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鮮血澆灌出的民族-朝鮮戰爭中的那些民族英雄們

楊根思

楊根思(1922年11月6日~1950年11月29日)原名羊庚璽,革命烈士,江蘇省泰興市根思鄉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國戰鬥英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一位特等功臣和特級戰鬥英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一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

這是鮮血澆灌出的民族-朝鮮戰爭中的那些民族英雄們

1950年10月楊根思所在的部隊奉命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任革部3連連長。11月25日,中朝軍隊發起了第二次戰役,楊根思所在的部隊奉命開往東線長津湖地區,對敵人實施分割圍殲。

11月29日,他們打退了敵人在大量飛機、炮兵支援下的8次連續猛烈的進攻。增援他們的分隊正在途中,敵人又發起第9次進攻,有40多個敵人爬上陣地。已負傷的楊根思毅然抱起一個5公斤的炸藥包,拉燃導火索,縱身向敵群衝去,炸死了爬上陣地的敵人,完成了切斷敵軍退路的任務,自己壯烈犧牲,時年28歲。

這是鮮血澆灌出的民族-朝鮮戰爭中的那些民族英雄們

黃繼光

黃繼光(1931年1月8日-1952年10月20日),民族英雄。1931年生於四川省中江縣,1952年10月20日在朝鮮上甘嶺地區597.9高地犧牲,年僅21歲。被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追記特等功,並授予"特級英雄"稱號 ;所在部隊黨委追授他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務委員會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與一級國旗勳章。

這是鮮血澆灌出的民族-朝鮮戰爭中的那些民族英雄們

1952年10月14日,聯合國軍向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嶺597.9高地和537.7北山高地發動瘋狂進攻。在不到4平方公里的高地上,聯合國軍動用兩個師的兵力,在飛機、坦克、大炮的配合下,連續發動了進攻。志願軍與聯合國軍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

1952年10月19日晚,黃繼光所在的第2營奉命向上甘嶺右翼597.9高地反擊,必須在天亮前佔領陣地,為整個反擊戰的勝利奠定基礎。黃繼光挺身而出。他掏出早已寫好的決心書交給參謀長,懇切地說:"把任務交給我吧,只要我有一口氣,保證完成任務"。

黃繼光接受任務後,立即提上手雷,帶領兩名戰士向敵軍的火力點爬去。黃繼光的左臂被打穿,血流如柱,他毫無畏懼,忍著傷痛,仍然一步不停地向敵軍火力點前進。在距敵軍火力點八九米的時候,他舉起右手將手雷接連投向敵軍,但由於火力點太大,只炸燬了半邊,當部隊發起衝擊時,殘存地堡內的機槍又突然瘋狂掃射。這時黃繼光身邊已無彈藥,身體又多處受傷,他頑強爬向火力點,衝著敵軍狂噴火舌的槍口,挺起胸膛,張開雙臂,撲了上去。剎時,敵軍正在噴吐的火舌熄滅,正在吼叫的機槍啞然失聲。他用他年輕的生命換取了這次反擊戰的勝利。

這是鮮血澆灌出的民族-朝鮮戰爭中的那些民族英雄們

伍先華

伍先華 (1927-1952),四川遂寧(今安居區)人。志願軍一級戰鬥英雄、革命烈士。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2軍34師100團2連3班班長。同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志願軍政治部追記他特等功,授予“一級戰鬥英雄”稱號,追認為模範共產黨員。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同時授予金星獎章和一級國旗勳章。

這是鮮血澆灌出的民族-朝鮮戰爭中的那些民族英雄們

在1952年9月29日秋季戰術反擊戰中,他所在的部隊參加殲滅江原道金城郡官岱裡之敵的作戰。為了奪取敵人的720高地,徹底摧毀敵人的火力封鎖,他毅然抱起炸藥包衝進敵人的坑道,與40多個敵人同歸於盡,開闢了部隊前進的道路。

這是鮮血澆灌出的民族-朝鮮戰爭中的那些民族英雄們

孫佔元

孫佔元,1925年生,河南林縣臨淇鎮三弓水村人,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戰鬥英雄。他作戰勇敢,機智頑強,先後5次立功。1952年10月在上甘嶺戰役中壯烈犧牲,為了紀念他,他的家鄉三弓水村改為佔元村。1953年6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追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勳章。

這是鮮血澆灌出的民族-朝鮮戰爭中的那些民族英雄們

1952年10月14日,在上甘嶺戰役反擊597.9高地2號陣地的戰鬥中,孫佔元率全排擔任突擊作戰任務。戰鬥中,孫佔元腿部負傷,為了不影響士氣,他一聲不吭,先是命易才學帶兩名戰士去炸敵地堡,自己用機槍掩護,又令方振文等戰士準備打反擊。易才學發現排長聲音顫抖,臉色不對,仔細一看,發現排長的腿被打斷了,右膝蓋骨露出骨碴,只有一層皮連著,身邊的泥土被鮮血染紅。

山下,敵軍又開始反擊了。孫佔元當即命易才學去爆破敵軍最後一個火力發射點,自己則強忍劇痛,滿是虛汗的臉貼在機槍托上,朝敵軍猛烈開火,實施掩護。任務完成後,易才學提著機槍,朝孫佔元的位置跑去。他大聲呼喊著排長的名字,卻聽不到回聲,藉著戰場的火光,他看見排長血跡斑斑的身軀,身下還壓一個敵人,前後左右倒下7具敵軍的屍體,原來兩腿被炸斷的孫佔元在彈藥用盡後,爬到敵軍屍體堆裡,解下手榴彈投向敵群。當敵人撲到身邊時,他毅然滾入敵群,拉響了最後一顆手雷,與敵人同歸於盡。

這是鮮血澆灌出的民族-朝鮮戰爭中的那些民族英雄們

邱少雲

邱少雲(1926--1952),出生於重慶市銅梁縣少雲鎮(原四川銅梁縣關建鄉) 玉屏村邱家溝。革命烈士。1953年8月30日被追認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53年6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於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 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勳章。

這是鮮血澆灌出的民族-朝鮮戰爭中的那些民族英雄們

1952年10月,所在部隊擔負攻擊金化以西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前哨陣地391高地。高地前沿是一片開闊地,為縮短進攻距離,便於突然發起攻擊,11日夜,部隊組織500餘人在敵陣地前沿潛伏,他所在排潛伏在高地東麓距敵前沿陣地僅60多米的蒿草叢中。

12日12時左右,美軍盲目發射燃燒彈,其中一發落在他潛伏點附近,草叢立即燃燒起來,火勢迅速蔓延到他身上,燃著了棉衣。為了不暴露目標,確保全體潛伏人員的安全和攻擊任務的完成,他放棄自救,咬緊牙關,任憑烈火燒焦頭髮和皮肉,堅持30多分鐘,直至壯烈犧牲。

這是鮮血澆灌出的民族-朝鮮戰爭中的那些民族英雄們

抗美援朝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是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舉,也是無奈之舉。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使中國的國際威望空前提高,極大地增強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這次戰爭中中國有14萬英雄兒女長眠在異國他鄉。在朝鮮犧牲的十幾萬名烈士,他們來自祖國的四面八方、五湖四海。其中獲“一級英雄”稱號的便有五十人,便是有了這些仁人志士們前赴後繼地為新中國奉獻一切,才有了今日幸福安穩的生活。

這是鮮血澆灌出的民族-朝鮮戰爭中的那些民族英雄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