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过秦论》中“吞二周而亡诸侯”的“二周”指的是什么?

汉帝国的统治者在帝国建立之后,面对着周克商之后类似的困境,那就是该如何管理新兴的国家,避免亡国悲剧的重演。

作为开国之君的刘邦,虽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对他进行指导,但前代的教训足以让他吸收。

首先是定都的问题,由于刘邦正式登上皇帝宝座是在泛水之阳,按照刘邦的本意,本该定都洛阳,之所以不选择关中,因为关中不吉利——那是秦帝国失败的地方。面对现实问题,刘邦不得不做出妥协,最终迁都长安。“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司马迁的叙述固然有夸张的地方,但也说明了关中富足利于定都是不争的事实。

再者就是制度的选择问题。刘邦带人能够一路势如破竹进入关中,除了项羽在巨鹿牵制住了秦朝军队的主力之外,秦帝国没有宗室可以依仗。身为过来人,就不难明白,刘邦铲除异姓王,大封同姓王,并且立下“非刘姓不得王”盟约背后的妥协。血缘为纽带的宗室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越来越疏远,中央地区和诸侯王内部采取郡县制就是对这种问题的矫正。

课文《过秦论》中“吞二周而亡诸侯”的“二周”指的是什么?

刘邦作为帝国的开创者,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之后撒手人寰,或许真的有先见之明,同姓王在平定诸吕之乱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文帝继位之后,继续对秦帝国的灭亡进行反思,贾谊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写出《过秦论》呈现给了文帝。《过秦论》是汉帝国第一次系统分析秦帝国灭亡的原因,贾谊给出的答案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如何延续帝国的统治,贾谊给出的药方是“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钱钟书说《过秦论》行文上有“堆叠成句,词肥意瘠”之病,仅作为文章来欣赏这样批评没有问题,可不要忘了,他最初的目的是作为政论献给皇帝,考虑可读性才不得不在行文上妥协,甚至出现一些史实的错误。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馀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史记中关于秦从诸侯到帝国的记录并没有在一篇中完成,而是写了两篇《秦本纪》和《秦始皇本纪》,早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秦国还只是诸侯国的时候,就已经灭亡了“二周”。

那么问题来了,这里的“二周”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很多人解释为西周和东周,这个解释基本上和没有解释一样,此“西周和东周”非彼“西周和东周”,反而造成了更多的困惑,甚至混淆。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必须梳理一下周朝的历史,否则简单给出解释,很多人看完后仍旧是一头雾水。

司马迁虽然有“良史之才”,但是囿于历史的局限,关于先秦的大部分记载都是不可靠的,因此关于周的记载也不可靠。

周兴起于渭水盆地,当商已经是高度发达社会的时候,周还过着游牧式的生活。周本身就是类似于少数民族,夹在戎狄与商之间。周随着与商的接触,慢慢的感受到了文明社会的先进,于是逐渐褪去野蛮的外衣,走上了文明发展的道路。

课文《过秦论》中“吞二周而亡诸侯”的“二周”指的是什么?

戎狄和周一开始是合作的关系,周对文明向往必然产生对戎狄落后的厌恶,这种矛盾激化之后,周只好离开自己的发源地,最终在渭水平原定居,建立起城池,有效地抵抗了戎狄的侵扰。

尽管受到商文明的熏陶,周依旧摆脱不了骨子里面野蛮的习性,经常为了资源对商进行侵扰,可是商实在是太强大了,每一次周都吃败仗,沉寂一段之后,周又开始不安分起来。

周在失败之后,总会吸取教训,因此越来越强大,到了周武王时期,周在纠集大量未开化民族对商进行再一次侵扰的时候,竟然意外的获胜了。

突如其来的胜利让周武王一时间慌了手脚,因为本来只想掠夺资源,根本没有考虑到代商成为天下共主之后该怎么办。

经过贵族之间的商讨,周武王在灭亡商之后又退回了自己的大本营渭水平原,在沣水东岸扩建了镐,作为首都。周武王去世之后,儿子成王继位,周武王弟弟周公旦辅佐成王,采取了一系列维护政权的措施。

一是采取封建制。周王室的直系血缘亲属和有功之臣,将他们分封在镐京周围,用来保卫京师。其中有部分地区并没有征服,这次分封本质上是武力拓殖。

二是安抚商遗民。商虽然灭亡了,但是仍然有很大的残余势力,周人知道自己的政权不稳定,必须予以拉拢,所以商遗民得到了很好的待遇。

课文《过秦论》中“吞二周而亡诸侯”的“二周”指的是什么?

即便如此,周公辅政期间依然发生了商遗民的暴动。这次暴动被镇压之后,周公加速了在东方建立都城的计划,选定了涧水东部的一个地方建成洛邑,这个都城被称为“下都”,也就是副首都。

洛邑建成后,周公将殷人迁移至此,并驻扎军队进行管理。等到成王成年亲政自行政权,在洛邑行祭祀,因此洛邑从此又称为“成周”,原来的镐京也有的新名字——宗周。

这种双首都制度再配合上封建制,确实起到了稳定政权的效果。直到周幽王之前,虽然政权时有动荡,采取相应的礼仪革新措施,让政权延续了三百多年之久。

到了周幽王时期,周王室与诸侯的联系基本上已经中断,诸侯之间处于独立的状态。而历代周天子为了赏赐贵族,手中直接掌握的土地越来越少,平定叛乱和抵御异族入侵,往往要借助贵族。这种贵族与周天子的对峙,最终结束了周天子在镐京的统治。

