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教育的骗局,孩子过早识字有害?父母别再误解了

因为疫情在家里闲着没事,把各式各样的综艺节目都看一遍,其中让印象最为深刻,就是《了不起的孩子》里面有一个小孩子年龄不大小脑袋转的蛮快的。他就是王恒屹。

这才是教育的骗局,孩子过早识字有害?父母别再误解了

王恒屹的奶奶表示,孩子3岁的时候,就已经能认识上千个汉字了,还认识一百多个国家的国旗和上百首古诗,对音乐也是非常敏感。看到这里,很多家长就开始非常羡慕了,这简直就是"神童",自己家的孩子话还没怎么说明白了,人家就已经可以识字背诗,然后就想和人家一样让自己的孩子快点学字,不愿意输在起跑线上。

这才是教育的骗局,孩子过早识字有害?父母别再误解了

但是又从网上面看到孩子太早识字有害,会干扰他们的想象力,没有什么益处。

孩子过早识字有害?家长别再误解了,这才是教育的最大骗局。

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说:

"让孩子提早认字,或强迫他们早日养成自己看书的习惯,会破坏孩子的想象力。"

还有一些关于让孩子自由一点释放孩子的天性,这些东西其实一直在误导我们家长,让我们的孩子错过最好的早教时间,可以说是教育界上最大的骗局。

这才是教育的骗局,孩子过早识字有害?父母别再误解了

很多家长都听过让孩子太早读书只会伤害孩子,但是中间有一点就是"强迫",其实强迫孩子过早识字才是有害的,只能让他们对文字产生抵触的心理。所以说,孩子早点识字是不会有害的,只要我们能够正确的引导,对孩子是很有好处的。

为什么说孩子早期识字很重要?

这才是教育的骗局,孩子过早识字有害?父母别再误解了

敏感是小孩子认知世界的最原始最强大的能力

婴儿时期极易形成"食物敏感","音乐敏感","数字敏感","识字敏感","书本敏感"等。

只要反复的接触事物,宝宝就可以获得惊人的记忆能力,他们不需要知道什么意思只是一通全部都装进大脑里。婴幼儿所有的说、做、唱行为全凭模仿得来,而且这种模仿是无意的、自发的,婴幼儿早期识字、阅读,最好也要获得模仿的机会,比如家里的大人言传身教。

这才是教育的骗局,孩子过早识字有害?父母别再误解了

幼儿识字要遵从他的大脑发育情况而定,不能盲目跟风

1-3岁的时候最主要的就是兴趣为主

这个时候孩子难以集中记忆力需要提起兴趣,所以不需要认识太多的字,每天教两三个就行了。如果实在没有兴趣就不要勉强孩子,可以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可以把花草树木结合起来让孩子认识。

这才是教育的骗局,孩子过早识字有害?父母别再误解了

4-5岁的时候最主要的时候就是答惑解疑

孩子的形状知觉发展决定了孩子可以识别图形,汉字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图形,家长要善于引导,并及时给他们答疑解惑,他们更加喜欢在玩耍中学习因为爱玩是孩子的天性。

5-7最主要的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孩子在五岁之后就可以把很多东西结合在一起,这个时候孩子才开始发展阅读能力,把所有的文字、词语和句子结合起来,完成一篇文章的理解和阅读。

当我们不强迫让孩子去学习汉字,而是找到他们兴趣点之后,孩子自然就会喜欢并且开始主动接触汉字了。

作为家长,建议从小要养成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爱好!

这才是教育的骗局,孩子过早识字有害?父母别再误解了

抓住孩子3-6岁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时间段培养孩子的习惯和性格,可以说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6岁是孩子好奇心最敏感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孩子行为习惯和情绪管理最为重要。绘本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启蒙书。

《儿童情商培养绘本》、《情绪管理和人格培养》(10册)分别从分享、自立、责任等方面帮助孩子培养高情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情绪管理。

这才是教育的骗局,孩子过早识字有害?父母别再误解了

可能有很多父母平时比较忙,想要陪孩子却是力不从心。

给个绘本都有精美的插画和童趣画风,它的生动趣味满足了孩子好奇的天性,无需家长说教,孩子自己便可以探索故事里蕴含的道理。

这才是教育的骗局,孩子过早识字有害?父母别再误解了

3-6岁是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若不正确引导,孩子极易养成坏习惯,一旦养成坏习惯,再改就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