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人:疫情之下長遠考慮 節儉使用救濟金

中國僑網4月17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近日,不少美國民眾收到由美國國稅局發放的救濟金。幾位華人接收採訪時表示,疫情對生計帶來很大影響,加上民生用品價格均有調漲、不敢亂花,需要為未來的“長期抗戰”做準備。

在美國生活五年的鐘乃茜,三年前碩士畢業後就到餐廳做行銷工作,她15日發現1200美元的救濟金進帳後,雖然感到開心。但是餐廳受到疫情影響,從4月開始歇業,“等於我4月一整個月沒有收入,如果餐館可以順利在5月復工,也要等到6月才能領薪水。”她說道。

鍾乃茜說,雖然她想用這1200美元買想要的東西,但是在繳房租、水電費、醫療保險和車險等現實的壓力下,她還是決定先等等,把肚子填飽再說,“那些想要買的東西,可以等到之後再買。”

另一名華人袁野則表示,之前沒有關注相關新聞,不知道自己也符合條件,15日抱著一試的心態查看帳戶,發現錢已經入帳,覺得很驚喜。

袁野說,現在雖然在家工作、也能照常領薪,但是薪水並不高,而且疫情期間避免染上或傳播病毒,都是網購蔬果等生活必需品,現在這些物品價格都有不同程度調漲,代買員頂著風險上班,也都會給他們至少20%的小費,基本上每次買東西都要200元左右。相較之前,如今的生活成本大大提高,救濟金也就打算全部用於生活必需品。

身為學術研究人員的林華則說,目前還有工作,但領到錢“也沒有因此鬆了口氣的感覺”。他表示,因為抗擊疫情屬於長時間抗戰,擔心之後可能減薪裁員,在領到錢後先把一小部分付帳單,剩下的就先存起來,當作接下來可能被裁員的失業基金。

還未領到救濟金的何Alin說,周圍的朋友都已經領到錢。她懷疑是因為2020年還未報稅的原因,因此決定儘快報稅。(顏嘉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