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菊花、桃樹、薯類、水稻、穀物……井陘村民農田忙

花椒、菊花、桃樹、薯類、水稻、穀物……井陘村民農田忙

燕趙晚報訊(融媒體首席記者 劉琛敏 通訊員 段建斌)農家少閒月,春來人倍忙。連日來,在井陘縣南峪鎮南峪村的數十畝河灘地上,每天都有許多農民在忙碌著平整土地、整理水系,為種植水稻做準備。

" 我們與 25 戶村民合作,村民提供土地,村集體統一經營,收益共享,不僅能讓百姓致富,同時還壯大了集體經濟。現在稻田已經清挖平整完畢,六月中旬前就能夠插秧種植完畢。" 南峪村黨支部書記仇建明介紹說。

井陘的母親河——綿蔓河從南峪村穿村而過。因綿河水源豐富、水質優良、土壤肥沃,綿河兩岸水稻種植歷史悠久。但上世紀 90 年代,由於環境、水源、土地等原因逐漸銷聲匿跡。近年來,隨著汙染治理和生態修復的推進,綿蔓河畔再現了河暢水清岸綠生態美景。

" 今年縣裡制定的惠農十條政策好得很哩!" 在仇建明的桌前,一份複印的《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 扶持農業產業發展的十條措施》文件的紙張已被翻得發皺。在他桌子的右上角,一摞報紙整齊地擺放在那裡。" 好政策是我們‘富民強村’的武器,這些年,讀報紙、看新聞,沒少研究政策,政策有紅利,落地才生金。"

花椒、菊花、桃树、薯类、水稻、谷物……井陉村民农田忙

仇建明介紹說,今年吹響了 " 實現全縣農業產業化脫胎換骨,提檔升級、農民增收 " 號角。南峪村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緊跟政策、因地制宜,採取 " 村集體 + 農戶,大戶 + 農戶 " 等多種模式齊推進農業產業化改革。除水稻外,村集體還託管了撂荒地 220 餘畝,流轉土地 150 畝,進一步擴大花椒種植。並與專業合作社合作,流轉土地 330 餘畝,打造集種植、採摘、觀光為一體的精品水果採摘園。同時還將藉助緊臨娘子關旅遊區域優勢,今年準備新建高標準蔬菜大棚 5 個,種植草莓、蔬菜等優質農產品,建成集採摘、遊樂一體化的綜合種植基地,提高耕地種植效益。

這些項目,不僅能改善生態環境,增加農民收入,還將提供近百個就業機會,為村裡 22 戶貧困戶(37 人)帶來直接收益,並提供貧困就業崗位 10 個,真是雙贏呀。" 仇建明感慨地說。

南峪村是南峪鎮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的一個縮影。2020 年,該鎮謀劃了農業產業化項目 27 個,涉及到花椒、菊花、桃樹、薯類、水稻、穀物等種植項目以及農產品加工項目。當前,春和景明,萬物復甦,全鎮到處 " 幹 " 字當頭," 搶 " 字為先,全力搶抓農時做好春耕備耕工作場景。

在地都村,春季 210 畝花椒、30 畝珍珠油杏已栽植完畢,70 畝的薯類種植已經完成水利設施建設,鋪設水管近 2 公里;在張家窪村,已流轉土地 100 畝正在進行菊花、板藍根等中藥材擴種;在張家峪、王家巖等村,正在對去年種植的千畝花椒進行管護,新打機井 2 眼,松地復耕,計劃套種優質穀子、紅薯、豆類等小雜糧,實現種植多元化和多重收益保障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