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森林》里那如诗如画的田园生活,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仅存向往


冬日用一场突然而至的暴风雪彰显了它最后的威严之后,便悄然而去了,和煦之风带着春日的调色板,这里一描,哪里一挥,环绕的群山便被涂成了黄绿相间的模样,道路两旁肆意舞动的樱花与稻田里弯腰插秧的农人们,共同组成了小森的春天。

随着一声不经意间的蝉鸣,那流淌着的翠绿便填满了这里的每一个角落,各式各样的新鲜蔬果以及回荡在稻田里的蛙鸣,提醒着汗流浃背的人们,这就是属于小森的夏日。

湛蓝的天空之下,充溢着满目的金黄,那颗颗饱满的稻粒分明是为小森人所付出的艰辛劳作,划下的完美句点,人们默默感受着这份丰收后的喜悦,这是一场只在秋日里才会出现的无声加冕。

在领略到冰冷寒意后的某一天,高山,田地,树木,小路,便被匆匆而至的茫茫大雪彻底覆盖了,至此,小森就要与这炫目的极白相伴数月。在银装素裹的天地之间,几缕炊烟袅袅升腾,围坐在火炉旁享受冬闲的妇人们,七嘴八舌的聊着属于自己的幸福,在寒冷的冬季传递着知足的温暖。

《小森林》里那如诗如画的田园生活,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仅存向往

小森的春夏秋冬

以上就是电影《小森林》所勾勒出的一个叫小森的村落。

在四季流转中那如梦如幻的自然美景,以及小森人平淡而祥和的生活画卷,油画一般的在屏幕上铺展开来。

对于这样一部色香味俱佳的电影,观众大概是没有任何抵抗力的,在所有人心中都会油然产生一种美好的憧憬,更有甚者,一些具有冲动型人格的观众恨不得立马打点行装,告别现在,一头扎进那向往已久的自然小天地。

朋友,且慢。如果你真的把这种想法付诸实践,就连该片导演森淳一也会倍感焦急。请你静下心来细细的去品味这部影片,其实它并不是一册美食旅行指南,在其极致唯美的封面之下,分明隐藏着一些容易让人忽略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而这才是该片想要传达的真正核心思想。

那么,这部《小森林》,它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呢?

《小森林》里那如诗如画的田园生活,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仅存向往

小森林

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这种淡如止水的生活

《小森林》分为夏,秋,冬,春四个段落,而在每个段落的开篇,主角市子(桥本爱饰演)总会用一种平和亲切的语调来介绍小森所处的地理位置。

青春靓丽的美少女,骑车穿行在自然美景笼罩下的乡间小路上,春飘樱花,夏染绿树,秋落红叶,这种极具冲击力的优美画面,让观众深深陶醉其间,于是就会忽略掉小森极为闭塞的地理环境以及市子的无奈之情。

《小森林》里那如诗如画的田园生活,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仅存向往

市子的家位于山脚之下,周围是满眼的绿色,隔着荧屏,观众似乎都可以呼吸到那无比芬芳的自然之息。可又有谁会察觉到,在这宁静祥和中隐藏着的艰苦和孤寂。

我们很容易被表象之美所吸引,而那切实存在的现实落差往往会被其所覆盖。

我们能够对这一心理现象开始有所认知,往往是从一次不经意的旅行开始的。

偶然间你得到了关于某个地方的旅游指南手册,这本手册的每一页都被秀美迤逦的自然风光以及当地颇具气势的建筑所填满,设计精美的图画会对读者产生极强的诱惑力和心理误导,这种误导极易让观者产生盲目的乐观思想。

而当你真正到达目的地,就会发现,大部分景观所呈现的样子远远不及旅行手册里精美图画所带来的视觉冲击,于是现实与遐想之间的对比,多少会让心理预期产生一定的落差,另外,在游玩中途有可能遇到的一些琐碎小事,都会对你的心情产生强烈的干扰,例如,天气的变化,漫长的等待,身体的不适等等,甚至入住酒店里不能正常使用的抽水马桶,都会是你焦躁不安,而此次旅行自然而然就会被蒙上一层失望的色彩。

《小森林》里那如诗如画的田园生活,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仅存向往

关于这种现象,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在其作品《旅行的艺术》里有着详细的论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一看。

《小森林》里那如诗如画的田园生活,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仅存向往

在影片中主角市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稻田里和菜地里劳作的身影看上去也是那么的曼妙无比,此时我们能从心底感受到人与大自然的柔美结合,但是如果把主角市子换成一个糙老爷们,那么观众面对这样的画风第一感觉又会是什么呢?辛苦劳作和如雨的汗水则成为了我们最直观的印象,殊不知,市子也和这位汉子一样,付出的是同等的艰辛。

《小森林》里那如诗如画的田园生活,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仅存向往

《小森林》里的小森,美是毋庸置疑的,但它的地理坐标同时也决定了小森人的生活方式注定是单一和枯燥的。这对于习惯了喧嚣繁华的都市人而言,显然是无法想象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堪称手机的最佳伴侣们,这种生活简直是噩梦一般的存在。

