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區志》|自然環境 地質 地貌——地 貌

一、平原

回民區位於哈拉沁沖積洪積扇上,形成東北高、西南低的沖積傾斜平原,系大青山南麓的山洪沖積扇邊緣。

山前沖積洪積平原,主要由烏素圖溝、毫賴溝、壩口子溝、紅山口溝等沖積洪積扇群組成,並向南延伸,大致分佈在京包高速公路以南地區,海拔在1 100米左右,坡度一般在2~5度,是回民區主要耕作區。

山麓洪積平原,分佈在大青山南麓,海拔在1 250米以下,分佈著一系列洪積錐面積大小不等的沖積洪積扇地,多為0.5平方公里左右,坡降較大,在紅山口、壩口子及烏素圖等地,還有比較明顯的階地,尤其是西烏素圖可見到保存較好的四級階地。

二、丘陵

大青山腳下屬山前傾斜洪積平原地,為山前間不明顯的丘陵過渡帶,其植被多為人工林。

三、山地

回民區山地屬陰山山地的一部分,約135平方公里,為東西走向。山地由前古生代變質岩系、中生代陵相碎屑岩以及侵入其中的不同期次的花崗岩組成。山間溝壑縱橫,垂直山脈走向的溝谷較發育,切割深,溝道比降為1/50~1/300,屬侵蝕剝蝕大起伏的山中地貌。

四、山脈

回民區境內的北部和西北部山地屬陰山山脈中段──大青山中段。大青山,在秦漢時代稱為“祁連山”;隋唐時代,稱為“陰山”;至元代,也有仍稱之為“祁連山”的,但多數則稱“黑山”或“天山”;元代蒙古語又稱“漠喀喇”意亦為“黑山”;又因大青山包括約70餘個黑山頭,所以那時蒙古語又稱“達蘭喀喇”意即70個黑山頭之山脈。《綏乘》說,北方對“青”、“黑”可以通用,故“黑山”在以後又稱作“青山”;至明朝嘉靖年間,在“青山”之前又冠以“大”字,故以後在數百年裡一直將陰山中、東段的陰山山脈統稱為“大青山”。整個大青山共有77座山峰,回民區境內有8座山峰。

蜈蚣壩 由蒙古語“翁袞”演變而來,意為“神聖的山嶺”。壩頂在呼武公路17公里處。海拔1 629米。地理座標北緯40°56′30″,東經111°33′。北魏時稱作“白道嶺”,宋遼時稱“漁陽嶺”,金代稱“神山”,元朝稱“翁袞達嘎壩”。元代仁宗延祐七年(公元1320年),修建兩座甸城。在北山坡前設一哨所,南山坡設一驛站。到明清之際,漢語譯為“翁鞥觀山”。清雍正年間,這裡曾有重兵扼守。明末清初,始名為“吳公壩”或“蜈蚣壩”。

西筆架山 位於烏素圖溝口西側。地理座標北緯40°50′30″,東經111°35′,海拔1 130米。山峰並排對峙,恰似古式筆架,故得此名。山中礦藏有云母。

硯臺山 在西筆架山南側,因其形如硯臺得名,海拔1 244米。筆架山、硯臺山遙遙相對,各成一體,五嶺蟠結,形成巨大文房之寶,可謂巧奪天工。若登此遠眺,呼和浩特的樓臺亭閣、高樓大廈、街井市容歷歷在目。

馬頭山 在硯臺山南,是大青山南麓山。形似馬頭而得此名。地理座標北緯40°49′30″,東經111°33′,海拔1 200米。馬頭山下東側有著名的烏素圖召。

半山 位於烏素圖西北5公里,海拔1 664米,是烏素圖溝一側的懸崖絕壁,十分壯觀。

摩天嶺 位於烏素圖西北14公里,是回民區與武川縣的交界山,海拔2 081米,山巔群峰直上,與天相接,故得名摩天嶺。摩天嶺風光秀麗,植被繁茂,白樺成林,人跡稀少。山下有黃金礦藏,山前破營子梁有特種水泥礦。

大白山 位於東棚子村東北,海拔1 404米 。巖體由遠古界二道窪群白色大理石組成,故取名白山。當地群眾多年來在此開採燒製白灰。在此山峰中有多處巖雕、巖經。是重要的文化遺址,極具研究價值。

南天門山 又叫天門山,在烏素圖溝中,海拔1 344米。山高而峻,形成天然石門。據《綏遠通志稿》記載:“其山高峻,夏日遊人涉其巔,望下方蒼翠難名。殊不知其雨也。”

五、溝壑

回民區境內河流多屬季節性溝河,這些河的水流少部分來自山泉,多為雨季溝谷的匯流水。回民區有大小山溝13條,主要有烏素圖溝、壩口子溝、毫賴溝,最後流入小黑河。

烏素圖溝 發源於武川縣,溝長47.8公里。由6條大溝若干條支流和16個山灣組成。1958年,在溝口建有烏素圖水庫1座。

毫賴溝 “毫賴”系蒙古語,意為“溝道”。毫賴溝村因此溝得名。溝長12公里。

壩口子溝 位於呼和浩特市正北。溝長19.3公里,是大青山第十二條大溝。溝中修有呼武公路。該溝從壩口子村深入6公里處分為兩叉,東叉與呼武公路相伴,西叉經沙灣子、紅土窯、小東溝、焦贊墳、前壩底到壩頂與主溝匯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