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二胎,老大說"隨便",過來人告誡你:父母可別真隨便

一說到生二胎,老大都是繞不開的一個重要因素。昨天禮拜六,在遊樂場偶遇初中同學,倆媽碰面,聊著聊著就說到了二胎。她結婚早些,女兒都快六歲了,最近也在考慮二胎的事情。

趁著孩子休息的間隙,她問老大:"媽媽再生個寶寶好不好?"孩子喝著水,眼睛都沒眨:"隨便。"

生二胎,老大說

這小姑娘,回答的倒是利索,不過明智的父母可不能隨隨便便就當真了。

吃飯前,我帶她去洗手,趁機問她:"剛才你媽媽說她和爸爸都非常尊重你的想法,你的看法相當重要。爸爸媽媽再生一個寶寶,你心裡真的是想的隨便嗎?你願意告訴阿姨你真實的想法嗎?"

小姑娘低頭猶豫了一下:"我不想爸爸媽媽再生一個寶寶。"

看看,孩子脫口而出的"隨便",其實並不是真的那麼隨便。

生二胎,老大說

對於父母生二胎的問題,孩子可能輕輕鬆鬆說出“隨便”

從"單獨二孩"到二胎政策放開,距今已經五六年的時間,時不時就有新聞曝出老大采用各種極端行為抗拒父母生二胎或者傷害已經出生的弟弟妹妹,諸如離家出走、不去上學、故意做錯事、不許媽媽抱老二、偷偷打老二甚至殺害老二等等。

形勢表明,對二胎的抗拒所引發的兒童心理問題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定時炸彈"

那麼,到底是什麼讓老大如此抗拒弟弟或妹妹的到來呢?

1、來源於周圍人群有意無意的一些言論,對孩子的觀念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孩子生來就像一張白紙,無時無刻不在接收來自周圍的各種訊息。小時候,孩子的心思簡單直接,並不擅長對接收到的信息進行篩選加工,所以,當身邊的人都在朝他們表達一種觀點的時候,就會在孩子腦海中成為一種認知。

生二胎,老大說

來自周圍人群的言論,對孩子的認知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生了老二肯定會委屈老大,一個人時間精力分到兩個人身上了"、"我家孩子自從知道懷了二胎,現在天天打我肚子,就是不允許我再生!"、"我家那孩子說我要是再生一個他就跳樓!"身邊人茶餘飯後的閒聊,都給孩子灌輸了一種思想:抗拒二胎才是正常的做法。

當初我姐姐懷二胎的時候,在老家住著,身邊經常有些婆婆阿姨逗弄外甥女說:"你媽媽肚子裡有個小寶寶,等他出生就沒人管你了,跟我走吧怎麼樣?我管你吃喝上學。"

一聽到這話姐姐就非常惱火,當時外甥女不到四歲,並且心思比較細膩,我姐最擔心的就是影響孩子的心理。所以,碰到這種情況,我姐通常都是直接告辭,帶孩子遠離這種"無知逗弄",然後再試探地修復孩子的認識。

生二胎,老大說

大人一些“無知”逗娃的言語對孩子的認知造成了負面影響

還有一些"大馬哈"家長,經常言語嚇唬孩子:"你要乖乖的哈,不然媽媽再生一個就不要你了"、"你再不聽話,大家就只喜歡弟弟(妹妹)了"、"你怎麼這麼愛鬧,這麼大了,還不如弟弟(妹妹)呢!"很多家長特別是老人,這種話經常在無意間就脫口而出。聽者有意,這些話句句像刀子,長久下去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可想而知。

2、孩子危機意識強烈,安全感不足,擔心弟弟或妹妹的到來會給自己的地位帶來威脅

五六歲的孩子心思已經發展的相對複雜了,他們內心有自己的擔憂和顧慮:有了小寶寶,誰來管我?我如果表現的聽話,爸爸媽媽還是會愛我的吧?我要當個乖乖的孩子,所以我不能提意見,不能說"不"……

生二胎,老大說

心思細膩的孩子擔心弟弟或妹妹會剝奪自己的愛

通常情況下,3-4歲的孩子最容易出現安全感缺失的情況,而弟弟或妹妹的到來似乎會把這個時期延長。

心理學概念中,安全感是一種個人渴望穩定和安全的心理需求,心理學家稱之為人的心理免疫系統。安全感主要來源於人自身的成長環境和所經歷的事情。

安全感良好的孩子,會處處表現的自信獨立,在小弟弟小妹妹面前就像個大哥哥大姐姐;而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則處處依賴,總是哭哭啼啼,做事畏手畏腳,充滿不安。

對於父母諮詢孩子生二胎的意見這件事,相比而言,性格外向的孩子可能直接調侃:不行,等你生了老二,肯定我就撈不著啥好東西了;等他出生了,我就把他(她)從窗戶扔出去;我會欺負他(她)的哦等等。

