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時代的蔣介石性格自大、孤傲、不合群,是怎樣走向權利巔峰?

“當一個人對這個世界和未來充滿期望時,他便發現不一樣的世界。

青年時代的蔣介石性格自大、孤傲、不合群,是怎樣走向權利巔峰?

年輕是的蔣介石

1887年10月31日,蔣介石出生於浙江省寧波市奉化縣溪口鎮,蔣介石父蔣肇聰繼承祖業經營鹽鋪。

1903年入奉化鳳麓學堂,兩年後至寧波箭金學堂就讀。1906年初肄業於龍津中學堂,4月東渡日本,入東京清華學校,結識陳其美等人,受到反清思想的影響,遇到人生的第一個貴人。

1906年末回國,1907年考入保定全國陸軍速成學堂,習炮兵。1908年春赴日,入東京振武學校並加入同盟會,同年經陳其美引薦,認識革命領袖孫中山。1910年冬畢業後,入日本陸軍第十三師團第十九聯隊為士官候補生。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蔣介石第一時間回到國內,並且領導了軍事行動:受陳其美指派,率先鋒隊百餘人至杭州,參加光復浙江之役,攻佔浙江巡撫衙門。任務完成後,蔣介石回到上海覆命,當時陳其美也光復了上海,並被推舉為上海都督。蔣介石歸來之後,陳其美當即就把他封為上海滬軍第五團團長。這,成為蔣介石政治生涯的起點。

青年時代的蔣介石性格自大、孤傲、不合群,是怎樣走向權利巔峰?

早期穿軍裝的蔣介石

年輕時代的蔣介石思想激進,性格桀驁不馴、不合群、膽大心細、做事果斷、辛辣。社交廣泛,一面遊走於十裡洋場,燈紅酒綠;一面經營證券,想出人頭地。證券交易失敗後因鉅額債務壓力而通過老鄉虞洽卿的推薦,結交青幫大佬黃金榮。一面執迷於學習王陽明、曾國藩的“心學”的魅力,一面又崇尚革命新思想,同時又對十月革命所帶發展的國際共產主義充滿好奇。

當你面對不同信仰、不同主張時,你若置身其中,你就會在決斷或選擇中糾結;當一個充滿權利、慾望的人,得不權利時,有人選擇瘋狂,有人選擇隱忍,有人選擇以進為退。。。

青年時代的蔣介石性格自大、孤傲、不合群,是怎樣走向權利巔峰?

早期蔣介石照片

國民黨一大,可以說是國民黨黨史中具有重大意義,為什麼頗有“建樹”的蔣介石連一個代表都沒有當選?

那是在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由於孫中山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共產黨和國民黨實現了第一次握手言和。而蔣介石也參加了這次會議。只不過,他並不是會議正式代表,只是會議的列席人員。那一年,蔣介石37歲,已經老大不小了。他21歲跟著孫中山鬧革命,如今16年過去,蔣介石還沒混出個人樣來。作為一個大齡國民黨員,蔣介石居然連國民黨一大代表都沒有當上。而當時的毛主席年僅31歲,不但是國民黨一大的正式代表,而且赫然坐在前排,非常醒目的位置。

青年時代的蔣介石性格自大、孤傲、不合群,是怎樣走向權利巔峰?

參加革命以來,蔣介石可謂“衝鋒陷陣”:親率突擊隊百餘人殺入閩浙總督衙門,暗殺光復會領袖陶成章,攻打江南製造局,立下不少功勞。但是,出身浙江奉化的他,始終不能混進孫中山為核心的“粵人”圈子。究其原因,一不順心如意就會“撂挑子,走人”和善變的性格有直接的關係。

1924年1月召開的中國國民黨一大上,在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二十四人,候補中央委員十七人中見不到蔣介石的名字。黨內地位如此之低,這叫蔣介石心中不樂,一氣之下,於1924年2月21日留書請辭,“怫然而行”。

當蔣介石帶著妻子陳潔如來到上海西藏路張靜江公館時,張靜江顯得非常訝異。他不解地問道“介石,中山先生器重你,委託你辦軍校,也就是將本黨之命脈交由你,責任重大,你理應盡力才是,怎麼在這個節骨眼上來上海?”

青年時代的蔣介石性格自大、孤傲、不合群,是怎樣走向權利巔峰?