当然,假如你以旅居人的身份,抱着体验的心态去面对这种生活,或许你也能感受到心灵的暂时平静,但是,你如果想真正享受这份大自然赐予的如诗如画的田园生活,还必须从内心做到彻底的融入。

只有去除杂念,真正融入这种淡如止水的生活,才能体会到大自然带来的美妙和宁静

《小森林》无论镜头语言和剪辑风格,还是剧情的推动方式,完全可以归纳为一部美食纪录片。

在春夏秋冬不同气候下生长出来的天然蔬果,经过市子每一道细致的操作工序,在精心的烹制后,一道道精致小菜被完美的呈现在观众面前。在绿色大自然环绕之中,享受着纯天然无污染的美食,过着这样恬淡优雅生活的市子,让观众对其萌生了强烈的羡慕之情。

《小森林》里那如诗如画的田园生活,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仅存向往

美味


《小森林》里那如诗如画的田园生活,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仅存向往

佳肴

但市子真的如我们认为的那般幸福吗?我们从她的生命轨迹中可以看出,事实并非如此。

单亲家庭中长大的她,遭受到母亲的无情抛弃之后,随即逃离了小森去城市生活,不过她很快发现,大都市的生活同样艰难无比,在经历与男友分手,工作受挫之后,不堪重压的她又再次选择逃离,从新回到了小森。

从市子的这两次逃离中,我们大抵可以体会到她内心的无奈和悲哀。影片中市子在品尝美味佳肴的同时,也品尝到了无以言表的孤寂与苦涩。


《小森林》里那如诗如画的田园生活,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仅存向往

美食和音乐真的可以称作储存人类潜意识记忆的最佳载体。每当一首经典老歌响起,我们仿佛坐上了一艘时光穿梭机,瞬间被拉回到那个如此熟悉却又遥远的年代,一幕幕往事和一张张面庞随着音符的律动逐一在脑海中浮现,本已忘却的诸多细节,也被清晰的描绘出来,让人不禁感慨万千。美食也同样具有类似的功效,像我们常挂在嘴边的“家乡的味道”,“妈妈的味道”等诸多特殊的词语组合,恰恰是给予味觉记忆最贴切的形容。

市子正是凭借那一道道蕴含着温情记忆的菜品,追思着与母亲相依为命的过往。

被此等复杂的心绪困扰,怎能体会大自然赐予的那份祥和与安宁?

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市子始终是以旅居人的身份去面对这片土地的,因此,对于这种孤寂生活的坚持理由,除了对家乡的眷恋,还有她的这种置身于小森之外的心态。

《小森林》里那如诗如画的田园生活,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仅存向往

不过,剧中另一个角色的出现,让市子的内心世界产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个人物就是佑太(三浦贵大饰演)。

佑太,市子的学弟兼好友,一位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人们的既定思维里,处于这个年龄层的人,应该闯荡世界,寻求更好的发展,但为何偏偏扎根于此呢?

曾经有过在城市打拼经历的佑太,面对着人与人之间的虚情假意,尔虞我诈,以及无休止的对自私的追逐,他感到厌倦至极,于是他做出了顺从内心的选择,回到小森。

佑太是幸运的,他既能够在这片土地上通过劳动肩负起一个男人应尽的职责,同时又能让身心享受着无比放松的惬意,通过劳动换来的是内心世界的平静富足。

《小森林》里那如诗如画的田园生活,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仅存向往

佑太的这种生活状态深深感动着市子,在通过几次深入的交谈之后,市子察觉到了与佑太之间的的差距,她明白如果再保持以往的心态生活在小森,就是对这片土地的不尊重。

市子再次离开了小森,这次离开显然不是逃离而是面对,只有真正面对现实,认真思考对策,才能摒除杂念,做出理智的判断和选择。

五年后,市子做出了人生最重要的决定,回归家乡的市子不再是孤身一人,与她同行的还有丈夫和孩子,这个温馨完整的家庭从此将依偎在小森温暖的怀抱。

于是最能展现本片灵魂的精彩一幕,在结尾处绚丽上演。

市子跳着祈福之舞,眉宇间透露出坚定的自信,从市子的面庞与小森的风貌组成的闪现镜头里,我们不仅看到了市子真正回归小森的生活后,那心无旁骛,平静豁达的内心世界,还领略到了大自然给与人类最为壮阔的图景——生生不息!

《小森林》里那如诗如画的田园生活,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仅存向往

结束语

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曾经说过

人类都会对美好的事物产生向往,大自然会指引我们从生命和彼此身上寻找一切存在着的美妙和善良的东西,而这种美好意念的影像,对于扭曲,不正常的复杂生活有矫正的功能,这个过程会使人的心情感到舒畅和快乐。

这也就解释了,观众在欣赏《小森林》这部影片时,会神清气爽,无比愉悦的原因。

《小森林》分为《夏秋篇》和《冬春篇》两部,它并没有按照正常的四季更迭顺序来拍摄。我们不妨这样来理解其中的隐喻,对于夏之绚烂和秋之硕果,人人都能欣然笑纳,不过,那春意盎然的新生活,只属于敢于直面人生寒冬的强者。

愿每位肩挑重担,奋斗在人生之路上的勇士,都能保持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尽早发掘出内心世界那片平静祥和的自然天地。


图/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