生二胎,老大說

小弟弟或妹妹的到來,給老大心理上帶來不小的衝擊

內向的孩子內心世界更加豐富,他們思慮更多,卻又羞於表達。

面對父母生二胎的要求,他們可能就說一句"隨便",並不會發表什麼意見。然而,對於這種類型的孩子,父母反而更要多加註意,他們往往才更是最"不隨便"的。

3、孩子本性上往往具有較強的佔有慾,同時也比較敏感

心理學研究發現,第二個孩子的出生可能會造成第一個孩子的性格改變,而老大的改變大多起源於擔心自己的愛被剝奪。

對老大而言,來自弟弟或妹妹的壓力如此巨大,是因為他們認為新家庭成員的出現會打破自己"專寵"的局面,甚至使自己面臨"失寵"。假如這種心理上的敵對和壓力無法得到及時有效地疏通,極有可能會導致孩子極端行為的發生。

生二胎,老大說

媽媽對新生兒的關注,容易讓老大越來越難以管理

所以說,父母絕對不要因為孩子小就忽視他們的心理問題,更不要把他們的壓力當做玩笑。家長不要想當然地判定孩子自私或者佔有慾強,總說"長大懂事就好了",將孩子的一切問題交給時間是最不負責的教育方式。

《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中有一句話:父母之愛子,必為其計深遠。那麼,為了將老大對二胎的抗拒程度降到最低,家長應該作何努力呢?

1、懷孕期間,媽媽不要總以肚子裡有寶寶為理由,拒絕孩子的要求,避免讓孩子認為"媽媽是因為肚子裡的小寶寶才不能陪我的"

生二胎,老大說

生二胎前,媽媽千萬不可因為懷孕忽略老大的需求和感受

專家指出:生二胎之前家長一定要做好老大的心理建設,千萬不可忽略老大的感受,媽媽一定要讓孩子認識到父母對他的愛不會因為一個新生命的誕生而減少,這樣他才會對弟弟或妹妹的到來充滿期待,或者至少不會心生牴觸。

《媽媽是超人》中,胡可家的安吉和小魚兒哥倆兒關係特別讓人羨慕。胡可說,在小魚兒出生之前,她就告訴安吉,弟弟是爸爸媽媽送給他的一份珍貴的禮物。這種說法將安吉放在了中心的位置,很好的照顧了安吉的心理,消除了孩子的危機感和失落感。

生二胎,老大說

安吉和小魚兒哥倆兒關係特別讓人羨慕

不管什麼時候,父母都應該和孩子保持親密的親子交流。當媽媽身體狀況不允許的時候,爸爸一定要參與進來,抓住機會多表揚、多肯定孩子,避免讓他們感到受冷落或被忽視。同時,要適當地激發孩子的英雄力和保護欲,讓他們對弟弟妹妹的到來充滿期待。

2、不要吝嗇說愛,多給孩子灌輸相親相愛的概念,讓孩子從心理上認可這種親情關係

生二胎,老大說

幫助老大建立一種觀念: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通常,父母的言行會對孩子的認知和行為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孩子喜歡什麼?當然是遊戲。所以,父母可以利用動畫片中的角色代入,讓孩子直觀輕鬆地接受這樣一個事實:有個弟弟或妹妹是一件非常好玩、充滿新奇的事情。

比如,熊大和熊二、小豬佩奇和喬治、彩虹小雞等等,大家都有弟弟或妹妹,每天一起上學、一起做遊戲、一起吃飯,非常有趣。

生二胎,老大說

我是佩奇,這是我的弟弟喬治

我家老二出生以後,我就經常給老大嘮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你和弟弟,我們都是一家人,互相關心,互相疼愛"、"長大了綺綺可以領著弟弟去上學,弟弟也會保護姐姐"、"媽媽有兩個寶寶,一個是綺綺,一個是弟弟,媽媽愛你們兩個"等等。有時候還會把我們一家人的名字編到兒歌裡,潛移默化地傳達給孩子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的訊息。

3、家庭成員之間做好溝通,共同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充滿正能量的相處氛圍

通常,兩個孩子相處的時間都是在家裡,所以說,家庭成員之間應該做好溝通,提前確定哪些話要多提醒孩子,哪些話不能當著孩子面說,大家達成一致,共同努力,向孩子傳遞積極正面的信息。

生二胎,老大說

具有良好氛圍的家庭才是處理二胎關係最適宜的場所

比如說,前面提到家長可以適當激起老大的保護欲,這裡,家長需要特別注意把握分寸。有些家長動不動就說"你是大的,你要讓著小的""你應該照顧弟弟(妹妹)"之類的話,說得多了,可能會造成老大的壓力,從而引發對老二的反感情緒,適得其反。

總而言之,生二胎前,父母一定要格外重視老大的心理建設。否則,他會利用十個月的時間來一點一點加深對這個尚未出世的寶寶的仇恨。換句話說,要想讓老大老二相親相愛,關鍵在孕前,早早做好老大的心理準備才是重中之重。

生二胎,老大說

要想讓老大不排斥老二,提前做好老大的心理建設才是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