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叶飘香话端阳——池上楼端午回顾

粽叶飘香话端阳——池上楼端午回顾

温州人传统称过节为“望”节,亲友间相互走动,馈赠礼品,欢聚宴请。

端午,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温州俗称“重五”。划龙舟包粽子是主要活动内容。


粽叶飘香话端阳——池上楼端午回顾


粽叶飘香话端阳——池上楼端午回顾


粽叶飘香话端阳——池上楼端午回顾

但端午民俗不只于此


为了更好的传承和发扬端午节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寻常百姓生活,6月7日下午在池上楼文化驿站举办“粽叶飘香话端阳”活动,市民朋友们不仅可以体验包粽子、吃薄饼、现场编香囊蛋袋,聆听温州民俗,现场还展现了有温州独有的“参龙”。


粽叶飘香话端阳——池上楼端午回顾


粽叶飘香话端阳——池上楼端午回顾

温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梅阳为龙头点睛,端午民俗文化节启动。

传统参龙高手温州市参龙非遗传承人任银和现场摆祭,即景参唱,展现温州端午龙舟文化。

参龙,是温州地区在正月和端午期间,特有的一种民间活动,带有神秘的色彩,和浓郁的地方方言特色,保存着大量神秘的古歌。

老民俗,新风尚”池上楼端午节民俗民俗分享

粽叶飘香话端阳——池上楼端午回顾

主持人 余 璞 温州市民俗学会常务副会长

金文平 文史专家 温州国际广播电台主持人

潘一钢 温州市民间文艺家学会名誉主席

赵显品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胡晓敏 温州市龙舟协会成员 龙舟非遗传承人

金文平从起源、节令、饮食、信仰等角度详细介绍了温州的端午传统习俗;潘一钢则从龙舟传统和中韩、中日端午民俗的文化渊源和流变,描述了传统民俗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胡晓敏以龙舟非遗传承人的角度,以南塘三村的民间传统龙舟的组织过程,介绍了当下的龙舟习俗;赵显品则从龙舟竞赛出发介绍现代体育与传统民俗的结合;并阐明龙舟作为体育竞技项目的重要意义和龙舟所承载的温州人精神。最后,现场听众与嘉宾进行了互动交流。2022年亚运会龙舟比赛将在我市举行,与会嘉宾与听众一致认为弘扬端午文化,推动龙舟运动的发展,意义重大。

端午到底吃什么呢?

端午节当然不能忘记了吃,现场包粽子、煮蛋、吃薄饼、大饼等等。市民不仅可以现场体验自己动手包粽子的乐趣,还有薄饼和鸡蛋,尝口雄黄酒、草头汤,端午饮食文化一样都不少。

粽叶飘香话端阳——池上楼端午回顾

粽叶飘香话端阳——池上楼端午回顾


粽叶飘香话端阳——池上楼端午回顾


粽叶飘香话端阳——池上楼端午回顾


粽叶飘香话端阳——池上楼端午回顾


端午到底玩什么呢?

除此之外,在设置了编蛋袋、香囊。现场有分享者进行指导,用五色丝线编出一个个蛋袋,搭配佩着端午节特制的香囊,垂在胸前,深受大朋友和小朋友的喜爱。

粽叶飘香话端阳——池上楼端午回顾

粽叶飘香话端阳——池上楼端午回顾


粽叶飘香话端阳——池上楼端午回顾

小朋友在过道里进行龙头点睛。

粽叶飘香话端阳——池上楼端午回顾

过道和门前的五谷和粽子,寓意五谷丰登。

粽叶飘香话端阳——池上楼端午回顾

粽叶飘香话端阳——池上楼端午回顾

洞箫古筝

户外还设置了古筝、洞箫的表演。市民逛累了就可以停下来歇息,听上一首动人的音乐。

粽叶飘香话端阳——池上楼端午回顾

洞箫古筝

温州,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2200多年行政建制史,城市建设历经近1700年,至今保留着“山水斗城”格局。

一座城市的发展,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为底蕴的。源远流长的温州文化,正是探求温州当代发展奥妙和未来发展规律的根和魂。

如同“老民俗,新风尚”池上楼端午节民俗民俗中说的一样。温州有其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比如龙舟作为体育竞技项目的不但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承载了温州人精神。

弘扬端午文化,了解地方特色,也可以以一种轻松娱乐的方式。

摄影:林佩 灵子 糯米饭

今年的端午节,通过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牵头,全市各文化驿站联动推出一系列端午民俗活动,今天的端午小长假的第一天,除了池上楼,许许多多驿站也都展开了活动。总共22场大联动,内容丰富多彩。

附上时间表(点开大图)

粽叶飘香话端阳——池上楼端午回顾

主办单位: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承办单位:温州市文化馆 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协办单位:温州市民俗学会 温州市龙舟协会

粽叶飘香话端阳——池上楼端午回顾

粽叶飘香话端阳——池上楼端午回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