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小白鼠”蘭德斯維克L-60,力求出口的瑞典坦克

瑞典自1814年之後就沒有參與過任何戰爭,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是為數不多的中立國之一,即便如此瑞典對軍事武器還是保持著高度關注。雖然是中立國,但他們非常熱衷於德制武器,比如瑞典的Strv fm/21坦克就是從德國LK II坦克上改進而來的,其中有10輛Strv fm/21坦克是在瑞典蘭德斯克羅納市的蘭德斯維克(Landsverk)工廠製造,該工廠後來也順勢成為了瑞典的坦克、武器重工業研發中心,而今天的主題蘭德斯維克L-60就是在此地誕生的。

德國的“小白鼠”蘭德斯維克L-60,力求出口的瑞典坦克

早期的瑞典Strv fm/21坦克


德國的“小白鼠”蘭德斯維克L-60,力求出口的瑞典坦克

德國的LK II坦克


L-60坦克的誕生以及尋找潛在客戶

瑞典的中立地位、發達的工業基礎、良好的國際人脈對德國來說非常有用;《凡爾賽條約》禁止德國生產坦克和軍用車輛,所以在1925年時他們密謀發起了坦克研發計劃,其中必要條件就是利用周邊幾個國家的關係網來代替自己製造武器,比如捷克斯洛伐克、瑞典等在德國的暗地支持下軍事武器得到了迅速發展。

德國的坦克設計師奧托·默克爾(Otto Merker)在1929年才開始加入瑞典的蘭德斯維克公司, 在此之前他一直效力於德國的埃斯林根機械工廠(Maschinenfabrik Esslingen AG),並以普通拖拉機為基礎開發出了履帶式拖拉機,所以後來他才被邀請至瑞典的蘭德斯維克工作。

默克爾在瑞典設計的第一輛坦克是Strv M/31,也就是L-10坦克;這是瑞典自己製造的第一輛坦克,但是使用的是邁巴赫DSO發動機,以及37毫米的博福斯炮都是來自德國坦克。而且L-10坦克也無法滿足瑞典軍方的要求,所以後來默克爾又設計了L-30坦克,實際上就是簡化了L-10的生產步驟,懸掛系統反而變得更復雜,價格也更高,該坦克只生產了3輛就被叫停。

德國的“小白鼠”蘭德斯維克L-60,力求出口的瑞典坦克

默克爾設計的第一輛坦克Strv M/31,即L-10坦克


1933年金融危機橫掃歐洲各國,瑞典的失業率高達25%,坦克製造的唯一希望就是專供出口。蘭德斯維克公司也在馬不停蹄的趕工,希望設計出更多實用的坦克以挽救瑞典低迷的經濟,而L-60坦克的藍圖也就是在此期間被設計出來的。

蘭德斯維克L-60坦克於1931年10月首次亮相,試驗中的坦克代號為S-128,裝備的是20毫米的麥德森坦克炮和麥德森同軸機槍,動力方面配備的是100馬力的邁巴赫OS-5發動機。結果德國以同樣的配置自己製造了Kleinetraktor拖拉機,對瑞典的L-60坦克不聞不問,所以該坦克項目暫時被擱置,直到一年後的1932年11月才開始復工。蘭德斯維克L-60坦克被重新設計,命名為蘭德斯維克L-61坦克;重量增加到了5.5噸,體積也變得更大,炮塔和L-10一致;變速箱移到了坦克的前部,這樣的設計方式很顯然是模仿英國的卡登洛伊德Mk.IV坦克。

德國的“小白鼠”蘭德斯維克L-60,力求出口的瑞典坦克

蘭德斯維克L-60坦克,代號為S-128的設計稿


L-61坦克和上一代比起來似乎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不過兩者的命運卻截然不同;L-61坦克在出口方面獲得了不錯的效果,1934年蘇聯的情報部門注意到了L-61坦克,並發現該坦克非常合適用來當作偵察車,而且20毫米的麥德森機炮也足以應付一些小規模衝突。另外,愛爾蘭也表示對該坦克感興趣,他們認為L-61坦克的火力能滿足軍方使用,同時L-61的機動性也能讓坦克做到攻防兼備。

德國的“小白鼠”蘭德斯維克L-60,力求出口的瑞典坦克

L-61坦克的設計稿,和之前L-60略有不同


1934年1月,L-60坦克進行全面改進,試驗型的坦克代號為S-162,坦克的長度增加到了4.1米、寬度增加到了1.93米,採用雙人操作式炮塔,武器系統和原來一樣。動力裝置採用全新的160馬力布星-納格L8V-G發動機。同樣,改進後的坦克也引起了愛爾蘭的注意,於1934年5月訂購了兩輛,在之後的日子裡又陸續訂購了幾批。

