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讀《活著》有感

文 | 玉林師範學院 覃金蘭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讀《活著》有感


空閒時間,打算拾起讀書的樂趣,把《活著》又拿出來細細翻看。每次讀完這本書,都不止在故事中品人生百態,也讓我感觸頗多。


“悲慘”二字貫穿於整本書中,每每看完,我的心情便久久不能平靜,慘,太慘,人的一生怎麼能夠經歷這麼多的坎坷與生離死別。作者平淡敘述著故事,卻又用近乎殘忍的筆觸敘述,令人揪心壓抑。福貴除去做少爺時,其後的時間都是在悲慘中度過的。中年喪子,老年為孤,最後只剩得一頭老牛與福貴相伴,看著福貴孤單的背景漸行漸遠,心頭也是酸澀的。


我在感嘆福貴可憐可悲時又憎恨他的軟弱無能,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由於只知道肆意嫖賭以致最終將家產敗完了,不學無術的他在後來的日子只能慢慢走向悲慘人生結局。全書中最讓我心疼的是家珍,跟著福貴經歷了大起大落,卻一直不離不棄。每當我覺得福貴可以讓家珍過上好日子時,最終卻只是曇花一現,生活還是繼續的悲慘。


福貴的一生是可悲可嘆的,但還好他有一顆樂觀的心,即使生活不盡人意,但他仍舊願意勇敢地生活。對家人的思念是他精神的寄託,也是藉著這份思念,福貴縱然命運多舛卻不怨天尤人。試想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像他這樣,苦難面前依舊笑對人生,他可憐,他可恨,他也有讓人佩服的地方。


所以我不禁思考,正如書名一樣,活著,如何活著?活著是為了什麼?餘華在書中寫到: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回到書中,福貴一家是吃不飽,穿不暖的,況且在那個年代,生活一眼便可以望到盡頭。仔細一想,福貴有愛他如一的妻子,孝順可愛的兒女,那麼人生也是有快樂幸福的時光的。活著本身,是要自己擁有快樂幸福,為了錢財抑或為了其他,那便不是活著,而是行屍走肉。


生活中,也有或多或少的困難挫折,有的人能夠戰勝它,重獲希望;有的人卻被壓垮,就此一蹶不振。兩種不同的結果,我想正是因為心態的作用。心態樂觀才能風雨之後見彩虹。道路是走出來的,不是熬出來的,踏出第一步,困難挫折總會過去。


回想過去自己,很多時候都接受不了打擊,一遇問題便想打退堂鼓,使得一些機遇錯過。玻璃心、脆弱心切不可擁有,要使內心強大,笑對挫折。當然,不要太過於去追求金錢權力,為自己而活,一身輕鬆的活,這樣人生才能收穫更多快樂與滿足。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願你我都能樂觀生活,活出精彩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