1924年1月20號,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東高等師範學校召開;當時各省代表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各省國民黨黨部推選,另外一部分是孫中山先生親自指派;本次大會共有165名代表。蔣介石所屬的浙江省國民黨部推薦了那些人呢?戴任、胡公冕、宣中華,沒有蔣介石;中山先生親自指定的是:杭辛齋、沈定一、戴傳賢;也沒有蔣介石。

這就意味著蔣介石僅能以軍事委員會委員的身份在一大上出現。大會的第四天,蔣介石終於聽到自己的名字,他被任命為黃埔軍校籌備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開心了短暫的瞬間就得知廖仲愷被任命為籌備委員會黨代表。

1月30日國民黨一大閉幕,選出了新的24位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17位候補中央執行委員。這些委員中不僅有胡漢民、汪精衛、廖仲愷等國民黨元老的名字,還有李大釗、林伯渠、張國燾等共產黨員;就是沒有蔣介石。蔣介石在黨內地位如此之低可見一斑!蔣介石的鬱鬱寡歡可想而知。蔣介石一面“以退為進”,一面仔細分析當前局勢伺機而動。那麼又是什麼促使他走向國民黨的權利核心呢?

青年時代的蔣介石性格自大、孤傲、不合群,是怎樣走向權利巔峰?

一 永豐艦事件

1922年,在孫中山屢遭挫折的革命生涯中,又一次出現大的跌落。“禍患生於肘腋,干戈起於肺腑”,擁兵謀權的陳炯明於6月16日發動武裝叛亂,圍攻總統府。一顆接一顆的炮彈飛向孫中山的住地。

由於形勢危急,孫中山要懷有身孕的夫人宋慶齡先行撤離,但宋慶齡說:“中國可以沒有我,不可以沒有先生!”堅持留下來分散敵軍的注意力,讓孫中山先行離開。於是孫中山在數名衛士的護送之下離開總統府,突出重圍,登上了停在珠江上的寶璧艦,次日轉登永豐艦,指揮海軍各艦炮擊叛軍,隨後一面電令北伐軍回師平叛,一面發電報急召遠在千里之外的蔣介石:“事緊急,盼速來”。同時汪精衛也在上海致電蔣介石,告以“驚悉粵變,猶幸總理無恙”。

蔣介石在接到孫中山和汪精衛的電報以後,當即決定前往廣州幫助孫中山脫落險境。早在此之前,蔣介石為了保護孫中山,使其免受陳炯明的傷害,多次提醒孫中山留意陳炯明的奸詐本性,他曾對孫說:“我看陳炯明像《三國》中的魏延,腦袋裡有根反骨。”他力勸孫中山以大總統身份發佈命令,削減陳氏正在擴張中的勢力,甚至撤銷其職務,以防其叛亂。這一方面是出於對孫中山地位的維護,另一方面也是蔣介石與陳炯明兩人之間的較量。但當時蔣介石的意見並沒有引起孫中山足夠的重視。

29日蔣介石抵達廣州。然後潛行穿越叛軍嚴密的封鎖線,抵達永豐艦,晉見孫中山。此時,孫中山身邊的人已所剩無幾,叛軍四面包圍,處境極其險惡。蔣介石冒險到來,孫中山自然十分高興,同時也感動無比。他說:“蔣君一人來此,足當兩萬援軍。”隨即授予蔣海上指揮全權。

陳炯明聽聞蔣介石登上永豐艦後,面色發青,說道:“他在先生身邊,必定出很多鬼主意。”

蔣介石確實並非浪得虛名,自他統兵應險以後,情勢發生了逆轉。針對陳炯明分化瓦解海軍艦艇,並以炮火威脅永豐艦的詭計,蔣協助孫中山率艦隊移泊長洲要塞背後的新造河面,隨後因長洲要塞失守,決定率艦進駐白鵝潭。7月10日,永豐、楚豫、豫章等艦攻擊車歪炮臺,衝過叛軍的炮火封鎖,如期到達白鵝潭。一路上蔣介石陪伴孫中山站立在舵樓中,協助孫中山指揮艦隊作戰。當永豐艦被炮火擊傷時,蔣介石勸說孫中山返回船艙休息,自己指揮戰艦繼續前進。

艦隊停泊白鵝潭期間,由於正值盛夏,天氣炎熱,形勢又緊張,蔣介石為鼓舞士氣,與水手們一起擦洗甲板,晚上睡在甲板上擔任警衛。當艦上食物短缺時,蔣介石又冒險上岸採購。對此,孫中山曾非常擔心地予以勸止:“我很感激你為我這樣做,但是今後我不許你再冒險採購食物。你是最重要的幹事,萬一我遭到不幸,今後革命大業要你擔當的,你的責任太大了。”

由於北伐軍回師平叛受阻,而陳軍又企圖用施放水雷的辦法謀殺孫中山,孫中山和艦隊的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於是8月9日,孫中山聽取蔣介石的建議,決定即離廣州,暫作躲避,調養休整後再作打算。

從1922年6月29日至8月9日,蔣介石在永豐艦上陪伴孫中山度過了最難熬的42天。這讓孫中山相信,堅定不移支持他的人,不是別人正是蔣介石。

蔣介石頗有心計,不僅讓人拍下了自己與孫中山在永豐艦上的合影,而且事後還寫了一本《孫大總統廣州蒙難記》的書。孫中山為該書作序,對蔣介石在這次事變中的表現予以高度評價,稱:“陳逆之變,介石赴難來粵入艦,日侍餘側,而籌策多中,樂與餘及海軍將士共生死。”這也就成了蔣介石在國民黨內嶄露頭角的一筆豐厚的政治資本。

青年時代的蔣介石性格自大、孤傲、不合群,是怎樣走向權利巔峰?

