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吃辣還是甜,不一定是因為飲食偏好,可能是健康出了問題

生活中,有些人特別喜歡吃辣,有些人特別喜歡吃甜的東西,這可能並不一定是你個人飲食習慣的偏好、或者地域飲食特點所致,卻可能是你的健康出了問題,具體來說就是因為你的身體在某方面有虛空,因而在不自覺情況地驅使你去吃某一類的食物來彌補這種虛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喜歡吃辣還是甜,不一定是因為飲食偏好,可能是健康出了問題

中醫的五行、五味、五色、五臟

中醫裡認為五行、五味、五色、五臟都是相通的,彼此相生相剋,而人體出於自身調節的需要,自動會追求五行的動態平衡,以求達到全身的和諧狀態。

根據《黃帝內經》,土生甘,水生鹹,金生心,木生酸,火生苦,五味與五臟的關係指的是什麼味的食物作用於哪些臟器,具體是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鹹入腎。而五色與五臟指的是食物的顏色與五臟相對應,也就是什麼顏色的食物主要作用於什麼臟器,具體是青入肝、赤入心、黃入脾、白入肺、黑入腎。

這裡的五臟經過後續中醫理論對臟腑、器官的延展,因此廣義的對應如下圖所示。


喜歡吃辣還是甜,不一定是因為飲食偏好,可能是健康出了問題

所以當身體的某部分器官處於“虛”的狀態,自然會驅使你吃相對應的食物來提升這部分器官的功能,以此彌補了原本的弱項,完成身體的自動調節。

另一方面,我們從上圖也可以看出,金克木,因此辛克肝等臟器,也就是說吃過多辛辣的食物將對肝等臟器有所損傷。以此類推,每一類食物吃過量都會對相應的臟器產生負面影響,由此打破身體的內在平衡。因此,雖然吃某類食物雖然對某些器官有所補益,但也不要過量。


喜歡吃辣還是甜,不一定是因為飲食偏好,可能是健康出了問題


喜歡吃辣的食物是怎麼回事?

根據上述理論,我們不難理解,如果喜歡吃辣,可能是肺、鼻、大腸和皮毛這些器官處於“虛”的狀態。

以肺為例,喜歡吃辣,可能是肺虛,指肺氣不足,表現為平常容易咳嗽、氣短、呼吸困難、疲憊乏力、盜汗、感冒等等,運動這些症狀容易加重。


喜歡吃辣還是甜,不一定是因為飲食偏好,可能是健康出了問題


在明白自己喜歡吃辣可能是這些器官“虛”之後,一方面允許自己適量地吃辣,以彌補弱項,但要注意不過量,過量的話就可能損傷肝、眼、筋、膽。

同時,可以考慮吃作用於這些器官的相應顏色的食物,比如銀耳、雪梨、杏仁、百合、蓮藕、山藥等白色食物


喜歡吃辣還是甜,不一定是因為飲食偏好,可能是健康出了問題

銀耳雪梨湯

1、銀耳泡發洗淨瀝乾,摘成小塊;梨去皮切小塊。

2、銀耳放入鍋中,放入足量的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

3、當銀耳煮至濃稠時放入梨塊、冰糖,再用小火煮15分鐘即可出鍋。


喜歡吃辣還是甜,不一定是因為飲食偏好,可能是健康出了問題


喜歡吃鹹的食物是怎麼回事?

如果喜歡吃鹹的食物,可能是腎、耳朵、膀胱、骨髓這些器官處於“虛”的狀態。

以腎為例,喜歡吃鹹,可能是腎虛,表現為腰痠、腿軟、耳鳴、頭暈等等。


喜歡吃辣還是甜,不一定是因為飲食偏好,可能是健康出了問題

這時候,可以允許自己適量地吃鹹的食物,但要避免過量,以防損害心臟、舌頭、小腸、血液等器官。

同時,可以考慮多吃黑色的食物,如黑芝麻、木耳、黑米、黑豆、桑葚等等。


喜歡吃辣還是甜,不一定是因為飲食偏好,可能是健康出了問題

黑米黑豆芝麻粥:

1、黑豆、黑米清洗、泡好。

2、黑豆、黑米放入鍋中,加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1小時左右。

3、再放入紅糖和芝麻,燜15分鐘,出鍋。


喜歡吃辣還是甜,不一定是因為飲食偏好,可能是健康出了問題


喜歡吃酸的食物是怎麼回事

如果喜歡吃酸的食物,可能是肝、眼、筋、膽這些器官處於“虛”的狀態。

以肝為例,喜歡吃酸的食物,可能是肝虛,表現為口苦、咽乾、眼睛乾澀、頭暈、耳鳴等等。


喜歡吃辣還是甜,不一定是因為飲食偏好,可能是健康出了問題


這時候,可以適量吃一些酸的食物,但要避免過量,以免損害胃、脾、嘴唇、肌肉等器官。

同時,可以考慮多吃綠色的食物,如綠色的蔬菜水果,綠豆、青筍、菠菜、獼猴桃等等。

喜歡吃辣還是甜,不一定是因為飲食偏好,可能是健康出了問題

上湯菠菜:

1、菠菜切根後洗淨切好,放入大火中煮,加入少量油和鹽,煮軟撈出。

2、將鴨蛋、皮蛋、火腿腸切成丁,蒜拍碎,用油炒香,加入開水,沒過食材,小火煮10分鐘。

3、將菠菜放入盤中,淋上煮好的湯底即可。

喜歡吃辣還是甜,不一定是因為飲食偏好,可能是健康出了問題


喜歡吃苦的食物是怎麼回事?

