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荀子對孔子的評價

孟子與荀子,道的發揚點不同,過猶不及,孟子過,荀子不及。孔子無述 ,天地間的道,孔丘並未加增或減少。

荀子更接近孔子,時,惡也,性惡切中大環境,符合執中要義。

荀子是孔子弟子的傳人,他對孔子的評價是很高的,尊孔子為“大儒”,即“聖人”。荀子非常推崇孔子的儒學思想,認為是最好的治國理念,並以孔子的傳人自居。

202、荀子對孔子的評價

孔子和荀子都是先秦時期儒家學說的代表人物。孔子是春秋時期最博學的人,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荀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把儒家思想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荀子對孔子的思想是批判性的繼承,他維護孔子的“禮義”,不折不扣地傳授和弘揚孔子的儒家經典學說。荀子繼承、闡發了孔子的“禮”對於人和社會的意義,但認為施禮必先起法,主張禮法兼用。荀子也是我國教育史上第一個提倡“尊師重教”價值觀取向的教育家。

孔子死後直到戰國中後期,儒家學派逐漸四分五裂,儒家內部出現了很多派別,各個派別的觀點很不相同,充滿分歧,但都認為自己代表了孔子的儒學思想。他們中有不少人打著孔子儒學的招牌卻兜售著自己的“歪理邪說”,對孔子的儒家學說存在不同程度的歪曲和背離,使儒學的發展面臨嚴峻挑戰。在這種情況下,荀子為了將以孔子為代表的原始儒家思想學說進行淨化與純化,提高儒家對社會政治的擔當意識,對孔門儒派內部諸子進行了批判、審視和劃分。通過指出各門派的缺點和不足,來彰顯自己一派才是孔子的真傳,才是孔門儒學的正統。他將儒家諸子劃分為:大儒、雅儒、俗儒,還有小儒、陋儒、腐儒、賤儒、偷儒等。最高級別的儒就是大儒。

202、荀子對孔子的評價

荀子尊孔子為大儒。荀子的大儒標準是儒家理想人格的最高形象,既有很強的政治能力,又有很高的道德境界,是儒的最高標準。在《荀子》一書中,荀子認為大儒就是在“外王”和“內聖”兩方面都具有特別能力的人,是“善調一天下者”、“天子三公也”,是具有高尚的道德修養的儒家聖人。“無置錐之地,而明於持社稷之大意。嘄呼而莫之能應,然而通乎財萬物,養百姓之經紀。埶在人上,則王公之材也;在人下,則社稷之臣,國君之寶也。雖隱於窮閻漏屋,人莫不貴之,道誠存也。”這就是旬子在答秦昭王問儒時對大儒的描述,應該也是荀子對孔子的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