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宗朱厚照昏庸無能嗎?

看朱厚照先生的皇帝生活,實在是很愜意的。豹房、出遊、釣魚……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不會玩。如果沒有王守仁(王陽明)等人的護佑,他這皇帝估計不可能從14歲做到29歲。後來不是他不想幹了,是因為他釣魚時溺水,雖遇救,但詭異病死。

明武宗朱厚照

明武宗朱厚照昏庸無能嗎?

現在讓我們調整一下呼吸,明代三百年中最能鬧的一位兄弟終於要出場了。

據說清朝的皇子們在讀書時如果不專心,師傅就會馬上怒斥一句: “你想學朱厚照嗎?!”

被幾百年後的人們當作反面典型的朱厚照並不冤枉,單從學習態度上講,他實在是太過差勁。

朱祐樘這輩子什麼都忙到了,什麼都惦記到了,就是漏了他的這個寶貝兒子。朱祐樘命不好,只生了兩個兒子,還病死了一個,唯一剩下來的就是朱厚照,自然當成命根子來看待,加上他老兄幼年不幸,便唯恐自己的兒子受苦,無論什麼事情都依著他,很少責罰,更別提打了。 朱厚照就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天不怕地不怕,想要什麼就有什麼,也沒有人管他,這很自然,連他爹都不管,誰敢管?

或許這位皇帝在很大程度上就像我們青春期的時候那樣,充滿叛逆和無奈。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反抗,反抗被人約束的命運(當時首輔大臣權利很大,在很大程度上制約的皇權)。都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他不是一位稱職的皇帝,但的的確確的是一位好皇帝。在一定程度上,很多史學家認為朱厚照不適合做皇帝而更適合做個大將軍。

明武宗朱厚照昏庸無能嗎?

事情還是那次逃出關外之舉,朱厚照此次去關外,不為別的,就是為了能夠統兵和“小王子”一決高下。

小王子,韃靼部落最卓越的人才,經常到明朝境內搶劫,有時甚至率領十萬餘大軍,還竟在明朝底盤過夜,沒辦法,明朝的大臣毫無辦法,十分頭疼。

而朱厚照,就是來找小王子的,幸運的是,小王子剛好準備再大撈一筆。起初那些被朱厚照調遣的將軍們都很絕望,因為雙方兵力懸殊太大,實在是不可能會戰勝的,可是皇帝的話又不能不聽,所以在奔赴戰場之前就已經安排好後事了。要我我也不相信這場仗會贏,一個天天就會玩的皇帝,會打仗?鬼才相信。可是事實卻是,朱厚照贏了,你沒有看錯,的的確確是贏了。

他的戰術就是先用少數兵力拖住敵人,然後採用添油戰術使敵人久戰疲憊,最後集結大部隊決戰。在他下達最後的命令的時候。朱厚照身邊的副將目瞪口呆,那一刻,那個嬉戲玩鬧的少年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久經沙場鎮定的指揮官。

但是這段歷史被人給抹黑了,是誰?不好猜測。只留下一些野史記錄著這位帝王的“光輝事蹟”。

那一刻無上的光輝與榮耀,他知道,也只有他知道。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想想那時景和那時的豪情,去揣摩,去膜拜。

朱厚照,應該做將軍的。原來,就算是皇帝,也沒辦法反抗自己的命運。

明武宗朱厚照昏庸無能嗎?

我們還在叫她“應州之戰”

應州大捷亦稱應州大戰、應州之役,指發生於明朝正德十二年(1517年)明武宗親征在應州擊退韃靼的戰事。正德十二年十月,蒙古韃靼部落首領小王子再次率五萬人進犯明朝邊境,正遇上明武宗朱厚照出關巡邊(事實上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而出關)。

朱厚照以自稱威武大將軍"朱壽"的名號調集長城一線的軍隊參與作戰,於是應州之戰正式打響。此戰中,朱厚照體現出了不凡的軍事天賦,首先派少量部隊引蛇出洞,牽制住敵軍主力部隊,再不斷增加兵力來消耗敵軍的銳氣。整個戰事持續了好幾天,最終以小王子敗退告終。這場戰役使得明帝國北方邊境暫時安定了一段時間。

朱厚照不是一個適合做皇帝的人,因為皇帝這份工作,是個苦差事,要想幹好,必須日以繼夜地幹活,必須學會對付大臣、太監和自己身邊的親人,要守太多的規矩,有太多的事情不能做。 朱厚照做不到,因為他只是一個任性的孩子。 他就如同現在所謂的反叛一代,你越讓他幹什麼,他越不幹,他不殘暴,不殺戮,做出種種怪異的行為,其實只是想表達一個願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可是一個合格的皇帝是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 所以朱厚照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他也不可能成為一個好皇帝。 這才是那種種歷史怪狀背後的真相,朱厚照,不過是一個投錯了胎、找錯了工作的可憐人。

朱厚照窮盡自己的一生去爭,想要的無非是四個字——自由自在。 他一直在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