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大学生眼中的咸宁

咸宁,不大。

西望荆襄,南接岳阳。可单单提起这座小城,却未有太多人知晓。

一个普通大学生眼中的咸宁

身为湖北人,我第一次听说咸宁是在四年前,我阴差阳错的来到这里。

报了高考志愿,又意外掉档,周周转转,终究是补录到了这里。

我想,这便是我和咸宁的缘分。咸宁,古称“永安”,因避讳宋太祖永安陵,改称“咸宁”。初闻其名,怦然心动。饶是高中无聊,背起《易经》。

一个普通大学生眼中的咸宁

这分明是那开头乾卦,“首出庶物,万国咸宁”。美,太美了。妙,太妙了。

今日的咸宁,爱自称“香城泉都”。每至仲秋,丛桂怒放,满城清郁,浓可绝尘,这便是“香城”。又至寒冬,泉水鼎沸,那三五口温泉,便铸就了“泉都”。

一个普通大学生眼中的咸宁

咸宁,真的不大。

来到武汉,总是记起学生时代的“豪奢”。想必是现在总骑共享单车,便想起了当初路上飞奔的的士。我常笑称咸宁是“八块钱生活圈”,八块钱的的士费,便可以穿越整个主城区。在这里,总有种说不出的安逸。

一个普通大学生眼中的咸宁

5年前的咸宁,房价还未过三千。下辖的赤壁,崇阳早已是逼近五千,独独这市区房价巍然不动。那时候总是喜欢和朋友玩笑道,说就在咸宁定居。好山好水好空气,宽阔的自行车道和盘山的人工步道。当然,还有这亲切的房价。

咸宁的一切,都很慢。或许是没有太多的生活压力,人们的脸上很难看见浮躁。每逢初春,人民广场上操着武汉口音的大爷放起了十数米的巨型风筝。

一个普通大学生眼中的咸宁

咸宁,有很多武汉人。或许这就是武汉的后花园,让工作中忙忙碌碌的武汉人来这里放飞自我。

在咸宁,能听到武汉话。但咸宁话,却真的晦涩难懂。咸宁多山,隔一山语言便变了许多。

所以咸宁这方寸之地,方言种类可不少。正是如此,咸宁人普通话算是字正腔圆,难得听出什么口音来。

一个普通大学生眼中的咸宁

毕业上了班,我也常回咸宁。从武汉站出发,高铁22分钟便到了咸宁北站。

咸宁没什么玩的,也不是我的家乡。只是总给我一种莫名的亲切,让我愿意在学校的操场上坐一下午。

再次坐在出租车上,起步价已经悄然涨了一块。和司机闲聊起来,市中心的房价早已经逼近七千。学校盖起了新的宿舍楼,市中心盖起了新的商业街。我没走多久,可是一切的一切,都在一点点的变化。

咸宁是不是那个咸宁都已经无所谓了,可和我们一起偷花跳板打枣子的人都已经不在了。(作者:江济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