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元一斤的豬肉是怎麼養成的

2014年開始養豬,三年時間一點收入沒看見。2018年突然爆發,一斤豬肉賣到50元,一年賣出1000多萬,他養豬有奇招。

50元一斤的豬肉是怎麼養成的


養豬前,先做規劃

方宏松覺得豬肉的消費市場很大,2010年開始,他花了整整四年時間,給自己做了一個完整的規劃。方宏松把市場定位在珠三角,中高消費家庭,品質敏感型的消費者。

2014年,他開始養殖巴馬香豬,這種豬個頭小、但是肉質細嫩,味道鮮香。它們樣子稀奇,頭和屁股是黑色,肚子鼓鼓的像冬瓜。


50元一斤的豬肉是怎麼養成的



巧用紅磚,避免損失

2014年,方宏松從廣西買了206頭巴馬香豬,開始養殖,本以為等上一年,豬就能出欄了,可沒想到,兩年過去了,豬舍裡的豬竟然少了將近一半,只剩下130頭了。

原來,2015年以後連續有兩年都是有兩個大寒潮,寒潮出來以後豬就死了很多。


50元一斤的豬肉是怎麼養成的



為了減少損失,他想了很多辦法,終於,2016年3月,老方發現了紅磚。

老方回老家,看到村民還有人用這樣的紅磚鋪在房間裡,他一問才知道,紅磚不僅能除溼,還能吸熱保溫。

2016年11月,老方把11000平方米的豬舍全部鋪上了紅磚,提高了保溫除溼的效果,將早晚的溫差控制在了5度以內,這才減少了損失。


50元一斤的豬肉是怎麼養成的


讓豬運動,提升品質


方宏松養的豬品質高,並不是因為它給的飼料好,而是因為他有妙招——讓豬運動。與普通養殖戶不同的是,他給豬打造了一個運動場。

出生6個月以後的小豬,方宏松會把它們從圈裡趕到山上,讓它們進行奔跑和爬坡鍛鍊。

上午9點,方宏松養殖場是最熱鬧的時候,上千頭豬擠在狹長的通道里,一聲指令下去,這些豬就會衝出圈舍,向著遠處的山坡全力奔跑。


50元一斤的豬肉是怎麼養成的



方宏松的養殖場裡,出欄的豬體重都在100-105斤以內,這時的豬肉肥瘦比例最好。

一般的豬出欄需要5個月,而老方的巴馬香豬,養殖時間足足需要一年。


50元一斤的豬肉是怎麼養成的



豬肉50元/斤,年銷售額破千萬

2017年年初,2000多頭巴馬香豬到了出欄的時候。因為成本高,他的豬肉定價每斤50元,排骨每斤60元。

珠三角的中高端超市的超市老闆看中了這大自然放養的豬,進行了引進。入駐超市的第一個月,兩個櫃檯的銷售額就達到了30多萬元。


50元一斤的豬肉是怎麼養成的



除了超市售賣外,方宏松還請專人進行了豬肉臘腸調配,做好的臘腸樣子雖然醜,口感卻非常好。

老方給臘腸定價98元/斤,2017年11月他把臘腸和豬肉一起賣,客戶買回去以後,回頭率很多。


50元一斤的豬肉是怎麼養成的



一年半的時間,老方把豬肉和臘腸銷售到了江門、廣州、深圳等5個城市的14家中高端超市,2018年銷售額達到了1000多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