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家長的貼心陪伴

01

最近幾年,育兒圈裡出現了很多新新詞彙:

當媽式擇偶,保姆式妻子,喪偶式育兒,守寡式婚姻……

每個詞都紮了不少媽媽的心,特別是喪偶式育兒,已經成為了無數家庭的真實寫照。

所謂喪偶式育兒,指的是家庭教育中一方的顯著缺失,通常來說缺失的都是爸爸。

當一個完整的家庭裡,撫養和陪伴孩子的只剩下媽媽,“父愛如山”的含義也變成了“做父親的像座山一樣一動不動”。

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家長的貼心陪伴

前些天去幼兒園接女兒,在園門口聽到幾位媽媽吐槽,懷孕是自己,生孩子是自己,帶孩子教育孩子還是自己,老公上班睡覺聚會通通照常,好不容易帶會孩子也是手機不離手,好像只是幫忙看別人家的孩子……

這種獨自帶孩子的苦,大概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知道。

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家長的貼心陪伴

“隱形爸爸”戳中無數媽媽的痛點,在社會上也越來越受到關注。11月19日,江蘇省出了一項草案,明文反對喪偶式教育,將用立法的形式保障孩子享受完整家庭教育的權利。

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家長的貼心陪伴

草案一出,馬上引發熱議,不少人表示這個立法出發點是好的,但執行操作起來卻很困難。

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家長的貼心陪伴


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家長的貼心陪伴

畢竟草案中只規定了父母雙方對孩子陪伴、關心、共同履行的義務,是比較主觀的東西,到底陪伴多少時間算關心,到底怎麼教育算履行了義務,每個人每個家庭的標準都不一樣。

假若帶孩子的家長“身在曹營心在漢”、“走過場”,或是被法律綁過去強行陪伴,那也只會是

低質量的陪伴

教育孩子是家庭問題,也是整個社會的問題,政府有責任進行正確的引導,但家庭教育想要發揮正確有效的作用,根本還在於父母的思想意識

02

同事的孩子剛上幼兒園,每天接送的活基本都是她包了,上週她出差三天,換成了丈夫接送孩子,沒想到老師竟然和她表揚丈夫,說帶孩子的爸爸太優秀了。

同事和我抱怨:老公只是接送三天孩子就被表揚,自己上班帶孩子做家務,從早忙到晚怎麼就沒人誇呢?

似乎現在的男人偶爾給孩子換個尿不溼,帶孩子出去玩一次,就能迎來一片讚歎,而媽媽起早貪黑帶娃卻是天經地義。

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家長的貼心陪伴

在傳統觀念裡,一個家庭的男人應該在外闖蕩、賺錢養家,而女人應該在家相夫教子,包攬家務。不僅如此,一部分長輩還會縱容爸爸育兒的不作為,加重父親角色的缺失。

長時間下來,喪偶式育兒就在這樣的偏見中形成了

不過,現代社會女性的價值越來越得到重視。女人也能擁有自己的事業,同樣在工作上打拼奮鬥,只是有部分媽媽,在嚴峻的職場壓力下,不得不暫時放棄傳統賦予自己的女性角色,把孩子和家放在一邊。

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家長的貼心陪伴

有一個朋友,平時工作特別忙,老公也經常加班,孩子週一到週五都住在爺爺奶奶家,週末才回自己家。為了補償孩子,面對孩子的各種需求,朋友基本都會滿足。

可孩子呢,雖然有穿不完的新衣服、玩不膩的玩具,對爸爸媽媽卻沒什麼親近的感覺。

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家長的貼心陪伴

身邊有很多家庭也是如此,爸爸媽媽總拿工作忙、拼事業為藉口,忽略了對孩子的陪伴。

大家總以為可以用別的方式補償,總以為來日方長,卻不知道隨著時間流逝,孩子慢慢長大,與本該親近的人也漸行漸遠了。

能夠陪伴孩子的日子,不過一個童年,而這段重要的日子,不論是爸爸,還是媽媽,都不應該缺席。

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家長的貼心陪伴

因為工作永遠是做不完的,錢也是賺不完的,但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錯過了就補不回來了。

03

提到明星奶爸,鄧超絕對是模範之一。前陣子,他發了一條微博,表示自己想息影,當個全職爸爸,結果立刻上了微博熱搜。

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家長的貼心陪伴

不過他想要息影的原因,並不是演藝生涯遇到了瓶頸,只是因為女兒小花妹妹捨不得他離開自己去上班。

看到女兒一直哭個不停,作為女兒奴的鄧超心疼不已,產生了無心工作的想法。

發完微博,他還幽默地評論“別被孩子媽看見,會吃醋”,臭屁的語氣中讓人看到了幸福家庭的模樣。

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家長的貼心陪伴

身為父親,鄧超更多時候扮演的朋友的角色,他會賣萌、搞怪,會陪著孩子一起玩一起瘋,和孩子親近;

身為演員,他忙著拍戲、做節目,但更珍惜和家人孩子在一起的時光。

孫儷說,鄧超每次結束工作都會思考,明天帶孩子去哪裡玩,怎麼安排。不管有多累,他都

不吝嗇與孩子的時間,想方設法陪伴孩子。

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家長的貼心陪伴


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家長的貼心陪伴


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家長的貼心陪伴

但是,這個幸福的家庭並不只有爸爸一個人在付出。

鄧超帶孩子玩樂的時候,孫儷也在言傳身教,與孩子一起畫畫、閱讀、寫字,培養孩子的興趣,微博上記錄了很多快樂充實的親子時光。

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家長的貼心陪伴


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家長的貼心陪伴


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家長的貼心陪伴

有爸爸媽媽共同陪伴成長的孩子是快樂的,鄧超和孫儷用心陪伴的育兒觀值得每位家長學習。

要知道,爸爸媽媽給予的陪伴在孩子的性格影響上是完全不同的,缺失任何一方,都會讓孩子的精神世界不夠完整。

而父母搭配合作下的用心陪伴才是高質量的陪伴,也是送給孩子最好的愛 !

04

什麼樣的陪伴才稱得上高質量的陪伴?

先看看下面幾個情況是否在你身上出現過:

和孩子待在一起時,他玩他的玩具,你玩你的手機;

工作忙碌的時候,不回家吃飯,或把平板電腦給孩子當玩具;

對孩子說的話題提不起興致,總是敷衍地回答孩子的問題;

不敢拒絕上司和客戶,卻總是拒絕孩子……

顯而易見,以上情況都不屬於高質量的陪伴,但確是不少家庭的真實寫照。

如今一些父母給孩子的僅僅是“陪著”,而不是“陪伴”,更談不上高質量的陪伴。

高質量的陪伴並不是要滿足孩子所有的需要

很多時候,孩子需要的只是爸媽及時認真的回應仔細的聆聽,在被需要的時候能夠感受到你就在他身邊,感受到愛的交流和互動

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家長的貼心陪伴

忙完工作下了班,和孩子相伴度過的晚上時間裡,不應該在無聲中度過;

好不容易抽出的珍貴的週末時間裡,也不應該被滑手機佔據。

陪伴孩子的方式有一百種!

去公園散步、去朋友家串門、去旅行、一起養小動物、一起做家務、做遊戲、做手工、給孩子做好吃的、給孩子講故事、回答孩子的每一個“為什麼”……

唯獨不缺用手機來打發時間。

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家長的貼心陪伴

每天至少花15分鐘和孩子待在一起,每週或每半個月花1到2小時和孩子探討他感興趣的內容,用高質量的陪伴給孩子創造最好的回憶,這就是你對孩子最長情的告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