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貸款百萬,拒絕北大,只為哈佛!!

拒絕北大,貸款百萬上哈佛的才女,如何逆襲?父母:愛的有分寸!

她曾遊歷過20多個國家;曾拒絕北大橄欖枝,貸款100多萬去哈佛;她是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學士,也是哈佛大學法學博士;更是2014年國際“最佳辯手”,2018年華語世界盃“最佳辯手”,2015年《精彩中國說》總冠軍。


才女貸款百萬,拒絕北大,只為哈佛!!

她,就是詹青雲! 可是她並不是上天恩賜,而是後天磨鍊。請看她如何在父母的幫助下磨鍊成功。 她6次轉學,沒一個學校頒發給她三好學生!落後分子。 老師氣壞了,罵她“詹青雲呀,是馬尾巴穿豆腐,提不起來了”。 有人告訴她媽:“她將來考不上高中的,送技校吧。” ……


才女貸款百萬,拒絕北大,只為哈佛!!


典型的“自家孩子”,可是詹青雲的家長並不是熊家長!相反,他們對孩子既不逼迫,也不放棄。他們給予了足夠耐心! 很多時候,孩子是孤獨的。孩子在失敗的時候最想要的是信任的肩膀和眼神,不是挖苦的語言和惡狠狠的態度。 詹青雲媽媽正是這樣! 詹青雲哭自己成績時,她媽媽說,到了四年級,你就會變成‘好學生’。 到了四年級,詹青雲還是差生。 媽媽還是鼓勵她:到了八年級,你就厲害了。 到了八年級,詹青雲還是平平。 媽媽還是鼓勵她。


才女貸款百萬,拒絕北大,只為哈佛!!

試問,有多少父母親至此早已自暴自棄或焦頭爛額。雞飛狗跳上躥下跳不得安生都是現實。 愛的有分寸,接受孩子的現狀,並和她一起面對,不好嗎? 強求孩子成為頂尖是多少父母的一廂情願,父母卻以愛的名義繼續綁架他們。 給他們足夠的空間是孩子健康發展的必需品。 直到高一,詹青雲才開始嶄露頭角,但是她媽媽並沒有和暴發戶一樣宣傳,而且一如既往,貼心的和她站在一起。 不知道有多少父母,說過別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可是,也有很多孩子,私下想過別人的父母如何如何。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到這裡,都想有這樣的父母。 把孩子當做獨立的個體,把自己也當做獨立的個體,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偉業,接受孩子的目前狀況,並給予足夠的愛和信任,這是愛的分寸。 孩子不是父母的中心:父母的中心是實現個人價值。 家長尊重孩子,才是愛孩子。這份平等的愛,孩子會深刻體會。 家長要知道:孩子也不捨得辜負父母的愛。他們怎麼能不體恤朝夕相伴的父母呢?


才女貸款百萬,拒絕北大,只為哈佛!!

家長的尊重和寬容,會得到應該有的回報:有一天,孩子會知道世間有些事兒,縱是怎樣努力也無法改變。可是即使生活殘酷到無法接受,他們也會充滿鬥志,躍躍欲試。 聽天由命家長絕不會做,可是這樣就能人定勝天?不是,不能改變的,就順其自然。天命和努力各佔一半。 俗語不是說盡人事,聽天命嗎。不要強求,保持一點分寸,孩子會深深感謝你。 得是偶然,失是必然,盡其全力,餘生坦然。這才是一個有智慧的父母對一個獨立的孩子應該有的分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