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3000的人,一大把

月薪3000的人,一大把

前两天去按摩,给我服务的是个东北姐姐。


她其实和我一般大,是85后。


离了婚,有两个小孩,最大的一位孩子已经13岁了...


她来北京打工几年,一直在这家按摩店工作,收入是按服务量提成。每服务完一个客户,可以提成三十块左右——
每月下来收入6000块左右。


这六千里头,她自己也就花一两千块;剩下的钱,都要寄回家里的。因为两个小孩都在老家读书,由爸妈带着。


这位姐姐每天要不断按摩,工作之外也没有别的娱乐休闲,还挺辛苦的。


我问她,老板有给你上社保吗?


她说,没社保,也不想交社保。她宁愿把这钱折算成现金,每个月还能多拿点。



Lisa家在重庆,她奶奶身体挺不好,家里就给请了个保姆阿姨。


包吃住,全天照顾老人起居,一个月3000块。


但前段时间,保姆阿姨就找Lisa家人商量——能不能每天下午少工作一会?


阿姨想着,从下午的时间里,再划出两三个钟头来,去另一个家庭去上班。


这样可以多打一份工,多一份收入。


关键是——


这位保姆阿姨,自己也六十多岁了。本该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但不知何故,仍要出来工作。


只知道阿姨有个女儿,在百货公司当收银员,工资也不高。



这些,其实都并非个例。


像上面写的姐姐和保姆阿姨,在整个中国,是占了相当大比例的人群。


很勤奋地工作,拿着难言高薪的收入。


但这个世界还挺割裂的,我之前也大概说过——占据我们话题中心的,往往是:


要不要接受996;王思聪被限制了高消费;谁年薪百万了..


统计局的数据是——


我国2018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8万。也就是,一年下来挣的钱还不到3万块,每月不到3000块。


相比于网络,统计局的这个数据,可能还更像是真实的世界。


之前看《圆桌派》。窦文涛说,北上广的土地面积,只占全中国的0.33%,再加上15个新一线城市,也就占了全中国面积的3%。


在剩下的97%的广袤土地上,还有70%多的人口也同样在生活。


但他们甚少在网上发声,默默经营生活;又或者发声了,但未被广泛看到。


这么一比——


北上广,或者新一线城市,以及里面的白领们,倒像是一个微型盆景。



我一位做零售生意的朋友,此前是一个大公司的高管。


自己做零售生意后,因为要开很多的专柜,于是招聘了大量的店员。


她发现了一些,以前未关注到的工作现象——


她招过来的店员,很多要同时打几份工。每周七天连着无休,为了多挣一两千块。


可能周一到周四,是某个服装店的导购;
到了周五六日,又是另外一家店的柜员。


而且很多人都主动放弃社保,为了到手能多拿些现金。
她颇有感慨,问我怎么看。


我说,当然...如果能给蓝领朋友一些建议的话,我觉得——


1)还是要尽量要缴纳社保。


如果单位不给交,也可以自己买。


或者再不济,可以单买一项医疗险;平均下来每月几十块,可以适当保护一下自己。


2)不要借贷消费。


这几年,随着花呗借呗、白条的流行,非常多的年轻蓝领会提前消费。


大多数蓝领人群收入平稳,不会随着年岁的增长而增长。但提前消费,是纯粹地寅吃卯粮,会给未来的生活形成负担。


3)只做银行储蓄\余额宝。


无法分辨风险的前提下,不如远离有风险的投资。


ps.


在微博上看了一个纪录片,名字叫《中国最穷买房团:我揣着五万块,流浪到鹤岗买房》。
可能有些朋友,已经看过这个故事。


主人公叫李海,他是一位浙江舟山的海员。


父母离异各自再婚了,也没管过他;自己常年漂在大海上做着辛苦工作,居无定所。


他今年6月初,花了5万多,在鹤岗买了套77平米的房子。
而5万块,差不多就是他的全部积蓄;选来选去,最后挑中了这里。


李海在百度的“流浪吧”,直播了自己在鹤岗买房的经历,这一下子被传开,很多人也跟着去了鹤岗买房。


到2019年11月为止,外地人在鹤岗买了2000多套房。比去年增长了近30%...
中国人啊,无论境遇如何,对有一个自己的房子还是有很深的执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