二 籌備黃埔軍校

1923年1月《孫文越飛宣言》的發表,標誌著孫中山聯俄政策正式確立。從此,孫中山便決定以俄為師,學習蘇聯的蘇維埃組織、軍隊和教育的組織,改組中國國民黨,建立軍官學校,組織訓練一支完全受國民黨領導的革命軍隊。為此,他派遣了一個以蔣介石為首的“孫逸仙博士代表團”,赴蘇聯考察訪問。

蔣一行著重參觀了蘇聯各種軍事院校,考察了紅軍組織、訓練及裝備,且有幸會見了蘇聯紅軍各級領導,雙方商談了中蘇進行軍事合作的問題。

蘇俄之行,對蔣介石以後建設國民黨軍隊多有啟發。他說:“我有一個志願——就是希望我畢生能夠辦一個軍事學校,照我的理想來訓練一般有志的青年。”的確,後來他把從蘇聯學來的軍事教育經驗都運用到黃埔軍校上了。

1月20日至30日,孫中山在廣州主持召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把設立陸軍軍官學校一案付諸實施。1月24日,孫中山任命蔣介石為陸軍軍官學校籌備委員會委員長,李濟深、沈應時等7人為委員。

青年時代的蔣介石性格自大、孤傲、不合群,是怎樣走向權利巔峰?

何應欽、蔣介石、廖仲愷和孫中山

三 孫中山先生逝世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沉浸於悲痛之中的國民黨人必須面對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誰是總理的接班人?

問題的核心是,孫中山生前既沒有指定接班人,也沒有如清帝一樣留下“立儲遺詔”。

所有人都在等待一場奪嫡之爭。但此時黨內無人會想到,僅僅一年後,“黨內後進”蔣介石將成為最後的接班人。用王奇生先生的說法是,可能蔣介石自己也沒想到。

想不到是正常的。在孫中山逝世後,國民黨中最有希望角逐接班人的無非就是胡漢民和汪精衛,黨內排位最靠前的兩位大佬。胡汪之後,排名在蔣介石之上的至少還有廖仲愷和時任粵軍總司令的許崇智。蔣介石此時充其量只是黨內的第五號人物。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平逝世,當時蔣正率黃埔學生與教導團官兵三千人“東征”,攻克五華、興寧後,3月22日遙祭孫中山,誓言:“敬遵總理遺囑、繼承總理之志、實行國民革命、至死不渝”。一般認為國民黨汪精衛將繼續領導國民黨,不過蔣所掌握的軍事力量使他擊退汪精衛,取得國民黨的主導權。

青年時代的蔣介石性格自大、孤傲、不合群,是怎樣走向權利巔峰?

四 中山艦事件

1926年3月發生的“中山艦事件”,是一個到今天來看都沒有完全清理、梳理得非常清楚的事件。 “中山艦事件”大致的脈絡是這樣。

1925年8月,廖仲愷被刺,是個意外事件,令蔣介石一石三鳥。

1926年3月,“中山艦事件”,是個人為事件,是蔣介石一手炮製的事件,又是一石三鳥。

中山艦因孫中山先生揚名,與偉人結下了不解之緣。孫中山一生為挽救國家危亡、實現民族復興歷盡坎坷,矢志不渝。中山艦一路追隨孫中山,在護國運動、護法運動中衝鋒在前、屢建奇功。然而,孫中山先生逝世後,卻爆發了舉世矚目的“中山艦事件”。

第二次東征後,蔣介石的嫡系部隊逐漸壯大起來,蔣介石認為,這時橫擋在他前進道路上的障礙就只有中國共產黨和被蘇俄顧問扶植、號稱國民黨左派政治領導人的汪精衛。於是他獨霸一方的政治野心日益膨脹,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開過後,蔣介石的地位明顯上升。這時他是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軍事委員會委員,黃埔軍校校長和國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兼有政治和軍事兩方面的重要職務。從軍事方面說,蔣介石比汪精衛強,擁有汪精衛所不具有的軍事地位和實力;從政治方面說,蔣介石比李濟深、程潛等人強,享有李、程所不具有的政治地位和影響。從而走向權力的巔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