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地貌!(純乾貨!)

還是地貌!(純乾貨!)

4、海底地貌

海水覆蓋下的固體地球表面形態的總稱。

海底有高聳的海山,起伏的海丘,綿延的海嶺,深邃的海溝,也有坦蕩的深海平原。縱貫大洋中部的大洋中脊,綿延 8萬千米,寬數百至數千千米,總面積堪與全球陸地相比。

大洋最深點11034 米,位於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超過了陸上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 8846.27米 )。

深海平原坡度小於千分之一,其平坦程度超過大陸平原。整個海底可分為大陸邊緣、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三大基本地貌單元,及若干次一級的海底地貌單元。

①大陸邊緣。

為大陸與洋底兩大臺階面之間的過渡地帶,約佔海洋總面積的22%。通常分為大西洋型大陸邊緣(又稱被動大陸邊緣)和太平洋型大陸邊緣(又稱活動大陸邊緣)。

前者由大陸架、大陸坡、大陸隆 3 個單元構成,地形寬緩,見於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大洋周緣地帶。

後者陸架狹窄,陸坡陡峭,大陸隆不發育,而被海溝取代,可分為兩類:

海溝-島弧-邊緣盆地系列和海溝直逼陸緣的安第斯型大陸邊緣,主要分佈於太平洋周緣地帶,也見於印度洋東北緣等地。

②大洋盆地。

位於大洋中脊與大陸邊緣之間,一側與中脊平緩的坡麓相接,另一側與大陸隆或海溝相鄰,佔海洋總面積的45%。

大洋盆地被海嶺等正向地形分割,構成若干外形略呈等軸狀,水深約在4000~5000米左右的海底窪地,稱海盆。

寬度較大、兩坡較緩的長條狀海底窪地,叫海槽。海盆底部發育深海平原、深海丘陵等地形。

長條狀的海底高地稱海嶺或海脊,寬緩的海底高地稱海隆,頂圖面平坦、四周邊坡較陡的海底高地稱海臺。

③大洋中脊。

地球上最長最寬的環球性洋中的山系,佔海洋總面積的33%。大洋中脊分脊頂區和脊翼區。

脊頂區由多列近於平行的嶺脊和谷地相間組成。脊頂為新生洋殼,上覆沉積物極薄或缺失,地形十分崎嶇。

脊翼區隨洋殼年齡增大和沉積層加厚,嶺脊和谷地間的高差逐漸減小,有的谷地可被沉積物充填成臺階狀,遠離脊頂的翼部可出現較平滑的地形。

海底地貌與陸地地貌一樣,是內營力和外營力作用的結果。

海底大地形通常是內力作用的直接產物,與海底擴張、板塊構造活動息息相關。大洋中脊軸部是海底擴張中心。

深洋底缺乏陸上那種擠壓性的褶皺山系,海嶺與海山的形成多與火山、斷塊作用有關。外營力在塑造海底地貌中也起一定作用。

較強盛的沉積作用可改造原先崎嶇的火山、構造地形,形成深海平原。

海底峽谷則是濁流侵蝕作用最壯觀的表現,但除大陸邊緣地區外,在塑造洋底地形過程中,侵蝕作用遠不如陸上重要。

波浪、潮汐和海流對海岸和淺海區地形有深刻的影響。

5、風積地貌

風力堆積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態。在乾旱與半乾旱氣候及風沙來源豐富的條件下,經風力搬運作用後堆積形成的。

風積地貌的物源多來自於古河流沖積物;現代河流沖積物;沖積-湖積物;洪積-沖積物;冰水堆積物;基岩風化後的殘積 - 坡積物。

影響風積地貌發育的因素很多,主要是含沙氣流結構、風運動的方向和含沙量的多少。

如風的類型,有單風向、雙風向與多風向;風速度的大小、起沙風的合成方向;地面起伏程度;地面組成物質的粗細與多少;地面的水分與植被分佈狀況等。

風積地貌的基本類型是沙丘。

沙丘的主要類型有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鏈、複合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鏈、拋物線沙丘、縱向沙壟、新月型沙壟、複合型縱向沙壟、金字塔沙丘、蜂窩狀沙丘、沙地等。

