松筹、轻松保、轻松互助、轻松健康和轻松公益五大业务。与之相似, 水滴公司旗下有水滴筹平台,水滴保险商城,水滴互助三个主要业务。


从高管经历来看,水滴公司和轻松集团的基因并不相似。


轻松筹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杨胤,曾是IDGChina副总裁兼IDG会展集团总经理。为了拓展旗下轻松保的业务更快变现,轻松筹对于保险高管的挖角一直很用心。


从一开始安心财险原总经理钟诚的跳槽,到去年9月弘康人寿原总经理张科的辟谣最终又加盟并担任轻松集团CEO的风波,让公司的保险底色愈加浓厚。在加入轻松集团之前,钟诚与张科已在保险圈内深耕20余年。


再看水滴筹,从创始人沈鹏到各个业务线的负责人虽有丰富的互联网从业经历,但几乎没有在保险公司干过,而都在美团奋斗过的从业史,或许为他们增添了些许“狼性”。


徐憾憾,水滴筹掌门人。北京大学毕业后,曾就职华兴资本、今日头条,2016年进入水滴公司,当年7月联合创办水滴筹。徐憾憾在华兴资本做FA时参与了美团的融资,之后通过王兴介绍给张一鸣当业务助理。


杨光,现任水滴公司合伙人,水滴保险商城总经理。先后在加拿大安大略省金融服务委员会、Foresters保险公司、德勤财务咨询、美团点评战略和投资部工作。


水滴互助的联合创始人胡尧,2013年加入美团,先后担任美团餐厅项目部、美团Wifi事业部的技术负责人。


早在此前,因地推业务员被曝光“扫楼筹款”,水滴筹就曾被推上风口浪尖。过分严格的平台考核制度给了筹款顾问(地推)巨大的压力,也造成每个患者背后都有各大平台的筹款顾问盯着。


虽然轻松筹和水滴筹的集团背后都有商业和利益的驱使,但在做公益的时候,面对的是急需帮助的病人和充满爱心的网友。  


互联网保险平台在未来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但这样的竞争或许不应发生在公益行业。水滴筹和轻松筹不是“美团”或者“饿了么”,不能像抢外卖订单一样对待这些需要帮助的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