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中国人学习英国老兵,积极募捐支持WHO

特朗普今天又拉着G7 开会了。

所谓的G7,又叫“七国集团首脑会议“(G-7 Summit),它是世界上七个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包括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加拿大)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就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进行磋商会晤的机制,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G7机制的初衷,就是希望成为全球的领导者,后来也曾一度变成G8,拉进了俄罗斯。不过,好景不长。

众所周知,G7的全球领导力,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似乎越来越没有权威性。这个世界,如果没有中国和俄罗斯参与,以及更多后起的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参与,全球的协调一致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世纪之交,G20正式出现,已俨然成为一种有广泛代表性的全球领导者。

不过,G7国家的会晤机制,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有事没事,他们还是要凑在一块开会的,努力刷刷存在感,也是一种权力地位的象征。现在,疫情全球泛滥, G7自然也要讨论讨论,协调他们各自的立场。在美国看来,G20人多嘴杂,许多事情做不了主,还要看别人脸色。此次疫情,G20开会,他们的领导力有点虚幻,想塞点”私货“也不行, 藏掖不住,估计也是不爽的。

因此,美国政客从内心感受看,还是想寄希望于G7。今年疫情爆发以来,G7已开过一次会议,甚至想把所谓的中国源头说放进相关的共同文件中。结果大家 也看到了。G7也不是铁板一块。

现在,特朗普再次拉着G7开会,他是视频会议的召集人,试图讨论两个问题。一是疫情,希望G7协调共同立场,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全力防控疫情进一步恶化。二是希望其他G7国家支持他们提出的对WHO的调查。美国发力甩锅WHO,其用意是阴险的,其中有两个说法,一是”隐瞒疫情“,二是管理不善,这里是有潜台词的,决不可轻视。显然,美国人达到了某些目的,获取了G7的部分认同,即对”管理不善“的调查。

但是,今天的G7已不是过去的G7。美国可能也没有”村长“的威信了。有报道说,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会议中对世卫组织表示支持。最有趣的,德国外交部部长说了,现在疫情当前,如果离开WHO,好比把飞行中的驾驶员扔下了飞机。无独有偶,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也对调查WHO的做法表示异议,表明当下应该努力合作。显然,这是正确和理性的态度,我们应该点赞。

需要高度关注的是,G7国家仍是有共同点的。一是G7国家都是WHO的主要资助国,美国最大,其余也不少,都是大金主;二是G7各国如今普遍受到疫情的巨大冲击,都有点自顾不瑕,也都需要转移国内矛盾;同时,他们都有可能赞同群体免疫,一起躺倒,采取无所谓和不作为的策略,彼此之间,在舆论上需要相互同情;三是G7国家都偏重科技和高端制造业,他们都在反思,想重回“经济主权时代”,他们担心,中国制造致使他们的产业门类和相关产业出现问题,可能导致其生产和生活物质的供给不足,产业链存在巨大缺陷。

这些共同的基础,一旦碰到有人挑事,就有可能形成利益共鸣。现在,美国政客出于国内政治的需要,不论是两党谁执政,都会加剧遏制中国。不断甩锅,可能会是新常态。我们要高度警惕,美国政客借此次疫情,竭力拉帮结伙,煽风点火,以寻求更多国际同盟者。因此,对美国政客的所作所为,我们不能太天真,不能太老实,该坚持的,一定要坚持,该斗争的,一定要斗争。

特朗普甩锅WHO,正引发全球反感。或许,这并是一件坏事。著名的柳叶刀杂志主编,美国众议长洛佩西,以及希拉里等等,都在批评特朗普的这一行径。今天早晨,我听说,比尔盖茨先生已决定向WHO新增捐款1.5亿美元。我知道,中国也是世卫组织的重要资助国之一。由此想到,中国的富豪们,与其零敲碎打地捐助其他国家和地区,不如向比尔盖茨先生学习,直接捐款WHO。

建议中国人学习英国老兵,积极募捐支持WHO

昨天,有一位英国99岁的二战老兵汤姆·摩尔,推着助步拐杖顺利完成“100圈暴走”挑战,以此来迎接他的百岁生日。同时,他提出向公众募捐1000英磅,用来支持英国的疾控防疫工作。结果,他的义举,获得广泛响应,竟然已募集到了1300万英磅。

因此,我建议中国人应该支持WHO,向这位英国老人致敬,并向他学习,积极募捐支持WHO。如果有人发起,我会积极响应。

支持WHO,就是支持全球疫情防控工作的领导者。我们不希望,这架全球抗疫的庞大航班,没有驾驶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