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古人修身要義,有成效的大約是這4個方面,你做到了嗎?

圖|網絡 閱讀時間:約5分鐘

最近研讀古文,聽許多名家多次提及曾國藩,於是我對曾國藩產生了一點興趣,因此買來曾國藩全集,希望從中汲取聖人智慧,瞭解曾國藩是如何從笨書生,達到位極人臣,軍政皆通,兒女子孫湧現數百傑出人才的。

閱讀過程略有心得和不解,分享出來供大家批評指正。

毛主席曾點評曾國藩:“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

文正是曾國藩的諡號,毛主席對於近代的人才,就服曾國藩,可見曾國藩名望厚重,其實力不虛。

曾國藩做出的大事可以流芳百代,可到了老年時,依然感嘆:“自恨少壯不知努力,老年常多悔懼,於古人心境,不能領取一二。”我們都知道,曾國藩並不是少壯不努力,他從幾歲時開始讀書,一篇文章背不出來就通宵達旦地反覆誦讀,就連躲在房樑上的小偷都能記誦,這個故事很多人都聽過。

曾國藩:古人修身要義,有成效的大約是這4個方面,你做到了嗎?

他如此成功,還在悔恨不努力,而我們,並沒有頭髮斑白,眼花耳聾,也許正處青壯年,終日無所事事,一部手機、一張床就能消遣一天,年輕人過起了退休生活,實在不堪。

因此,應該從曾國藩的晚年悔恨當中,汲取良言,幫助自己修身。

曾國藩說:“細思古人工夫,其效之尤著者,約有四端:曰慎獨則心泰,曰主敬則身強,曰求仁則人悅,曰思誠則神欽。”

今天我們就從這四個方面,來解讀怎樣才算內聖:

1、慎獨則心泰

慎獨者,遏欲不忽隱微,循理不間須臾,內省不疚,故心泰。

意思:慎獨,就是遏制私慾,連非常微小的方面也不放過,遵循自然之理而行,時時刻刻都如此,內心而無愧,所以心裡坦然。

曾國藩能夠考上進士,必然學富五車,知道當官的潛規則,在他上京做官後,哪怕窮困,也保持潔身自好,不亂收禮品,不暗中勾結,所以朝廷每次在查贓物時,都查不到曾國藩的頭上,因為他過於清正廉潔,使得朝廷想查辦他,也找不到理由。遏制私慾,使得曾國藩能夠在朝廷多次檢查時安然度過。

曾國藩:古人修身要義,有成效的大約是這4個方面,你做到了嗎?

遏制慾望,一定要從細微處下手,正如劉備所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很多人都有沉溺菸酒的習慣,我為了防止自己染上菸酒的癮,每次別人給我遞煙倒酒,我都會委婉拒絕。雖然菸酒是日後交往的必備之需,但我目前年輕,能晚一點沾就晚一點沾。有人跟我說葡萄酒喝一點沒關係,度數不高,我說度數不高也不行,萬一因為喝了這一點染上酒癮,豈不麻煩?要想遏制慾望,就必須防微杜漸,從一開始就拒絕。

除了遏制慾望,另一個比較重要的是不斷學習通曉事理,我在閒暇時刻幾乎很少娛樂,一直在探尋許多道理,希望日後能為我所用,學習應該是時時刻刻進行的,偶爾放鬆一下。

不良慾望被遏制,同時又能不斷反省自己,就可以做到問心無愧,坦然生活。

2、主敬則身強

主敬者,外而整齊嚴肅,內而專靜純一,齊莊不懈,故身強。

意思:莊嚴恭敬,就是說外表整齊嚴肅,內心思慮鎮定專一,時時端正莊嚴,所以身體強健。

關於外在整齊嚴肅,我做的很不好,修外要穿戴得體,我不修邊幅,天氣轉熱還穿著棉襖,頭髮亂糟糟,頗有“形容枯槁”的感覺,所以經常被父母噴,有的人也對我不尊重。既便如此,我居然還把這當成修身養性,不求外物,實在是可笑。

內心思慮鎮靜專一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有人抱怨錢很難掙,這句話中“專一”兩字就包含了你未來的前途。以後是精細化領域的人最吃香,廣而不精的人生存會有一定的困難。我就是學習廣泛,沒有精深的人,所以現在我還很窮困。

譯者把“身強”翻譯成“身體強健,我認為不妥。端正莊嚴、內心專一怎麼會跟身體強健有關係呢?所以這裡的“身強”意思應該是看起來強大,足夠威懾他人,因為你表面莊嚴肅穆,內心專一,有專業技能,別人肯定對你畢恭畢敬。

