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民•追夢橋】習水縣:實施“五大舉措” 推進“新市民•追夢橋”工程

【新市民•追夢橋】習水縣:實施“五大舉措” 推進“新市民•追夢橋”工程

“十三五”以來,習水縣建設完成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37個,安置6281戶28778人,其中貧困戶5221戶23073人,搬遷任務居全市第一。為切實做好易地搬遷後半篇文章,確保易地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習水縣在全面落實“五個體系”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工青婦組織聯繫群眾的橋樑和紐帶作用,著力實施“五大舉措”,紮實推進“新市民·追夢橋”工程,助推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服務工作再上新臺階。

【新市民•追梦桥】习水县:实施“五大举措” 推进“新市民•追梦桥”工程

實施“引領行動”搭建“感恩橋”,創建奮進之家。一是強化支部引領。在縣城安置點駿華鞋業、農貿公司、義工協會等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中,建立黨支部,將黨小組建在樓棟上,引領群眾組建自治組織和志願組織,發揮自治作用,增強群眾的組織意識、責任意識、感恩意識,鼓勵優秀職工、青年、婦女加入自治組織和志願隊伍,推薦優秀群眾加入黨組織。二是強化教育宣傳。依託安置點新時代文明實踐點、新市民講習所等宣講陣地,整合工青婦資源,結合婦女、勞動、青年、兒童等重大節日,積極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感恩教育宣傳活動,宣傳黨的好政策,傳遞黨的好聲音,弘揚社會正能量。今年以來,已開展宣傳活動50餘次,感恩教育32場次。三是強化典型培育。以社區為單位,以網格為單元,深入開展致富之家、和諧之家、衛生之家、孝敬之家、最美之家“五家創建”活動,選樹先進典型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營造勤勞孝敬、比學趕超氛圍,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實施“就業行動”搭建“致富橋”,創建幸福之家。一是針對性開展培訓。根據安置點就業信息“六個臺賬”,在安置點建立就業培訓平臺,對有就業意向的群眾針對性開展就業培訓、技能培訓、崗前培訓、素質提升培訓、感恩教育培訓、法制教育培訓“六個常態化”培訓,確保培訓對象有技能、能就業。今年以來,已開展就業培訓70餘次。二是家門口落實就業。就近開發就業崗位,在縣城安置點新建扶貧產業園,引進駿華鞋業以及電子、刺繡、製衣、玩具等工廠,可提供就業崗位5000餘個,做到搬遷群眾樓上居住、樓下就業,殘疾人等特殊家庭實現了特殊就業。三是有序化組織輸出。依託滬遵勞務協作、就業扶貧、工會扶持等政策,舉行習水縣“春風行動·夢圓務工”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勞務輸出集中出發儀式,利用全縣用工信息數據庫,根據外出務工人員返崗路線、人數等情況,對路線相同、人數較多的統一組織專車運送返崗,降低返崗疫情防控風險,節約外出成本,今年以來有序組織7800餘人外出務工。四是全方位管理服務。在外出務工人員集中的10個省市建立黨組織服務中心和工作站,按照定組織架構、定人員配置、定功能職責、定目標任務、定激勵考核“五定”模式,加強外出務工人員跟蹤服務管理。同時,實行就業信息季度動態管理,實時掌握搬遷群眾就業狀態,確保實現戶均就業1.8人以上。

實施“幫扶行動”搭建“連心橋”,創建溫暖之家。一是落實困難幫扶。著力打造“新市民·追夢橋”服務中心,在搬遷安置點建立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雛鷹之家等服務平臺,為搬遷群眾提供排憂解難的服務場所。整合工青婦資源,開展各種節日慰問活動,對安置點留守婦女、留守兒童、留守老人開展思想疏導、生活關照、困難幫助,切實為群眾排憂解難,不斷增強安置點群眾的凝聚力、向心力。二是落實助學幫扶。在縣城安置點成立貴州省厚德基金公益組織和習水縣義工聯合會,統籌工青婦助學項目,積極募集社會資金,對安置點困難家庭大學生,集中開展助學活動,確保困難家庭就讀學生幫扶全覆蓋。截至目前,已幫扶貧困學生249人,幫扶資金119.5萬元。三是落實健康幫扶。在各安置點建立衛生服務站,對所有貧困戶進行家庭醫生簽約,定期開展職工巡迴義診、青少年視力矯正、婦女“兩癌”免費篩查、常規體檢進安置點等公益活動,提升安置點群眾健康水平。已累計開展醫療義診健康服務110場次。

實施“維權行動”搭建“平安橋”,創建和諧之家。一是建立維權機制。在安置點搭建“黨務政務中心+綜治中心”二合一的網格服務管理總平臺,建立健全法律諮詢和法律援助服務機制,暢通安置點職工、青少年、婦女兒童權益侵害訴求渠道,特別保障外出務工人員的自身合法權益。今年以來,處理維權案件19件,通過微信平臺、門戶網等新媒體網絡平臺推送法律法規知識200餘期,發放宣傳資料、手冊10000餘份。二是組建隊伍維權。以樓棟黨員、治安積極分子為骨幹組建自治隊伍,以政法單位為主組建專業法治隊伍,以工青婦殘等部門為主組建德治隊伍,充分發揮三支力量“一格十員”作用,積極開展法治宣傳、糾紛調解、維權服務等各項活動,確保群眾權益得到及時維護。三是實行“三色”管理。結合搬遷戶的家庭情況,按特殊人群、重點人員、一般家庭三種類型實行紅、黃、藍“三色”分類服務管理,對三類家庭分別實行周見面、旬見面、月見面機制,全面落實包入住、包服務、包就業、包法治宣講、包素質提升、包糾紛調解“六包”機制,確保群眾權益受保障。

實施“導向行動”搭建“融合橋”,創建文明之家。一是樹立健康生活導向。通過培訓、座談、上門宣傳等方式,發動群眾建立切實可行的居民規約,引導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職工、青年、婦女帶頭破除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養成文明習慣,愛護公共財物,遵守交通規則和公共秩序,實現從“農民”變“市民”的轉變。二是樹立文化提升導向。工青婦會同縣文體部門指導安置點社區組建文體隊伍,組織開展“志願服務”文體活動;整合工青婦資源,設立新市民“追夢”書屋,引導搬遷群眾自覺讀書學習,引導青少年幫助家人學習新知識、適應新生活,提升群眾文化素質水平。三是樹立友愛互助導向。充分發揮搬遷群眾“兩個獨特作用”,引導安置點家庭強家教、正家風。開展最美家庭、最美婦女、最美青年、最美職工評選活動,發揚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全縣各安置點逐步形成了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的鄰里關係。

郵箱:[email protected]

新聞熱線:0851-85941669

【新市民•追梦桥】习水县:实施“五大举措” 推进“新市民•追梦桥”工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