保時捷“扭力梁式懸掛”為L-60坦克提供動力

蘭德斯維克和愛爾蘭軍方達成了協議,之前就已經制造了兩輛L-60的原型坦克,但這並不代表後面的坦克就可以順利的到達愛爾蘭手裡。其中原因就是德國的設計師默克爾在從中作梗;蘭德斯維克坦克的所有配件幾乎都是德國製造,而德國從始至終就沒打算讓瑞典發橫財;每一輛試驗型的坦克都要花費雙倍的成本,而且都是瑞典買單,很顯然德國把蘭德斯維克公司當成了試驗的“小白鼠”。

德國的“小白鼠”蘭德斯維克L-60,力求出口的瑞典坦克

愛爾蘭訂購的L-60坦克初稿,此時還未完成設計


1930年代初期,費迪南德·保時捷(Ferdinand Porsche)的助手“卡爾·拉貝”開發了一種全新的汽車懸掛系統。該設計使用“扭力梁式懸掛”代替“鋼板彈簧懸掛”和“螺旋彈簧懸掛”。從技術層面來看扭力梁式懸掛更加複雜,但是佔用的空間更小。1934年,默克爾重新設計了L-60坦克,以能夠適應全新的“扭力梁式懸掛”系統。最初坦克的發動機很容易發熱,所以默克爾把坦克的長度增加了50釐米,擴大發動機艙以增加散熱效果。新坦克的拖帶輪比L-10低,目的是為了增加履帶的觸地面積。

德國的“小白鼠”蘭德斯維克L-60,力求出口的瑞典坦克

費迪南德·保時捷和卡爾·拉貝設計“扭力梁式懸掛”圖紙


德國的“小白鼠”蘭德斯維克L-60,力求出口的瑞典坦克

未完成安裝的“扭力梁式懸掛”系統


德國的“小白鼠”蘭德斯維克L-60,力求出口的瑞典坦克

使用新懸掛系統的L-60坦克簡易圖


新坦克除了炮塔、發動機、整體佈局沒改變以外,其他部分都重新設計過。大量的改進坦克就意味著需要更多的時間,所以該坦克用了一年的時間才交付給愛爾蘭。坦克的重量為7噸,最高時速可達45公里/小時,功率大約為22.8馬力/噸,在當時的坦克中已經算是非常優秀了。

德國的“小白鼠”蘭德斯維克L-60,力求出口的瑞典坦克

為愛爾蘭製造的L-60坦克,此時還是半成品


L-60坦克的忠實用戶——愛爾蘭

1935年8月,愛爾蘭裝甲部隊負責人“勞勒”少校審查新的L-60坦克,測試過程中非常滿意。但是在駕駛環節出了一點小問題,由於駕駛員操作不當導致發動機著火,並蔓延至整輛坦克。測試坦克時的駕駛員是瑞典人,所以燒燬的坦克由蘭德斯維克公司買單,並給愛爾蘭更換新的坦克。

德國的“小白鼠”蘭德斯維克L-60,力求出口的瑞典坦克

1935年8月,愛爾蘭首次測試L-60坦克


蘭德斯維克公司知道愛爾蘭不會購買大批量的坦克,所以他們也一直在尋找其他客戶。1935年秋天,瑞士代表團參觀瑞典的坦克展覽比賽;6輛L-60坦克和1輛L-120輕型坦克映入瑞士軍官的眼簾。在完成試用之後,瑞士並沒有購買任何一輛瑞典坦克,反而是去訂購捷克斯洛伐克的LTH輕型坦克,於1936年4月7日和CKD公司簽訂坦克合同。

德國的“小白鼠”蘭德斯維克L-60,力求出口的瑞典坦克

1935年秋天,瑞士正在測試L-60坦克的機動性


至於提供給愛爾蘭的坦克在1936年11月就成功交付了一輛,第二輛坦克又花了一年的時間才完成製造。之後就沒有繼續訂購,並不是愛爾蘭不喜歡蘭德斯維克L-60坦克,而是愛爾蘭的國防預算本來就很少,加上之前剩下的舊坦克也完全足夠愛爾蘭軍方使用。

愛爾蘭購買的這批坦克分別命名為:L-60和L-602坦克,被編入第二裝甲中隊和英國維克斯Mk.C坦克一起服役。在使用過程中愛爾蘭軍隊非常喜歡L-60坦克,因為它的速度夠快、火力夠強,而不像英國的維克斯Mk.C坦克一樣笨重且火力弱。維克斯Mk.C和蘭德斯維克L-60坦克一直服役於愛爾蘭軍隊到1953年,因為坦克磨損嚴重和缺少部分零配件才被淘汰,兩種坦克一直保存至今。

德國的“小白鼠”蘭德斯維克L-60,力求出口的瑞典坦克

愛爾蘭訂購的兩輛L-60坦克正在行駛中


在奧地利和波蘭的拒絕下L-60坦克終於被匈牙利購買

1936年12月,蘭德斯維克又收到新的坦克訂單,這次的客戶是奧地利。坦克只是象徵性的改動了一下,總體的變化不是很大。坦克的長度增加了6釐米;履帶也重新設計過,比之前的更容易拆卸;武器使用了奧地利8毫米機槍。此時,默克爾已經離開了瑞典,由德國的威廉·布奇格(Wilhelm Buchegger)擔任蘭德斯維克公司的總工程師。

