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战场上的青春面孔---刘一凡

新华区西市场街道办事处优胜街社区大学生志愿者

抗“疫”战场上的青春面孔---刘一凡

疫情防控一线,活跃着这样一支“青春”力量:他们积极响应号召,冲到社区抗疫一线、主动担当,积极奉献……每天上午8点,在新华区优胜小区门口总能看到一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子,拿着小喇叭,来回巡逻,不时劝导居民戴口罩、少出门,并主动为小区居家隔离人员送蔬菜和生活用品。在社区建立卡口后,他又主动申请参与居民出入证发放、体温测量等工作,夜深了,他还在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在整理各类表格、材料。社区老党员都夸她:“95后的小伙子很认真负责,一点都不娇气。”他就是大学生志愿者刘一凡,21岁,是一名河南农业大学的大三学生。

抗“疫”战场上的青春面孔---刘一凡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是西市场街道优胜社区许许多多的志愿者的其中一员,他以无私奉献的精神积极投身抗疫工作中,坚持以“倡导志愿者服务精神、弘扬助人为乐美德”的宗旨,默默地在社区居委会防疫中心,运用自己掌握的计算机等技能,为大家解决了许多问题,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小多面手”。

今年春节疫情突如其来,他本来可以和母亲妹妹在家足不出户,毕竟这是一次“在家什么也不用做,就是对祖国做贡献”的机会。可是当他看到白衣天使无私奉献,逆行向前,各前线党员干部的辛苦奋斗,同时看到自己的党员父亲和党员爷爷都在各自岗位上为抗击疫情艰苦工作,他觉得自己也要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做些什么。于是,他在获得家人的支持后报名参加了西市场街道优胜街社区居委会的防控志愿者,来为这场战争付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带上红袖章、穿着志愿者马甲的刘一凡责任感油然而生。

社区要给在居家隔离的患者运送食物等物资,他主动提出:“我去吧,虽然我不是党员,但我是一名大学生,国家培养了我,我应该有同样的担当。”说着扛起东西就向小区楼奔去。

抗“疫”战场上的青春面孔---刘一凡

“小区2号楼的张大妈药没有了,请安排人帮她买一下。”对讲机里传来社区调度室的指令。刘一凡听到后说:“我去吧!”,又向2号楼奔去,询问了张大妈需要的药品,跑了几家药店终于买齐了药品送了过去。

社区办公室打印纸没有了,他二话没说骑着自行车迎着呼呼的北风到街道办事处领了一箱打印纸,回来时一手骑车,一手提着整箱的打印纸,等他回到社区时手臂充血到麻木了。

“这小伙子就是热心肠,工作积极主动!”社区的领导和同志们提起小刘赞不绝口。

他积极投身于信息摸排、防控宣传、清洁消杀、体温测量、秩序维护等各项工作中,他用一言一行彰显青年担当,用一举一动贡献青春力量,展现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担当。

3月3日,是刘一凡母亲的生日,那天他没能顾上回家给母亲过生日,视频中他向母亲送去了一声祝福:“妈妈,祝您生日快乐!我今天很忙回不去给您过生日了,不过我今天向社区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要像其它党员一样在服务中奉献自己,提高自己。”电话的另一边传来母亲欣慰的声音:“我们家一凡真的长大了”。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新华区还有很多和刘一凡一样的青年志愿者,在社区一线,他们量体温、作登记、搞宣传。在小区摸排中,他们挨家挨户上门,详细登记基本信息。在数据录入中,他们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一坐就是一整天。

他们主动挑起重担,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用青春的力量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守护美好家园。

“我将继续坚守在岗位上,这是我成长的最好证明。让我们齐心守护,共盼春来!”刘一凡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