如果喜歡吃苦的食物,可能是心臟、舌頭、小腸、血液等器官處於“虛”的狀態。

以心臟為例,喜歡吃苦味的食物,可能是心虛,表現為胸悶氣短、心慌、心悸、前心後背的疼痛感或刺痛感等。


喜歡吃辣還是甜,不一定是因為飲食偏好,可能是健康出了問題

這時候,可以適量吃一些苦味的食物,但要避免過量,以免損害肺、鼻、大腸和皮毛等器官。

同時,可以考慮多吃紅色的食物,如桂圓、紅棗、花生、西紅柿、李子、紅豆等等。


喜歡吃辣還是甜,不一定是因為飲食偏好,可能是健康出了問題


桂圓紅棗薑茶:

將桂圓、紅棗、黑糖和薑片用大火煮開,再用小火煮至紅棗膨脹起來即可。

喜歡吃辣還是甜,不一定是因為飲食偏好,可能是健康出了問題


喜歡吃甜的食物是怎麼回事?

如果喜歡吃甜的食物,可能是胃、脾、嘴唇、肌肉等器官處於“虛”的狀態。

以脾為例,喜歡吃甜味的食物,可能是脾虛,表現為容易疲勞乏力、消瘦、大便不成形、浮腫等。


喜歡吃辣還是甜,不一定是因為飲食偏好,可能是健康出了問題


這時候,可以適量吃一些甜味的食物,但要避免過量,以免損害腎、耳朵、膀胱、骨髓等器官。

同時,可以考慮多吃黃色的食物,如玉米、香蕉、黃豆、栗子、南瓜、土豆等等。


喜歡吃辣還是甜,不一定是因為飲食偏好,可能是健康出了問題


栗子雞:

1、用姜、生抽、胡椒粉醃製雞肉20分鐘。

2、去皮栗子洗乾淨後,用中火翻炒至金黃,取出備用。

3、鍋中放入油、蔥段、薑片,大火炒香後,加入雞肉翻炒,隨後再加入栗子翻炒。

4、當雞肉炒至變色時,加入生抽、老抽、蠔油、料酒、冰糖,然後加水沒過雞肉,改小火燜燒。

5、燜燒30分鐘後,用水澱粉勾芡,大火收汁,起鍋即可。

喜歡吃辣還是甜,不一定是因為飲食偏好,可能是健康出了問題


出現這些情況只是身體初步預警,不用過於擔心!

根據黃帝內經,精氣虛為虛,邪氣盛為實。邪氣盛的前提是精氣虛。也就是先有某些器官處於“虛”的狀態,隨後受邪,才會導致器官真的出現病症,此為“實”。

也就是說得病的發展步驟是:器官健康→器官虛弱(比如肺虛)→器官受邪(比如肺受邪實)→器官生病(器官受邪,此為病實)。

因此,當我們特別喜歡吃某一種口味的食物,有可能就是身體在警示我們某些器官可能處於“虛”的狀態,但此時不用過於擔心,因為這時只代表這些器官出了小問題,處於初步階段,這時候我們的身體會自動讓我們吃這些食物去補足。但如果這些器官真的出現較大的問題,真的患病時,那時候需要的就不是“補”,而是“瀉”了,那時你會發現身體此時會特別討厭吃這類食物。比如當你特別討厭吃辣的時候,可能意味著你的肺已有了確鑿的病症了,而不只是肺氣弱導致的亞健康狀態。


喜歡吃辣還是甜,不一定是因為飲食偏好,可能是健康出了問題


所以當我們發現我們的這樣的五味偏好後,不用太擔心,只要引起重視,對相應的器官好好調理,就能較快地恢復身體的動態平衡,達到五行和諧的狀態!

結語

如果你喜歡吃辣的食物,可能是肺、鼻、大腸和皮毛這些器官處於“虛”的狀態。

如果你喜歡吃鹹的食物,可能是腎、耳朵、膀胱、骨髓這些器官處於“虛”的狀態。

如果你喜歡吃酸的食物,可能是肝、眼、筋、膽這些器官處於“虛”的狀態。

如果你喜歡吃苦的食物,可能是心臟、舌頭、小腸、血液等器官處於“虛”的狀態。

如果你喜歡吃甜的食物,可能是胃、脾、嘴唇、肌肉等器官處於“虛”的狀態。

當我們發現我們的這樣的五味偏好後,也不用太擔心,因為這隻代表相應的器官初步有些虛弱,離真的得病還有些距離,只要引起重視,好好調理,就能較快地恢復到健康狀態!


喜歡吃辣還是甜,不一定是因為飲食偏好,可能是健康出了問題


我是@米林四季養生,歡迎關注我,讓我們一起把美食和養生變成一年四季的日常!


參考文獻:

1) 韋大文,《黃帝內經》中“味”與氣、陰陽、五行的相關性研究,中醫學報,2011.

2) 賈海忠,保衛心腦血管——養生從心開始,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3.

3) 上海中醫藥大學薛輝,中醫藥“味”理論源流,思想與文化,2014.

4) 孫成力等,“五味”的自然屬性及與“五行”的關係,中國中醫藥報,201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