1937年3月下旬,L-60坦克完成生產,但是奧地利拒絕購買。就在蘭德斯維克焦急之餘,一個新的客戶又出現了。4月21日波蘭代表團抵達瑞典的蘭德斯維克公司,並表示對瑞典的坦克有購買意願;除了L-60坦克之外,波蘭還留意到了L-120輕型坦克和L-135炮兵拖拉機,在接下來的一週內波蘭對坦克進行反覆試驗,但是最終並沒有達成購買協議。其原因是波蘭已經擁有了自己的7TP輕型坦克,而該坦克是從英國的維克斯Mk系列改進而來的,無論是機動性還是武器系統都和瑞典L-60不相上下,所以波蘭拒絕購買也是可以理解的。

德國的“小白鼠”蘭德斯維克L-60,力求出口的瑞典坦克

波蘭代表團正在測試L-60坦克


第三個和蘭德斯維克合作的國家是匈牙利,起初匈牙利分別訂購了L-60坦克、L-62自行火炮以及L-181裝甲車,但是到了交貨日期匈牙利拒絕購買裝甲車,只接受坦克和自行火炮。

德國的“小白鼠”蘭德斯維克L-60,力求出口的瑞典坦克

出口給匈牙利的L-60坦克,可以看到炮塔部分有輕微的變化


L-60坦克成功出口給瑞典軍方

最後一個成為蘭德斯維克客戶的是瑞典本國的軍隊;當時的瑞典軍方正在考慮購買維克斯Mk.E坦克,因為最初的蘭德斯維克製造的履帶容易脫落,而且坦克的質量也讓人擔憂,況且他們的坦克價格普遍比英國的高很多。

當蘭德斯維克的第一輛坦克送達愛爾蘭時,瑞典軍方就開始注意到了L-60坦克。1936年4月7日,炮兵部長“埃裡克·吉爾納”上尉訪問蘭德斯維克,並向軍事委員會提交了坦克的技術文檔。委員會對“扭力梁式懸掛”很感興趣,但是他們覺得L-180和L-181上的37毫米博福斯炮更適合L-60坦克。同年7月17日至20日之間,為愛爾蘭製造的改進型L-60坦克在蘭斯克魯納和哈爾姆斯塔德之間往返測試,途中還嘗試了越野和公路的機動性測試,結果L-60坦克的表現比預想的要好很多,同時也獲得了瑞典軍事委員會的認可。

1936年8月初,瑞典軍方終於肯向蘭德斯維克下達了訂購兩輛坦克的任務;第一輛坦克的編號為#61,只是一輛原型坦克,沒有炮塔和履帶。第二輛坦克的編號為#62,是一輛完整的坦克,各種配件都已經裝備到位。但是值得一提的是,#62坦克使用的仍然是20毫米的麥德森機槍,而不是軍方規定的37毫米博福斯炮。期間#62坦克還嘗試使用20毫米的索洛圖恩反坦克步槍,但是因為索洛圖恩反坦克步槍佔用炮塔的空間太大,導致無法安裝同軸機槍,所以被迫放棄;關於#62坦克的詳細資料我們以後再講。

德國的“小白鼠”蘭德斯維克L-60,力求出口的瑞典坦克

已經裝上履帶的#61坦克


1937年8月#61坦克和#62坦克都已經準備就緒,在8月9日至18日之間軍方對坦克進行實戰試驗。兩輛坦克使用的都是瑞典自產的142馬力貝辛NAG L8V-G發動機;坦克的長度增加到了4.8米;#61坦克的重量為6.1噸,#62坦克的重量為8.21噸。完成試驗後,1937年9月10日軍方訂購了15輛坦克,而這批坦克被蘭德斯維克命名為L-60S坦克,瑞典軍方則命名為Strv m/38坦克。

到了1938年#61坦克也已經裝備了各種武器,其中之一就是37毫米的博福斯炮;另外還有一挺8毫米的ksp同軸機槍,該槍是從勃朗寧M1917A1改進而來的,所以火力方面完全足夠使用。而#62坦克的炮塔也增加了觀察口和炮塔門;兩輛坦克在1938年8月25日開始移交給瑞典軍隊。

德國的“小白鼠”蘭德斯維克L-60,力求出口的瑞典坦克

改進後的#62坦克,也是瑞典軍方正式採用的Strv m/38坦克


寫在最後

在製造時L-60S坦克是同類武器中最好的坦克之一,但是到了1938年L-60S的裝甲仍然只有13毫米,瑞典坦克的防禦能力無法和其他國家抗衡,所以再強大的武器也無濟於事。蘭德斯維克的“扭力梁式懸掛”和強大的機槍能夠為坦克提供出色的機動性和火力輸出。當然,L-60系列坦克只能算是瑞典武器的一個過渡型,坦克的優缺點非常明顯;優點都被用到了德國的坦克上,而缺點只能是瑞典自己承受;總的來說L-60坦克只是德國設計師手裡的“小白鼠,死了瑞典自己負責,活了歸德國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