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侶不敢看的扎心片:謀殺愛情的,從不是出軌

“放棄一個愛了很久的人是什麼感覺?”

“我很愛你,可我們只能到這裡。”

越是甜蜜的節日,越容易勾起傷感的記憶。

對於真正愛過的人,“刻骨銘心”不是形容詞,而是不能更精準、更殘忍的動詞。

兩個人能不能“完美結局”,要看一個個甜蜜瞬間,能不能鬥過日常。

電影《藍色情人節》就講了一個讓人看到疼的愛情故事。

它把男女雙方的“各懷鬼胎”刻畫得太過真實。

情侶不敢看的扎心片:謀殺愛情的,從不是出軌

男女主角兩人七年前的甜蜜與七年後的疏離被交錯地剪輯在一起。

一條線講述愛情怎樣誕生;

另一條線,描述婚姻如何走向終結。

所有的撕心裂肺,被悄無聲息地融進細節裡:

當初有多相愛,分開時就有多狼狽。

1

從相愛走向相殺

女主 Cindy 和 男主 Dean相識於一棟破舊公寓的走廊。

一個是大學生,一個是搬家工人。

男主對女主一見鍾情。

情侶不敢看的扎心片:謀殺愛情的,從不是出軌

工友調侃他失魂落魄,他回答說,“她很特別”。

情侶不敢看的扎心片:謀殺愛情的,從不是出軌

相識之初,他們在大街上肆無忌憚地享受二人世界。

一個跳舞,一個彈琴。

情侶不敢看的扎心片:謀殺愛情的,從不是出軌

因為愛得正濃,他決定和意外懷孕的她結婚。

即便他不知道孩子是不是自己的。

宣讀結婚誓言時,一個動容,一個堅定。

情侶不敢看的扎心片:謀殺愛情的,從不是出軌

這或許是所謂“愛情最美的樣子”。

兩人歷盡艱辛,換來團圓結局。

婚後的他們,一個當護士,一個打零工。

有女兒,有寵物,普通的生活美滿得剛剛好。

情侶不敢看的扎心片:謀殺愛情的,從不是出軌

可惜的是,這只是故事的一半。

另一半,是他們結婚後的第七年。

兩人的關係危機開始逐漸浮出水面:

女主Cindy在事業上發展得一帆風順,男主Dean卻總是賦閒在家、偶爾做些零活。

一個在追求更好的生活,一個想安於現狀。

婚姻出現裂痕。

影片裡細節之處的掙扎,道盡了婚姻的悲觀,也是愛情中的七宗罪不是不愛了,而是“愛不起”了

  • 喪失與對方一起創造“小確幸”的熱情

曾經時刻黏在一起的兩人,結婚七年後,一個睡沙發,一個從床上疲倦地醒來。

他們兩人幾乎沒有交流,都只和女兒說話。

Cindy 應付地做著早餐。

麥片泡水不好吃,Dean 就逗女兒像豹子一樣舔掉桌上的豆子。

情侶不敢看的扎心片:謀殺愛情的,從不是出軌

但女主只想著讓他們消停。

她抱走女兒,因為孩子上學要遲到了。

情侶不敢看的扎心片:謀殺愛情的,從不是出軌

她沒有、或者也不想聽到,背後的 Dean 有一聲長長的嘆息。

  • 無法敞開心扉

女主獲得升遷機會,但如果接受新工作,要搬到很遠的地方住。

她猶豫不決。

在這樣的重要選擇面前,她沒有跟丈夫商量的打算,獨自權衡著各方面情況。

情侶不敢看的扎心片:謀殺愛情的,從不是出軌

  • 只有埋怨,沒有心理支持

Cindy 在家庭與工作間疲於奔命。

因為她的疏忽大意,愛犬跑出家門,被汽車撞死。

找到愛犬的屍體後,她十分自責。

丈夫問起來,她什麼都沒說,只是極力剋制眼淚。

明白了一切的男主沒有勸慰妻子,反而責怪她粗心。

情侶不敢看的扎心片:謀殺愛情的,從不是出軌

  • 對彼此不再有吸引力

夫妻倆把女兒留在外公家,Dean 為了緩和二人焦灼的關係,提出要和女主去情趣旅館“激情”一下。

但女主已經完全提不起興趣。

她考慮的,只有旅館與診所的距離,第二天上班需要早起。

  • 缺乏共同語言

雖然百般不情願,Cindy 還是跟著 Dean 來到了情趣旅館。

Cindy覺得,丈夫應該靠才華掙錢,而不是打零工維持生計;

