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这样吃、睡、动,癌细胞都不敢找上门

免疫力愈强,消灭癌细胞的机率愈大

免疫力可以理解为免疫细胞识别和排除“异己”(病毒、细菌、损伤的自身细胞、癌细胞等)的能力,人的身体愈健康,免疫力就愈强。

提高免疫力应该被我们看作一生的事业,就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当我们呵护好身体,呵护好免疫系统的时候,得到的回报是巨大的。

免疫力愈强,免疫细胞识别和消灭癌细胞的能力就愈强。反之,免疫力越弱,免疫细胞识别和消灭癌细胞的能力就越弱。

每天这样吃、睡、动,癌细胞都不敢找上门

让免疫细胞强大起来

一、为免疫细胞输送充足、合理的营养

饮食的摄取、营养的吸收、废物的排泄等涉及人体的各个系统,只有合理的饮食才能确保身体各系统功能正常运转,从而有足够的精力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免疫系统能否正常发挥功能也有赖于营养物质的支撑。合理的饮食可以具体到三个方面:饮食的量、饮食的质、饮食的时间。

饮食的量: 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过多会超过身体的负载,使胃肠长时间工作,得不到休息,久而久之必然会损伤胃肠功能。另外,过量饮食还会导致身体肥胖,而肥胖被证实与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相关。饮食过少则无法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可能导致部分消化功能退化,且身形消瘦,缺乏足够的精力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饮食的质: 品种多样、营养丰富的饮食才能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为了保证饮食的品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合理选择食物的品种。

2. 采购食物时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存储食物时注意食物的保存期,避免污染;限量食用腌渍、熏制、酱渍食物。

3. 烹调食物的过程中,少油、少盐、少调味料;烹调方式多蒸煮、少油炸。

4. 限量食用零食,限量饮用酒、含添加剂的饮品等。

5. 细嚼慢咽的饮食方式有利于食物营养更好地被胃肠吸收和利用。

饮食的时间: 要符合日常生活习惯和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饮食时间过短不利于消化液的分泌及消化液和食物的充分混合,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饮食时间过长则会在无形中增加食物的摄取量。一日三餐的推荐时间及能量占比如下。

以上饮食建议是针对一般人的,婴幼儿、老年人、某些疾病患者、孕妇等特殊族群可以根据自身健康状况进行适当调节。

每天这样吃、睡、动,癌细胞都不敢找上门

让癌细胞害怕的食物

下面介绍一些具有增强免疫力、调整肠道环境、平衡矿物质群等功效的食物,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量食用。

二、睡眠不佳会降低免疫力

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如果睡眠时间长期不足或者睡眠品质长期不佳,不仅会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还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一般来说,不同年龄段的人对睡眠时间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详见图表。

除了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还需要注重并提高自己的睡眠品质。

1. 不论工作日或节假日,都应在同一时间睡觉和起床,这样有利于调节生物钟,使睡眠品质更稳定。

2. 睡觉的环境应该安静且黑暗,光线太亮或者有杂讯干扰都会影响睡眠品质。

3. 舒适的温度可以提高睡眠品质。夏季较热,但空调温度不宜过低,保持在26~27℃即可。

4. 床垫、被子的硬度要适中,以保护脊柱,使肌肉不易疲劳。枕头的高度以稍低于肩、到同侧颈部为宜,一般为5~8公分,枕芯可以选择透气性好的荞麦皮、茶叶和决明子等。

5. 下午3点以后,有失眠状况的人不宜喝含有咖啡因成分的饮料。

6. 避免傍晚小睡,否则会影响夜晚入睡。

7. 晚饭后少喝饮品,以免因上厕所而影响睡眠品质。

8. 睡前一小时可以听一些有助于放松的音乐或者适当伸展肢体,这样有利于提高睡眠品质。

三、坚持运动,提高免疫系统的工作效率

运动的时候,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体内的含氧量增加,能够提高免疫系统的工作效率,增强免疫力,并使肌肉、关节得到锻炼;

同时,运动还提供了压力的宣泄口,有利于情绪的释放和调节。反之,如果长期不运动,则会导致运动能力退化,关节不灵活、肌肉无力、情绪低落等不良后果。

不论选择何种运动方式,规律的、适量的运动就可以达到增强免疫力的效果。规律的运动强调的是对运动的坚持,每天坚持运动30分钟比偶尔一次剧烈运动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每天这样吃、睡、动,癌细胞都不敢找上门

那么,什么样的运动算作适量的运动呢?

1. 运动的强度和时间与自身的健康水准相对应,避免将不适当的压力加在自己身上。

2. 循序渐进地运动,不要制订超前的运动目标。

3. 如果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对体力耗费较多,比如每天上班步行1小时,或者从事快递、搬运等工作,则可以不额外设定运动目标。

一般来说,如果运动后感觉舒服,运动疲劳能够很快消解,且不影响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就是运动适量。如果运动后感到疲劳、腰酸腿疼,且不能很快缓解,并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那就是运动过量了。

四、好情绪让免疫力更强大

积极、乐观、平和的情绪能让人感到心情舒畅、精力充沛,令免疫系统发挥最大作用;而消极、悲观、激动的情绪则会使人感到心情低落、精力受限。

有研究显示,忧郁症患者、考试前的学生等存在情绪问题的人免疫力较情绪平稳的人群低。当你发现自己陷入“坏情绪”的时候,要尽快让自己走出来:

1.找人倾诉。 情绪不好多半都有原因,和别人谈一谈这个原因,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它,也许你会发现它小得不值得你烦恼。

2.大哭一场。 情绪是会慢慢积累的,当坏情绪积累得多了,就需要释放,可以在空旷的地方大吼几声,可以高声歌唱,也可以大哭一场。

3.适当运动。 运动的时候呼吸加快,身体内的含氧量增加,头脑会变得更清醒。另外,运动的时候你必须分一些心思给正在进行的运动,可以暂时忘却导致自己坏情绪的原因。

4.做能让自己开心的事。 比如听喜欢的音乐、看喜欢的影视剧、吃喜欢的食物等,这些事情都能让你的坏情绪得到缓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