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出贵子,还是寒门难出贵子?季羡林说:有个公式

“寒门出贵子”是一句古语,在近年被质疑,说是“寒门再难出贵子”。“寒门出贵子”的“寒门”到底指的是什么?

首先,寒门并不是很多人所认为的平民百姓的家庭。寒门也叫“寒族”“庶族”,意思是寒微的家族,直白地说就是中下层地主。

魏晋时期有句很著名的话叫“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那时候做官主要看门第,也就是出身于什么家庭,和个人的实际才能没多大关系,那时的寒门子弟或者说庶族子弟,只能做一些中下层的官职,没有太大的升迁空间,但是尽管如此,这也比普通老百姓强很多。

隋唐时代开创了科举制,中下层地主家有了更多的做官机会,门阀政治渐渐被打破了。而到了宋明清这三个朝代,科举得到了极大重视,不再看门第,只按科举考试的排名来授予官职,于是这时出现了“寒门出贵子”的说法,更努力的庶族子弟可以用这个途径科考、做官,如果考中状元,无疑会名扬天下。

很多民国名人的经历可以说属于“寒门出贵子”。像汪曾祺、王力、朱光潜和宗白华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出身书香人家,父辈或者有过功名,或者受过新式教育。例如,汪曾祺的曾祖父中过举。古代中举意味着什么?有人拿古代的秀才、举人、进士比拟今天的学士、硕士、博士。两者表面差不多,其实差很多。

《儒林外史》里面讲了“范进中举”的故事。范进是个54岁的老童生,考了一辈子,活得窝窝囊囊,好不容易才考中了秀才,后来借钱去赶考,竟然考了一次就中举了。发榜那天,范进家已经几天没吃饭了,他只好去卖鸡换米,当范进在街上听到自己中举的消息后,欢喜得疯了。

为什么他这么激动?这是因为中了举人在古代就意味着有了做官的资格,虽然不像进士那样有前途,但也可以做个教谕、训导这样的小官,相当于县教育局局长,个别人还可以做到高官。例如,明代的海瑞、清代的于成龙都是出身举人,海瑞做到了右都御史,于成龙做到两江总督,都是一二品的高官。

即使不做官,中举也意味着有了一定的地位,算是地方上有头有脸的人物,有个词可以概括:乡绅。

汪曾祺的父亲读过旧式中学堂,在当时也属于有功名的人。王力的父亲是秀才,朱光潜的父亲是私塾先生,宗白华的父亲是举人,在日本留过学,还当过大学教授。可以说,他们的出身都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寒门”,不是大富大贵,但也不能完全等同于平民百姓,起码属于知识分子阶层,所以他们身上出现了“寒门出贵子”,并不十分稀奇。

所谓“寒门出贵子”,在我看来有几个因素:

一是家庭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二是重视教育,孩子可以受到相当程度的教育;

三是有上进的氛围或者说家风比较好。

出身寒门的子弟本来就拥有这些条件,而科考又是古代最重要和最有效的一个阶层向上流动途径,因此,寒门才容易出贵子。

如果拿他们的情况来类比,相当于父母是中学校长或者是县处级公务员或者是大学教授,家里为孩子的教育投入了很多金钱和精力,最后孩子考上了北大、清华,或者去国外读哈佛、斯坦福,可以说,这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

所以,问题并不是寒门再难出贵子。对平民百姓来说,想要做到“寒门出贵子”,一是让自己努力成为“寒门”,或者说脱贫致富,达到一定的层次,这就是所谓的“言传身教”。二是做好教育投入,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寒门出的不一定都是贵子,这也要看孩子的天赋和兴趣。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经总结过一个成功公式:天资+勤奋+机遇=成功

季羡林说:天才是稀有现象,而且其中不少还属于偏才,所以他舍弃了天才,改用天资,天资是与生俱来的,也是不可强求的。关于勤奋,古代就有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一个人如果不勤奋,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关于机遇,有时候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但难以强求。这三个成功条件中,只有勤奋是可以被我们把控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功夫。