男主卻堅持,音樂和藝術只是自己生活的興趣,不應當成為掙錢的工具。

情侶不敢看的扎心片:謀殺愛情的,從不是出軌

他享受目前能吃飽肚子的安穩生活。

但這些對一直渴望出人頭地的女主來說,荒謬至極。

Cindy 欣賞丈夫的才氣,也認定他很有潛力。

丈夫卻說,“潛力一定要用來賺錢嗎?發揮出來又能怎樣?”

他們的深度對話,永遠也到不了同一個頻率。

  • 缺乏對彼此的尊重

夫妻二人沉默地喝起了悶酒。

Dean開始有了醉意,他不顧妻子的意願,強迫她與自己發生關係。

感情降至冰點,用最粗魯的方式緩和局面,只會把人拖入更深的絕望。

  • 迷失自我

在旅館度過一夜後,女主Cindy早早起床去上班。

酒醒後的Dean發現妻子已不在身邊,不由分說,氣沖沖地殺到了她工作的診所。

他懷疑妻子和男上司有染,毆打妻子的男上司。

情侶不敢看的扎心片:謀殺愛情的,從不是出軌

在情感中受的傷,讓他不再是那個自信的大男孩。

被生活的瑣碎和不可控逼到崩潰邊緣,做出一件又一件不堪的事。

一次次掙扎與糾纏之後,在回家的路上,女主終於下定決心。

她對丈夫大吼,“我要和你離婚”。

丈夫一怒之下把婚戒拔下扔掉。

但他又急忙跑下車,在草叢裡慌慌張張地找剛剛扔掉的戒指。

他那麼愛她。

親密關係中最可怕的,從不是爭執,甚至不是不忠。

而是“一個人計劃著未來,另一個人計劃著分手。”

2

只嫁給愛情的人,都是怎麼後悔的

甜蜜和幸福總是相似,漸行漸遠的結局卻有千萬種。

沒人覺得 Cindy 和 Dean不是真的愛對方。

婚後的二人都保持忠誠。

即使失望透頂, Cindy面對曾經的男友和追求她的上司,回應都是“我結婚了”。

她從沒想過培養另一段情感來彌補如今生活的缺失。

Dean 被認為胸無大志,但他把自己最熱愛生活的一面都給了妻子和女兒。

就像他和 Cindy 剛認識時候那樣。

情侶不敢看的扎心片:謀殺愛情的,從不是出軌

影響他們的婚姻的,從不是“出軌”或“背叛”。

就像那句歌詞,“相愛總是簡單,相處太難”。

時間最殘忍。

那些不能說出口的、甚至當事人都意識不到的事,會被一一無情拆穿:

