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出貴子,還是寒門難出貴子?季羨林說:有個公式

“寒門出貴子”是一句古語,在近年被質疑,說是“寒門再難出貴子”。“寒門出貴子”的“寒門”到底指的是什麼?

首先,寒門並不是很多人所認為的平民百姓的家庭。寒門也叫“寒族”“庶族”,意思是寒微的家族,直白地說就是中下層地主。

魏晉時期有句很著名的話叫“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那時候做官主要看門第,也就是出身於什麼家庭,和個人的實際才能沒多大關係,那時的寒門子弟或者說庶族子弟,只能做一些中下層的官職,沒有太大的升遷空間,但是儘管如此,這也比普通老百姓強很多。

隋唐時代開創了科舉制,中下層地主家有了更多的做官機會,門閥政治漸漸被打破了。而到了宋明清這三個朝代,科舉得到了極大重視,不再看門第,只按科舉考試的排名來授予官職,於是這時出現了“寒門出貴子”的說法,更努力的庶族子弟可以用這個途徑科考、做官,如果考中狀元,無疑會名揚天下。

很多民國名人的經歷可以說屬於“寒門出貴子”。像汪曾祺、王力、朱光潛和宗白華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出身書香人家,父輩或者有過功名,或者受過新式教育。例如,汪曾祺的曾祖父中過舉。古代中舉意味著什麼?有人拿古代的秀才、舉人、進士比擬今天的學士、碩士、博士。兩者表面差不多,其實差很多。

《儒林外史》裡面講了“范進中舉”的故事。范進是個54歲的老童生,考了一輩子,活得窩窩囊囊,好不容易才考中了秀才,後來借錢去趕考,竟然考了一次就中舉了。發榜那天,范進家已經幾天沒吃飯了,他只好去賣雞換米,當范進在街上聽到自己中舉的消息後,歡喜得瘋了。

為什麼他這麼激動?這是因為中了舉人在古代就意味著有了做官的資格,雖然不像進士那樣有前途,但也可以做個教諭、訓導這樣的小官,相當於縣教育局局長,個別人還可以做到高官。例如,明代的海瑞、清代的于成龍都是出身舉人,海瑞做到了右都御史,于成龍做到兩江總督,都是一二品的高官。

即使不做官,中舉也意味著有了一定的地位,算是地方上有頭有臉的人物,有個詞可以概括:鄉紳。

汪曾祺的父親讀過舊式中學堂,在當時也屬於有功名的人。王力的父親是秀才,朱光潛的父親是私塾先生,宗白華的父親是舉人,在日本留過學,還當過大學教授。可以說,他們的出身都屬於傳統意義上的“寒門”,不是大富大貴,但也不能完全等同於平民百姓,起碼屬於知識分子階層,所以他們身上出現了“寒門出貴子”,並不十分稀奇。

所謂“寒門出貴子”,在我看來有幾個因素:

一是家庭有一定的經濟實力;

二是重視教育,孩子可以受到相當程度的教育;

三是有上進的氛圍或者說家風比較好。

出身寒門的子弟本來就擁有這些條件,而科考又是古代最重要和最有效的一個階層向上流動途徑,因此,寒門才容易出貴子。

如果拿他們的情況來類比,相當於父母是中學校長或者是縣處級公務員或者是大學教授,家裡為孩子的教育投入了很多金錢和精力,最後孩子考上了北大、清華,或者去國外讀哈佛、斯坦福,可以說,這種情況是普遍存在的。

所以,問題並不是寒門再難出貴子。對平民百姓來說,想要做到“寒門出貴子”,一是讓自己努力成為“寒門”,或者說脫貧致富,達到一定的層次,這就是所謂的“言傳身教”。二是做好教育投入,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寒門出的不一定都是貴子,這也要看孩子的天賦和興趣。

國學大師季羨林曾經總結過一個成功公式:天資+勤奮+機遇=成功

季羨林說:天才是稀有現象,而且其中不少還屬於偏才,所以他捨棄了天才,改用天資,天資是與生俱來的,也是不可強求的。關於勤奮,古代就有頭懸梁錐刺股的故事,一個人如果不勤奮,天資再高也毫無用處。關於機遇,有時候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但難以強求。這三個成功條件中,只有勤奮是可以被我們把控的,我們必須在這一項上狠下功夫。

