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落,鯨留給大海最後的溫柔,鯨落為什麼是深海生命的綠洲?

我國科研人員近日在南海海域發現了一個三米長的鯨落,這是我國科學家首次發現這種類型的生態系統。

鯨落,鯨留給大海最後的溫柔,鯨落為什麼是深海生命的綠洲?

什麼是“鯨落”

在海洋中生活著諸如藍鯨、抹香鯨、座頭鯨、弓頭鯨、長鬚鯨、塞鯨、布氏鯨等多種大型鯨類,它們普遍的體長都在10米以上,其中藍鯨的體型最大,它的體長可達33米。這些鯨魚是海洋中的巨無霸,是海洋的霸主,但是當它們死亡時,它們去了哪裡呢?

鯨落,鯨留給大海最後的溫柔,鯨落為什麼是深海生命的綠洲?

1987年,美國夏威夷大學的一位學者在聖卡塔利娜島附近繪製一幅當地的地圖,他坐在潛艇上正細心地觀察著周邊的地形,當他低頭向海裡望去時,發現海里有一片陰影區域,起初他認為那可能是沉船,後來經考察隊發現,那裡是一個長達18米的鯨魚骨骼,在這個鯨魚骨骼上生存著大量的生物,這也正是陰影所在。

所謂的鯨落,其實就是海洋中的大型鯨類在死亡後沉入海底,生物學家給它起了一個富有詩意的名字。

鯨落,鯨留給大海最後的溫柔,鯨落為什麼是深海生命的綠洲?

鯨落的過程

一頭鯨魚死亡後,它的屍體將慢慢地沉入海底深處,在這一過程的第一階段,像深海中的深海蟹、睡鯊、盲鰻等移動的食腐動物會在第一時間趕到,鯨屍的90%的軟組織會被這些動物吃光,按平均估計來看,一頭鯨魚的屍體的平均體重在40噸左右,確實可以養活不少的深海生物。

鯨落,鯨留給大海最後的溫柔,鯨落為什麼是深海生命的綠洲?

當第一階段進行完畢,那麼鯨屍剩下的就是巨大的鯨骨以及吃剩下的殘渣,這時候,一些小型的海洋生物開始聚集到鯨落這裡來,它們清理著這些殘渣,依靠這些食物殘渣,這些小型的海洋生物可以維持2年多,這便是第二階段,在第二階段,生物的主角是一些諸如蝸牛、帽貝、蠕蟲為主的小型海洋生物。

鯨落,鯨留給大海最後的溫柔,鯨落為什麼是深海生命的綠洲?

當第一,第二階段進行完畢之後,鯨屍就真的只剩下乾巴巴的骨骼了,此時第三階段開始,這次生物的主角是一些厭氧細菌,它們分解鯨骨中的大量的脂類,在這一最終的分解過程中,這些厭氧生物會產生大量的硫化氫,形成一種類似於海底熱泉的富硫環境。在這個最後的階段,這些厭氧生物的分解過程將持續數十年甚至上百年。

鯨落,鯨留給大海最後的溫柔,鯨落為什麼是深海生命的綠洲?

鯨落,深海生命的綠洲

從上文描述的三個階段中,你就可以知道為什麼把鯨落稱作為深海生命的綠洲了吧。在深海200米以下,那裡伸手不見五指,陽光很難照射到這裡,這裡的生物如何生存呢,一部分是依靠從淺海落下來的食物殘渣或碎屑生存,生物學家又將這一現象稱之為“海雪”。

鯨落,鯨留給大海最後的溫柔,鯨落為什麼是深海生命的綠洲?

除了海雪,還有鯨落,當然鯨落只能影響有限的範圍,不像海雪覆蓋得那麼廣泛,但是鯨落使得海底生物聚集的密度是最高的,大量的海底生物來到鯨落這裡定居產卵,慢慢地一個鯨落就變成了海底的一個孤立的生態系統了,所以才稱它為海底的生命綠洲,這也許是鯨魚對養育它的這片海洋的最後的溫柔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