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應該重新看待環境與天賦了


是應該重新看待環境與天賦了


老師總是會與家長強調環境的重要,希望家長給孩子創設一個好的家庭環境。“孟母三遷”的道理也反覆會講給家長聽。

我們也看到,一些家庭教育好的孩子,各方面能力都很突出,人生像開了掛,一些美好資源也是集中在他們身上,活得多姿多彩。

我們也看到,一些清北的學生,很少來自農村,不禁感慨:寒門再難出貴子!

家庭環境真的那麼重要嗎?

縱觀歷史,在太平盛世,能成就一番事業的也往往是來自達官貴人,畢竟,窮人是很難享受到那樣好的資源的。科舉時代,能上得了私塾,讀得起書的,也絕非普通家庭,學而優則士也是對於上流人士說的。

再看今朝,如果教育任其發展,優秀資源也將被壟斷。好在如今是一個開放的時代,一個政府能為人民考慮的時代,國家會拿起調控的手段為教育導航。現如今,公民同招,地區均衡發展,教育資源也越來越均衡。

而且,現在是網絡時代,優秀的資源再也無法做到壟斷了,很多有質量的網課也達到了普通民眾能接受的價格了。各地圖書館的各類優秀書籍,也任由你挑選。

無論你在邊緣的鄉村還是在閉塞的山區,通過網絡也能看到世界的發展。

也許未來的學習,學校教育只是一種選擇,可以有社區學習,社團學習, 也可以在各類培訓班學習,圖書館、新華書店有免費講座,網絡上有國家主辦的優質直播課,也許各類電視臺也會有相應的課程。

我們與其強調環境的重要,還不如努力為孩子去開拓眼界,博物館可以是你們家的後花園,名人紀念館可以作為孩子週末的學習基地。圖書館、科技館可以常帶孩子去看看,也許孩子沒有出生名門,但卻一直沐浴在名人的世界裡,孩子因此愛上了讀書,愛上了探索,這才是學習吧。


是應該重新看待環境與天賦了


既然環境沒有那麼重要,那麼天賦總重要吧!

當然重要,各類家長也是經歷了人生的摸爬滾打過來的,我們看到了太多我們永遠無法企及的人。有些人從沒有讀過心理學的著作,確是能言善辯,左右逢源;有些人學歷不高,辦事能力極強。我們往往把這一類人歸結為天賦,可能是我們心中不願意承認他們的努力吧,或者說沒有看到過他們的努力。

我承認有天賦一說,在學生中,我看到過兩類我認為聰明的人。一類是反應敏捷,腦子靈活的孩子。表現是,在課堂上,他總能第一時間回答老師的提問,並能答到點子上。還有一類是,在課堂上很少發言,但是考試成績很出跳的孩子,後來我發現,這類孩子為什麼課堂上表現不佳,主要是沒有想好。一個問題提出來,反應敏捷的孩子,往往可以在五秒之內答出題目,要是題目超出了他能接受的難度,這類孩子往往一籌莫展,不知道怎麼去思考。而第二類孩子,面對問題,一開始總是找不到方法,但是這類孩子有韌性,能夠執著去專研,結果往往可以找到最佳的答案。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沒有機智靈活的頭腦,但不能沒有一絲不苟、鍥而不捨的專功,天賦縱然重要,但重要的是韌勁,毅力,執著的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