烽火戏诸侯,根本就是小说家之言,但是与之有关联的人物褒姒并非虚构。周幽王非常宠爱褒姒,以至于为了褒姒废掉了王后申后和太子宜臼。

历史上,废后与废太子只有两条路可走:身首异处或者逃亡他乡。申后的结局历史无载,多半死在褒姒的手下,太子宜臼选择了投奔申国。

周幽王当然不肯罢休,出兵讨伐申国,意图斩草除根。申后的父亲申侯正为女儿被废耿耿于怀,周幽王的出兵也给了他反击的口实,料定自己的实力并非周幽王的对手,只好向周的宿敌犬戎借兵。

申侯和犬戎不仅挫败了周幽王的军队,趁机攻入了镐京。周幽王只好带着褒姒逃跑,在骊山脚下被诛杀。

课文《过秦论》中“吞二周而亡诸侯”的“二周”指的是什么?

申侯此举虽然为女儿报了仇,但无异于引狼入室。犬戎将镐京的财富洗劫一空,甚至将代表周王室权力的“九鼎”也被运走。

经过战火洗劫的镐京人心离散,继位的周平王率领着贵族离开了镐京,来到了成周(也称王城),史称“平王东迁”。

位于西方的秦国看到了机会,出兵夺回了九鼎,并派兵护送周平王到了成周。秦国也因这次功绩,被周王室正式册封为诸侯,秦国登上了历史舞台。

后世习惯把东迁之前的历史时期称为西周,东迁之后的历史时期称为东周。这个西周和东周显然不是《过秦论》中所指。

经历了犬戎攻破镐京以及东迁避难之后,周天子名义上还是天下共主,逐渐失去了控制诸侯的能力,不仅如此,周天子直接能控制的范围,也缩小到了七座城池。

即便周王室的势力范围已经如此弱小,内部的纷争依旧没有停止。其中王子朝之乱波及范围最大,影响最为深远。

周景王时期,因为太子寿早亡,不得不改立猛为太子。周景王很疼爱庶子朝,有心让他继承王位,寻找机会杀死太子猛及其党羽,可惜周景王还没来得及实施计划,就突然病重,临终的时候嘱托手下大臣拥立自己最宠爱的儿子——庶长子朝为天子。

课文《过秦论》中“吞二周而亡诸侯”的“二周”指的是什么?

周景王死后,太子猛继承王位是为周悼王。王子朝随即起兵,与悼王争夺王位,周悼王兵败后逃亡晋国。天子逃亡之外,总不是办法,晋国于是派兵护送周悼王回到了成周。王子朝在周悼王回成周之后,趁机杀死了周悼王。

晋国接着出兵拥立周悼王弟弟为天子,是为周敬王,并且把王子朝赶出了成周。晋军撤回国后,王子朝再次出兵成周击败周敬王,自立为周天子,而周敬王只好迁都到成周东面,称新都为成周,称旧都为王城。

这样又有了东西二周的称呼,西周指的是王子朝所在的王城,王子朝被称作“西王”;西周指的是周敬王所在的成周,周敬王被称为“东王”。双方拉锯战持续了很久。

三年后,晋国再次出兵击败王子朝,将周敬王迎回王城。后来吴国攻陷楚国,周敬王趁机杀死逃到了楚国的王子朝。但周敬王颠沛流离的日子并没有结束,王子朝余党儋翩于王子朝死后次年再次举兵,周敬王只好逃亡楚国,又是在晋国的支持下,才回到了成周。

到了战国初年,周天子已经衰弱到了极点,可封土的习惯依旧没有停止。周考王将旧都王城作为封地赏赐给了弟弟揭,揭自称西周桓公。

西周桓公死后,传位给了儿子威公,威公死后,传给了儿子惠公。到了惠公这一代,有了“东周惠公”和“西周惠公”,这只是名义上的二周,因为此时他们还是一样听命于周天子。

史书关于“东周惠公”和“西周惠公”的关系记载各不相同,有的认为东周惠公是西周惠公之子,有的认为东周惠公是西周威公之子,即“东周惠公”和“西周惠公”为兄弟关系。

课文《过秦论》中“吞二周而亡诸侯”的“二周”指的是什么?

不管哪种关系正确,都为后来衰弱的周王朝分裂埋下了伏笔。

公元前367年,刚刚晋升为诸侯的赵国和韩国想要灭亡周瓜分其直属土地,但摄于自己地位上的原因,采取了“分周为两”的战略,让周内部进行内斗消耗,进而两国在外部一点一点蚕食。

从此,周王室正式分裂为诸侯国,西周国和东周国与齐、楚、燕、韩等国并列,而那个名义上的共主周天子有时依附于东周国,有时依附于西周国,再也没有了自己管辖的土地。

此时分裂后的二周才是贾谊《过秦论》中所指的二周。

公元前256年,秦灭西周国。公元前249年,秦灭东周国。最后一任周天子周赧王一直居住在西周国,西周国的灭亡,也标志着周朝的灭亡。

很多人在学历史的时候,为了记忆朝代的顺序,都背诵过顺口溜: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实际上,战国时期既有和东周重叠的历史时期,也有东周灭亡后诸侯混战没有共主的历史时期,将东周简单地描述为春秋和战国,是错误的。

司马迁将本为诸侯的秦列为本纪,就是出于周灭亡后没有天下共主的妥协,从史识是来讲,司马迁正确无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