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萃】馬克思《僱傭勞動與資本》的方法論啟示

《僱傭勞動與資本》是馬克思根據1847年他在布魯塞爾德意志工人協會的幾次講演的基礎上寫成的,是最初以社論的形式發表於1849年《新萊茵報》上的一部重要的政治經濟學著作。這部政治經濟學著作的產生是與馬克思實現無產階級和全人類解放的理論研究主題密切聯繫在一起的,因而尋求這種解放的條件和道路成為馬克思終生理論探索的根本目的和基本任務。

一、在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中資本與僱傭勞動相互產生

馬克思在《僱傭勞動與資本》中從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中的兩個基本要素資本與僱傭勞動出發,用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科學分析了二者產生的內在條件與深層本質,深刻揭露了以工資形式為掩蓋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剝削性質以及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內在矛盾。

1.馬克思從生產關係角度分析了資本與僱傭勞動的本質規定

馬克思與以往經濟學家的根本區別在於,以往的經濟學家只看到的是孤立的經濟行為,而馬克思研究政治經濟學則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分析方法從經濟現象看到了經濟關係的本質。馬克思分析僱傭勞動的本質時指出,“勞動力並不向來就是商品。勞動並不向來就是僱傭勞動”,也就是說,只有在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中,受資本的僱傭和奴役的情況下,勞動才成為僱傭勞動。

2.資本與僱傭勞動的外在表現和內在規定上互為前提

在資本主義生產條件下,僱傭工人為了生存不得不將自己唯一擁有的勞動力出賣給資本家以獲取生活資料,資本則利用僱傭工人不擁有生產資料這個特點,支配僱傭工人為其進行價值的增殖活動。在這個過程中,資本是這個經濟活動的中樞,一方面,如果沒有資本,則不會產生僱傭關係,就不會有僱傭勞動,另一方面,在僱傭勞動關係中,離開了由資本主導的這種交換關係,僱傭工人則無法生存。

二、在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中資本與僱傭勞動本質上相互對立

資本與僱傭勞動表面上看似“利益一致”,但實質上二者是相互對立、相互制約、剝削與被剝削的關係。

1.資本與僱傭工人的對立關係與生俱來

資本與僱傭勞動與生俱來的對立關係首先體現為二者利益關係是截然對立的。資本是以實現自身增殖為主要目的,而要實現它的增殖,必然通過僱傭勞動並依靠剝削僱傭勞動來實現。其次,僱傭勞動生產著對它起支配作用的他人財富,即它的敵對勢力——資本。再次,資本的增加意味著它對僱傭勞動即工人階級統治力量的增加。在某種程度上說,資本使僱傭工人與生產資料相結合,但這同時又會加劇其與生產資料的分離。這種分離的必然結果就是僱傭工人愈來愈貧窮,從而只能在資本的剝削下維持生存。

2.資本主義勞動關係下僱傭工人日益貧困

勞動關係是社會生產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們在社會勞動的過程中發生的關係,它的性質從根本上說是由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決定的。在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的資本主義制度下,資本主義勞動關係體現為僱傭與被僱傭、剝削與被剝削的強制的對立關係,這種對立的勞動關係是資本主義制度的現實反映,也是馬克思集中批判的核心問題。

在資本主義勞動關係中,資本家掌握的資本支配著勞動,這就決定著僱傭工人與資本家的關係是依附與被依附的關係,資本家依靠剝削僱傭工人獲得了超額的剩餘價值,而僱傭工人卻在這種枷鎖中逐步走向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三、《僱傭勞動與資本》分析方法對新時代勞動關係構建的啟示

馬克思在《僱傭勞動與資本》中闡述了資本主義制度下資本與勞動二者的相互對立,深刻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階級鬥爭和民族鬥爭的物質基礎的經濟關係”,但是馬克思、恩格斯“決不想把新的科學成就寫成厚厚的書,只向‘學術’界吐露。正相反,我們兩人已經深入到政治運動中”。《僱傭勞動與資本》在當時對批判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指導工人運動具有重要意義。在新時代背景下,重讀馬克思的《僱傭勞動與資本》,科學認識資本與勞動之間的基本關係及其本質,努力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對研究新時代的勞動關係以及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具有重要的啟迪作用。

第一,《僱傭勞動與資本》從生產關係的角度分析資本與僱傭勞動的本質問題為新時代研究勞動社會關係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論指導。馬克思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分析了資本主義社會中僱傭勞動與資本的性質與本質,揭示了二者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以及僱傭工人被剝削和奴役的地位,並把唯物主義歷史觀運用於分析資產階級社會,為我們研究勞動關係以及社會經濟與社會歷史提供了科學的方法。在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勞動社會關係的研究過程中,必須要認識到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經濟制度決定了我國的勞動關係與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勞動關係有著根本的區別。

第二,《僱傭勞動與資本》蘊含的深刻思想為新時代勞動關係的構建提供重要啟迪。馬克思在《僱傭勞動與資本》中批判了資本主義相互對立的勞動關係,這是資本主義經濟制度不可調和的矛盾。只有消滅生產資料的私有制的經濟基礎,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勞動關係的對立問題。

第三,《僱傭勞動與資本》對僱傭工人本質的分析為新時代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提高工人階級的生活水平提供重要的思想啟示。在《僱傭勞動與資本》中馬克思考察了在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下僱傭工人是財富的創造者,但是生產資本的快速增長只能讓僱傭工人“為自己鑄造金鎖鏈,讓資產階級用來牽著它走”,這是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產生的必然結果。在社會主義社會,工人階級是國家的領導階級,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著主力軍作用。

第四,馬克思在《僱傭勞動與資本》中闡述政治經濟問題時採用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構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資源。馬克思的經濟學對資產階級經濟學的超越,很大程度上來源於研究方法上的重大變革。《僱傭勞動與資本》揭示了工資的本質,對勞動、資本等性質和作用的分析,對資本積累的分析等,對於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著非常重要的啟迪作用。

(作者單位: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原題《勞動社會關係分析與和諧勞動構建——馬克思〈僱傭勞動與資本〉的方法論啟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2019年第6期,中國社會科學網 阮益嫘/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