6、風蝕地貌

風力吹蝕、磨蝕地表物質所形成的地表形態。

風蝕地貌的主要類型有:

①風蝕石窩。陡峭的迎風巖壁上風蝕形成的圓形或不規則橢圓形的小洞穴和凹坑。大的石窩稱為風蝕壁龕。

②風蝕蘑菇。孤立突起的岩石經風蝕作用而成的蘑菇狀巖體,又稱石蘑菇、風蘑菇。

③雅丹地形。河湖相土狀堆積物地區發育的風蝕土墩和風蝕凹地相間的地貌形態。

雅丹是中國維吾爾語,意為陡峭的土丘,因中國新疆孔雀河下游雅丹地區發育最為典型而命名。

其發育過程是:挾沙氣流磨蝕地面,地面出現風蝕溝槽。

磨蝕作用進一步發展,溝槽擴展為風蝕窪地;窪地之間的地面相對高起,成為風蝕土墩。

④風蝕城堡。水平岩層經風蝕形成的城堡式山丘,又稱為風城。

多見於巖性軟硬不一(如砂岩與泥岩互層)的地層,中國新疆東部十三間房一帶和三堡、哈密一線以南的第三紀地層形成了許多風城。

⑤風蝕壠崗。軟硬互層的岩層中經風蝕形成的壠崗狀細長形態。一般發育在泥岩、粉砂岩和砂岩地區。

⑥風蝕谷。風蝕加寬加深沖溝所成的谷地。

谷無一定的形狀。風蝕谷不斷擴大,原始地不斷縮小,最後僅殘留下一些孤立的小丘,即風蝕殘丘。

⑦風蝕窪地。鬆散物質組成的地面經風蝕所形成橢圓形的成排分佈的窪地。

較深的風蝕窪地如以後有地下水溢出或存儲雨水即可成為乾燥區的湖泊,如中國呼倫貝爾沙地中的烏蘭湖等。

7、河流地貌

河流作用於地球表面,經侵蝕、搬運和堆積過程所形成的各種侵蝕、堆積地貌的總稱。

河流作用是地球表面最經常、最活躍的地貌作用,它貫穿於河流地貌的全過程。

無論什麼樣的河流均有侵蝕、搬運和堆積作用,並形成形態各異的地貌類型。

河流一般可分為上游、中游與下游 3 個部分。

由上游向下遊侵蝕能力減弱,堆積作用逐漸增強。河流根據平面形態、河型動態和分佈區域的不同,有不同的類型。

依平面形態可分為順直型、彎曲型、分汊型和遊蕩型;按河型動態主要分為相對穩定和遊蕩型兩類。

山區與平原的河流地貌各自有著不同的發育演化規律與特點。山區河流谷地多呈V或U形,縱坡降較大,谷底與谷坡間無明顯界限,河岸與河底常有基岩出露,多為順直河型。

平原河流的河谷中多厚層沖積物,有完好寬平的河漫灘,河谷橫斷面為寬U或W形,河床縱剖面較平緩,常為一光滑曲線,比降較小,多為彎曲、分汊與遊蕩河型。

地貌類型中包括侵蝕與堆積地貌兩類,前者有:侵蝕河床、侵蝕階地、谷地、谷坡;後者含:河漫灘、堆積階地、沖積平原、河口三角洲等。

河流階地是河流地貌中重要的地貌類型,可以分為:侵蝕階地、堆積階地(分上疊與內疊階地)、基座階地和埋藏階地。

對河流階地的類型及其河谷的結構的研究,可以分析河流地貌的過去,瞭解現在,預測河流發育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