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山伯爵》:人类全部智慧就包含在这两个词里——等待和希望

1845年8月28日,巴黎《辩论报》开始连载《基督山伯爵》。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大仲马。大仲马生活在法国文学史上群星闪耀的时代。如雷贯耳的巴尔扎克、雨果、司汤达、福楼拜、左拉等,都活跃的创作在那个时代。但是,大仲马仍在众星中脱颖而出。《基督山伯爵》,历时1年6个月,报纸136期的篇幅,讲完了100余万字的故事。这期间的法国,洛阳纸贵,《辩论报》一报难求。甚至有疯狂的读者不惜重金贿赂报纸印刷厂的排版工人,只为了在第二天来到前,隔夜先睹为快故事的新情节。这场面,如今听来,俨然是对一部万人空巷的热播剧的炙烈反响。

《基督山伯爵》:人类全部智慧就包含在这两个词里——等待和希望

善良、单纯的远洋轮“法老号”大副: Edmond Dantès,就要归航了,去迎娶自己美丽的未婚妻Mercédès。老船长途中染病,去世前托付这个年轻人将一封信顺路捎上一座岛。Dantès并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因为这一封信彻底改变,从此波诡云谲。岛上的神秘人物是被囚禁的拿破仑。不过Dantès并不关心政治。爱情,在岸上等他。他只不过是海上一个忠实履行老船长遗愿的邮差。于是接过来自旧王的信,年轻的大副乘风破浪。上岸,和恋人Mercédès久别重逢,爱的浓情蜜意。却不知道一场阴谋渐渐向他靠近。

突然他从婚礼的现场被捕。此后……14年!他被囚禁在四面环海的伊夫堡荒岛的死牢。一个垂涎他美貌娇妻的登徒子。一个觊觎他即将接任“法老号”船长美差的势利小人。再加上一个发现拿破仑密信会严重影响家族和自我政治命运的大法官。三个人,联手陷害了Dantès——而他却一无所知。

日复日,年复年,Dantès绝望了。他决定绝食自尽。突然,他牢舍的一面墙上豁然剥落出一个洞!然后他遇见了Faria神父。上帝总以他的方式,放出希望。Faria神父是政治犯。死囚。上诉无门的老头决定用后半生越狱。凭着一副铁镣铐,他就上手了!锲而不舍。然后,他在推进的坑道里拐错了方向……穷极老无所余的气力、智慧,最重要的是——希望,他挖通了的却只是进入另一间死囚牢的墙。

《基督山伯爵》:人类全部智慧就包含在这两个词里——等待和希望

所有读者大概都会像Dantès一样热爱这位老者,并充满崇高敬意。他在与Dantès相伴的岁月里,他是他的父亲!他帮助Dantès分析了他的遭遇,厘清了仇人的面目。更将自己一生所学的全部知识、多门语言全部传授给了Dantès,最终还将自己藏有宝藏的基督山秘密合盘托出。他点燃了Dantès关于生的希望、美丽的理想和自由的信仰,照亮了这个年轻人的生命。然而他并不知道,同时熊熊如火的还有复仇的雄心。老神父完成他的使命,溘然辞世。他用自己的死,放生了Dantès。Dantès调包躲进神父的裹尸袋,被狱卒抛入大海。成功越狱。生与死,在那一夜的风雨中模糊了边界。水手Dantès死去了,活下来的,是基督山伯爵。

老父亲已经饿死,恋人已嫁给自己的情敌,自己的仇人们却靠着欺诈、背叛,一个个平步青云,飞扬跋扈。他面前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于是,我看着他来到基督山岛,发掘出宝藏;我看着他来到马赛,挽救了有恩于他的船主;我看着他来到罗马,结识了仇人的儿子;我看着他来到巴黎,开始了筹划已久的复仇。我看着他用一张张面具掩盖自己的真实身份:水手辛巴达,布佐尼神父,威尔莫爵士……我看着这位复仇天使,像从坟墓中爬出的吸血鬼那样重返人间,在黑暗的天幕下,张开不祥的翅膀,举起审判者的利剑,在舞台上布下一个个精致而致命的陷阱,自己却隐藏在幕后的阴影中,带着阴沉的笑容,等待着猎物们的到来。就像《龙族》中龙王的誓言:待我重临世界之日,诸逆臣皆当死去。

时而他是仗义天下的游侠,时而是启示人们迷津知返的神父,时而是上流社会倜傥风流挥金如土的——基督山伯爵。14年,当年那一个温和单纯的青年大副已经成为有着渊博的知识、高雅的仪容和无数的财富,并且变成了深谋远虑,内心充满了仇恨的成熟男人。

一个个与自己的复仇相干或不相干的人,先后在这支手的摆布与指引下,一步步来到舞台,上演一出出阴森森、血淋淋的活剧,最后相继毁灭在这张罗网中。费尔南作过叛徒,唐格拉尔靠投机发财,维勒福在庄严的法官长袍下埋藏着无数罪恶,于是背叛者身败名裂,投机者倾家荡产,审判者被推到审判台前。三个恶人都曾以种种卑鄙的手段得到了荣誉、财富、地位;而现在,他们的仇人则以更冷酷凶狠的手段,重新将这些一一剥夺,只给他们和他们的家庭留下更大的痛苦,借着上帝的名义。他快意恩仇,他步步为营,他以最残忍却也最痛快的方式逐一复仇。最终,所有罪恶之人无一漏网的得以恶报。然后,他走了。他把全部宝藏馈赠给善良的追随者们。只留给世界一个背影,还有一封信。

最末一行,他写道:“……人类的全部智慧就包含在这两个词里面:‘等待’和‘希望’!”他署上“基督山伯爵”外,他原来的姓名。他真实的姓名:Edmond Dantès。他完成了。他做回了自己。

这句小说中最著名也最广为流传的名言,曾被人断章取义,以此为依据批评作者宣扬消极人生观和唯心主义,我的看法则刚好相反,它恰恰体现出大仲马一如既往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也与整部小说的主旨遥相呼应,堪称画龙点睛的一笔。等待,不是听天由命,不是随波逐流,不是自暴自弃,不是得过且过,而是以平和的心境面对世事无常、造化弄人,真正的光明不是永远没有黑暗,只是不会被黑暗所遮盖;而希望,更毋庸赘言,生于死,胜与败,往往只在这一线之间,只取决于自己心中那团希望之火能燃烧多久。当还是个囚徒的Dantès无数次陷入绝望试图自杀时,正是希望使他活了下来;当他沉浸在神父病逝的悲痛中不能自拔时,正是希望使他重获自由;当他在复仇中迷失了自我,满心何去何从的迷惘时,还是希望使他,也使Mercédès,重新找回人生的方向。

这是一个没人能不被它吸引的故事。浩淼无边的地中海,怪兽一样阴森的古堡监牢,埋藏着无数财宝和秘密的孤岛,天边的一点白帆…… 共同把无数人领进这幅诡奇而瑰丽的长长画卷。从坟墓中苏醒过来的复仇者,带领着我们,走进那个十九世纪的《一千零一夜》世界。我们和他一同走过静谧安详的西班牙小渔村,光怪陆离的罗马狂欢节,黄沙漫漫的北非,烽火连天的希腊,灯红酒绿的巴黎……我们和他一同经历一切:蒙冤,越狱,发掘宝藏,浪迹天涯,报恩,复仇,追寻已经失去的爱情和青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