寒門出貴子,還是寒門難出貴子?季羨林說:有個公式

名家小全集之:季羨林《無問西東》

而季羨林的出身連寒門都算不上。

1911年,季羨林生在山東聊城清平縣,清平如今被劃入臨清。季羨林回憶:清平是山東的窮縣,官莊是縣裡最窮的村子,自己家是村裡最窮的人家。季家世代是莊稼人,窮得連飯都吃不飽,別說給孩子進行教育了。他的父親和叔叔是孤兒,沒飯吃的時候,只能去棗林撿棗子充飢。一個偶然的機會,流浪到濟南謀生的叔叔買了一張彩票,竟然中了頭獎,於是季羨林的父親在老家買房買地。

有句話叫“窮人乍富,伸眼拔肚”,季羨林的父親深刻詮釋了這句話,他蓋房子的時候缺磚頭,又等不及去買,就出十幾倍的價錢來換別人家多餘的磚頭。趕集的時候一高興就要請大集上所有的人吃飯,導致那幾年趕集的人多了一倍,就這樣大吃大喝,揮霍一空,沒過幾年,錢沒了,新蓋的房子也沒了。季家又過上了上頓不接下頓的貧困生活。這時,叔叔在濟南好不容易攢了點錢,因為家裡沒男孩,於是把兩家唯一的男孩季羨林接到濟南,希望他好好讀書,以後光宗耀祖。

童年的季羨林是不幸的,因為他6歲就離開了親生父母,去過寄人籬下的生活,他又是幸運的,因為接受了教育,從此改變了務農的命運。當時清朝已經滅亡,新式的學校教育漸漸代替私塾教育,新舊交替的時候,不免鬧出笑話。季羨林的小學課本里有一篇伊索寓言《阿拉伯人和駱駝》的故事,這個故事很多人都知道,說一個阿拉伯人帶著一頭駱駝出門,晚上阿拉伯人在帳篷裡休息,他的駱駝懇求主人說:主人,能讓我把頭伸進帳篷暖和一下嗎?主人答應了,駱駝陸續懇求,把自己的脖子、腿陸續伸進帳篷,最後把阿拉伯人擠出去了。季羨林的叔叔不經意看到了課本,生氣地說:“駱駝怎麼能說人話呢?這個學校不像話,不能唸了!”於是把季羨林轉到另一所學校。季羨林在另一所所學校讀了一年文言文後,學校課本也改成了白話文,不但駱駝能說話,連烏龜、蛤蟆也說起話來,這回叔叔也無話可說了。

無論如何,叔叔對季羨林的教育始終很重視,某種意義上也很超前,那時距離現在有九十多年了,但那時他就給季羨林報課外班,不但報了古文班,讀傳統文化,還報了英語班,季羨林天天要讀到很晚才能回家。

季羨林小時候讀書不太努力,在他的成長過程中,長時間遠離父母,住在叔叔家,這讓他多少有點自卑,當時他沒什麼遠大的理想,覺得畢業後找個職員的工作,早點掙錢就行了,所以他的學習成績在班裡雖然排在上游,但並不拔尖,數學還打過4分。

後來發生了一個偶然事件改變了季羨林的學習態度。季羨林讀高中時,讀的是山東大學附屬高中,當時山東大學校長是前清狀元王壽彭。有一次,狀元校長想要表彰一下高中部,那一次季羨林正好考了第一名,於是王狀元獎勵給他自己親筆書寫的一副對聯和一個扇面,得全學校只有季羨林得到了狀元公的墨寶,並且狀元在落款中稱呼他為“羨林老弟”,當然這是舊時代對後輩一種客氣的說法,但這讓季羨林覺得很光彩,用他的話就是:“誰沒有虛榮心呢?”於是,為了自己的虛榮心,為了保住自己第一名的位置,季羨林這才開始真正刻苦讀書,就怕滑到第二名上。

或許這就是季羨林說的機遇吧!就這樣,季羨林從一個愛玩的孩子轉化成了刻苦讀書的優等生,人也變得自信起來,最終他不負厚望,同時考上了北大和清華。

所以,與其說寒門出貴子,不如說:努力會讓人離成功更近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