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令》金光瑶一生都在抱薪救火——可恨又可悲

《陈情令》中最大的反派就是金光瑶了,作为兰陵金氏家主金光善的私生子,他是一个可恨又可悲的人物。

《陈情令》金光瑶一生都在抱薪救火——可恨又可悲

在前面的文章我们分析过,兰陵金氏的族群性格属于九型人格中的第三型成就者,目的性强、喜欢招摇,力求利益最大化,总像个花孔雀一样四处炫耀自己光彩夺目的羽毛,希望获得所有人的认可和夸奖。家主金光善一生风流伪善,自私自利,任何时候都以自己利益为重,因其正妻家世显赫,虽然四处拈花惹草,但是从不承担任何风流债,只把私生的子女作为必要时的棋子。要说这些子女中最像他的,正是他最看不起的金光瑶。

《陈情令》金光瑶一生都在抱薪救火——可恨又可悲

剧中已经交代,金光瑶是金光善和孟诗的孩子,本名孟瑶。孟诗是青楼女子,颇有才貌,风流的金光善贪图孟诗颜色之美,却拒担人夫之责,连自己的亲生骨肉都不认。更可悲的是,在孟瑶出生的同一天,金光善的正妻亦生下嫡子金子轩。后来孟诗去世,孟瑶去寻自己的生父,那天是他的生辰,也是金子轩的生辰,金麟台正为金子轩大肆庆祝,而他,却被金光善派人从金麟台上一脚踹下!

《陈情令》金光瑶一生都在抱薪救火——可恨又可悲

真是难以想象他那时的心境是如何的悲凉啊,为了生存,为了尊严,孟瑶小心谨慎的活着、卯足了劲头往上爬,而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心也扭曲成了怪物。

《陈情令》金光瑶一生都在抱薪救火——可恨又可悲

孟瑶的性格是典型的成就者人格,虽然他心内孤苦、饱含屈辱,但是他总是表现的年轻有为、精明强干、精力充沛,力求获得主子的满意、认可;这就是三型人非常重要的人格侧面,他们极其看重自己的表现和成就,讲究效率,热衷竞争,可以像“变色龙”一样为了争取认可而打造有利的形象,尤其是为了获得自己尊敬的人的认可时。而他们做这一切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陈情令》金光瑶一生都在抱薪救火——可恨又可悲

三型人看重名望、地位,是为了获得外在的奖励而工作,只要这个职位能给他们带来功名利禄,他们就可以不顾一切的投入其中,对他们来说,工作的成就代表他们自身的价值,然而这样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会在真正的自我和工作角色之间会产生困惑。在剧中,孟瑶最大的动力就是为了获得金光善的认可,仿佛在他的概念中,只要金光善认可了他的工作能力,就是接纳了他作为儿子的存在,可是即便他竭尽全力,金光善依旧没有给他任何尊重,孟瑶是无法处理这种撕裂感的,这也是孟瑶黑化的关键原因。

《陈情令》金光瑶一生都在抱薪救火——可恨又可悲

在亲密关系中,三型人的表现出来的浪漫多情并不是他们真实情感的展现,而是他们的刻意打造,打造成一位善解人意、浪漫多情的“亲密爱人”,因为情感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需要完成的“目标”,但是绝不会让个人情感影响到自己的成功脚步。所以剧中,即便金光瑶知道倾慕已久的秦愫是自己同母异父的妹妹,他也要把戏演下去,做一对在外人看来“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幸福夫妻,维持自己成功的形象。

《陈情令》金光瑶一生都在抱薪救火——可恨又可悲

三型人是努力工作的实干者,同时也是内在空虚、缺少自我的“表演者”,这一点在金光瑶后期的黑化中表现得尤为显著,此时他的心理状态极其扭曲变态,处于人格类型发展层级的第九层级:怀有报复心的变态狂。杀害聂明玦、暗害魏无羡、弑父弑兄、害死自己儿子金如松、勾结薛洋等等一系列的奸恶之事,已经让他如堕地狱,他害怕自己内在的虚伪和空虚,更害怕自己的恶行被揭露,他知道一旦暴露,自己必将粉身碎骨,所以无论如何,他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掩盖下去。

《陈情令》金光瑶一生都在抱薪救火——可恨又可悲

回头看看金光瑶的一生,不管他曾经如何显赫,也未曾有一刻摆脱内心难以忍受的的无价值感和卑下感,而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逃避这种感觉的折磨,一生都在抱薪救火,真是可恨又可悲。金光瑶命运告诉我们,衡量一个人幸福与否,功名利禄都是浮云,最重要的是拥有一片丰富自由、和谐健康的心灵世界,物质贪婪越重,精神的空虚越重,心病还需心药医,切莫南辕北辙、舍本逐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