3、求仁則人悅

求仁者,體則存心養性,用則民胞物與,大公無私,故人悅。

意思:求仁,從本體上講能夠保養心性,從運用上來說,有愛民惜物之胸懷,大公無私,所以人們喜悅佩服。

儒家說:“仁而愛人。”就是愛惜他人之理,可以做到尊重、理解、幫助別人。我們有沒有發現,每當自己做了好事,心裡就會很舒暢?這種舒暢的感覺就可以保養心性。

我外出時撿到一把傘完好無損,不知是誰丟的,那天恰好天下小雨,我看交警站在雨中指揮車輛,主動把雨傘送給交警,交警道謝,我的心裡極為滿足。所以胸懷他人,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是可以修養身心的。別人給自己的尊敬,是自然而來。

我們都是凡人,要說絕對的大公無私是不可能的,曾國藩在鍛鍊湘軍時,就很偏袒自己的兄弟,每次出戰,只讓兄弟帶兵圍城而不攻城,這樣兄弟的危險性會減少很多。在發軍餉時,給自家兄弟更多,導致有些將士因不滿而離職。

像曾國藩這樣的人,也不能完全做到不偏私,對於我們,肯定也會夾帶著偏私,這是人之常情,但在大是大非面前,我們一定要堅守原則,不能因私廢公。

曾國藩:古人修身要義,有成效的大約是這4個方面,你做到了嗎?

4、思誠則神欽

思誠者,心則忠貞不貳,言則篤實不欺,至誠相感,故神欽。

意思:內心忠貞堅定,言語篤實無欺,以至於萬物感應,所以神也欽服。

《中庸》很推崇“誠心”,我認為“誠心”就是順應內心的意思,王陽明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聖人,只是有的人心被矇蔽,無法照見,而有的通達之人,能撥開心上的迷霧,明心見性,順從內心辦事,忠貞堅定。比如說,人人都知道誠信待人是優良品質,可還是有人表面一套背地一套,這就是不能誠心,因為他沒有順從內心那個聖人的意願。

言語篤實無欺很容易理解,就是要信守承諾,古代有“得季布一諾,如得千金”的故事,現在我們應該保持這種習慣。做不到的事,不去逞一時口快,也不要去欺騙別人,謀取私利,凡是不順從這種道理的人,都走不長遠,大家都不願意跟他相處。

心誠無欺,就能萬物感應,人人願意幫助你,願意分享好的東西給你,一起生活,一起共事。我們現在很多人覺得老實就是人傻,沒錯,老實人確實容易吃虧,可能會被欺負,但是他內心沒有邪念,必然不會憂心忡忡,哪天他的誠心感動了貴人,平步青雲就順理成章。即使最終沒有飛黃騰達,也無愧於心,就像王陽明所說:“我心光明,亦復何言?”

最後說神也欽佩,算不算是一種迷信?這就要看你怎麼理解。我認為這裡的神,意思是規律。神欽佩你,就是你按規律辦事,生活給了你豐厚的回饋。

以上就是曾國藩關於內聖的反省,倘若我們真的能夠做到這4點,相關的回饋一定會驗證。以後的日子,投機取巧和欺世騙人的人,會越來越難生存,修身養性迫在眉睫,不要到老空餘恨。

如何做到內聖?

曾國藩把“慎獨”排在第1位講,我認為是別有用意,不論是小人還是君子,都會有獨自一人的時候,可為什麼還會產生如此大的分別呢?

曾國藩給了我們解答:“小人以其為獨而生一念之妄,積妄生肆,而欺人之事成。君子懍其為獨而生一念之誠,積誠為慎,而自慊之功密。”

意思是說小人獨自一人時,會產生非分的念頭,而這種非分之想聚集多了,就會開始任意妄為。思維可以直接影響行為,行為反映一個人的思維,邪念過多肯定會做壞事,而這壞事未必是由一個壞念頭導致的,它是由許多壞念頭累積而成。

曾國藩:古人修身要義,有成效的大約是這4個方面,你做到了嗎?

君子則不同,他在獨自一人時,往往更為謹慎,把誠心正念排在首位,剔除腦子裡的非分之想,好的念頭聚集多了就會處事謹慎,深得人心。

那我們如何修正自己的言行和思考呢?

“前言往行,既資其擴充;日用細故,亦深其閱歷。”

意思是過去的言論可以作為個人開闊眼界,充實知識的資料,日常處理瑣事,可以深化個人閱歷見識。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廣泛讀書的原因,從別人的親身經歷當中汲取知識和智慧,反省自己,修正言行,同時還要把自己的改變付出行動,用以此來處理生活當中的事情,驗證道理的正確性,深化自己的閱歷。

今天關於曾國藩《內聖》就分享到這裡,請在評論去談談你的心得:

楚門,一個信奉"卓越在於正確積累“的有志青年!

參考:《曾國藩全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