她有太多不甘心,他沒法克服心底裡的自卑。

情侶不敢看的扎心片:謀殺愛情的,從不是出軌

那些在愛情裡被縮小的差距,在生活中,重新一一暴露出來。

Dean 是一個浪漫至極的人。

做搬家工人時,明明放下箱子就可以走了,他還是精心地幫行動不便的退伍老軍人佈置好房間。

他知道要把老兵妻子的照片擺在最顯眼的地方,也知道那套制服是他無法割捨的情懷。

一起做苦力的同事叨咕,“我到老了才不要像他那樣”,Dean 卻只想著要讓老人體面地活。

情侶不敢看的扎心片:謀殺愛情的,從不是出軌

曾經,Cindy 愛上 Dean 也是因為這一點。

但他的浪漫與 Cindy 的現實一碰撞,就只留下兩敗俱傷。

Cindy 也享受浪漫,但她更在意哪個導師說她很有潛力,想抓住被領導賞識的機會。

對她來說,生活就是要不斷前進,“發現更好的自己”。

尤其當孩子也降臨,只有浪漫沒有奮進的生活,就是在拖她的後腿。

情侶不敢看的扎心片:謀殺愛情的,從不是出軌

羅振宇有一個觀點,說現代人結婚,是為了“協同進化”。

“任何一個物種,只要它想收穫最大的進化利益,關鍵是找到合適的夥伴”。

婚姻提供了這一種可能,讓兩個覺得對方合適的人走到一起,結為夥伴,共同面對生活的考驗,雙方都在這段關係中,變得更好。

情侶不敢看的扎心片:謀殺愛情的,從不是出軌

若把婚姻當做圍城,維繫這一段關係的,可以是一個人拼盡全力的苦苦支撐,也可以是互相有益的等價交換;

但如果有“應該”,應該是兩個人在充滿荊棘的路上並駕齊驅,沒有誰拖著誰。

在這過程中,雙方共同成長,並獲得愉悅與滿足。

復旦大學教授陳果談婚姻,說“長久的愛情,是一次又一次地愛上同一個人。”

步調不一致的兩人,註定要走向分離。

只沉溺在愛情中,丟了清醒的自己,一時是甜蜜,短時有迴音;

而唯一能長久的,就只剩疼痛。

3

當斷就斷很難,因為分手無異於戒癮

影片中,Cindy 和 Dean 決定離婚時,緊緊相擁。

曾經的莊嚴誓詞還在耳邊,但在現實的打擊下,都顯得十分無力。

情侶不敢看的扎心片:謀殺愛情的,從不是出軌

即便在理性上已經理解、甚至認同了分開的決定,仍然會在情感上遭受沉重打擊。

紐約心理學家蓋伊在一次 TED 演講中分析了分手的實質:

對於許多人來說,分手是一種對於愛情的戒斷反應。

當研究人員向熱戀中的情侶出示他們另一半的照片時,他們的腦部核磁共振掃描結果顯示出了和成癮患者一樣的激活模式。

情侶不敢看的扎心片:謀殺愛情的,從不是出軌

愛人的面孔之於我們,就如同海洛因之於癮君子。

情侶不敢看的扎心片:謀殺愛情的,從不是出軌

除了生理上的依賴,分手在生活層面上,同樣給予失戀者打擊。

對於相戀時間很長的情侶來說,雙方可能早已形成了互相依賴的生活方式。

兩個人在一起久了,勢必在生活的各個方面相互重合、相互依賴。

無論是抽象的依戀、習慣,還是具體的資源、金錢與社會關係都已經融為一體。

而這一切,都只會讓離開變得更加艱難。

當我們告別一個愛人,往往並不意味著“我離開了Ta,繼續我自己的生活”;

而意味著“我離開了Ta和以前的我自己,開始建設一段全新的生活。”

4

健康親密關係該有的模樣

世界上有多少能夠挽回的戀人,就有更多無法挽回的。

比起無法挽回,更糟糕的是,每當一遍遍地回憶自己或對方在這段關係中做錯了什麼、想象可能遇到的轉機,人越是會忽略掉其他讓自己覺得幸福的可能。

就像金庸小說裡,那幾個“一見楊過誤終身”的女子,明知道世界上並不是除了楊過,就再沒有能讓她們幸福快樂的人。

誤了終身的,是她們遲遲不肯放下的自己。

當人太過專注於一件事情時,會對環境中的其他重要而明顯的事視而不見。

愛情也是這樣。

在一遍又一遍地重演曾寄予希望和十分依賴的一段關係瓦解的過程時,人就失去了注意到新機遇的能力。

就如泰戈爾在《飛鳥集》中寫道,“如果錯過太陽時你流了淚,那麼你也要錯過群星了。

放過自己,放過無謂的執著。

而此刻的離開,也只是,為了幸福。

希望你,找得到真正的幸福。

而想與你共同創造幸福的那個人,也在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