寒门出贵子,还是寒门难出贵子?季羡林说:有个公式

名家小全集之:季羡林《无问西东》

而季羡林的出身连寒门都算不上。

1911年,季羡林生在山东聊城清平县,清平如今被划入临清。季羡林回忆:清平是山东的穷县,官庄是县里最穷的村子,自己家是村里最穷的人家。季家世代是庄稼人,穷得连饭都吃不饱,别说给孩子进行教育了。他的父亲和叔叔是孤儿,没饭吃的时候,只能去枣林捡枣子充饥。一个偶然的机会,流浪到济南谋生的叔叔买了一张彩票,竟然中了头奖,于是季羡林的父亲在老家买房买地。

有句话叫“穷人乍富,伸眼拔肚”,季羡林的父亲深刻诠释了这句话,他盖房子的时候缺砖头,又等不及去买,就出十几倍的价钱来换别人家多余的砖头。赶集的时候一高兴就要请大集上所有的人吃饭,导致那几年赶集的人多了一倍,就这样大吃大喝,挥霍一空,没过几年,钱没了,新盖的房子也没了。季家又过上了上顿不接下顿的贫困生活。这时,叔叔在济南好不容易攒了点钱,因为家里没男孩,于是把两家唯一的男孩季羡林接到济南,希望他好好读书,以后光宗耀祖。

童年的季羡林是不幸的,因为他6岁就离开了亲生父母,去过寄人篱下的生活,他又是幸运的,因为接受了教育,从此改变了务农的命运。当时清朝已经灭亡,新式的学校教育渐渐代替私塾教育,新旧交替的时候,不免闹出笑话。季羡林的小学课本里有一篇伊索寓言《阿拉伯人和骆驼》的故事,这个故事很多人都知道,说一个阿拉伯人带着一头骆驼出门,晚上阿拉伯人在帐篷里休息,他的骆驼恳求主人说:主人,能让我把头伸进帐篷暖和一下吗?主人答应了,骆驼陆续恳求,把自己的脖子、腿陆续伸进帐篷,最后把阿拉伯人挤出去了。季羡林的叔叔不经意看到了课本,生气地说:“骆驼怎么能说人话呢?这个学校不像话,不能念了!”于是把季羡林转到另一所学校。季羡林在另一所所学校读了一年文言文后,学校课本也改成了白话文,不但骆驼能说话,连乌龟、蛤蟆也说起话来,这回叔叔也无话可说了。

无论如何,叔叔对季羡林的教育始终很重视,某种意义上也很超前,那时距离现在有九十多年了,但那时他就给季羡林报课外班,不但报了古文班,读传统文化,还报了英语班,季羡林天天要读到很晚才能回家。

季羡林小时候读书不太努力,在他的成长过程中,长时间远离父母,住在叔叔家,这让他多少有点自卑,当时他没什么远大的理想,觉得毕业后找个职员的工作,早点挣钱就行了,所以他的学习成绩在班里虽然排在上游,但并不拔尖,数学还打过4分。

后来发生了一个偶然事件改变了季羡林的学习态度。季羡林读高中时,读的是山东大学附属高中,当时山东大学校长是前清状元王寿彭。有一次,状元校长想要表彰一下高中部,那一次季羡林正好考了第一名,于是王状元奖励给他自己亲笔书写的一副对联和一个扇面,得全学校只有季羡林得到了状元公的墨宝,并且状元在落款中称呼他为“羡林老弟”,当然这是旧时代对后辈一种客气的说法,但这让季羡林觉得很光彩,用他的话就是:“谁没有虚荣心呢?”于是,为了自己的虚荣心,为了保住自己第一名的位置,季羡林这才开始真正刻苦读书,就怕滑到第二名上。

或许这就是季羡林说的机遇吧!就这样,季羡林从一个爱玩的孩子转化成了刻苦读书的优等生,人也变得自信起来,最终他不负厚望,同时考上了北大和清华。

所以,与其说寒门出贵子,不如说:努力会让人离成功更近一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