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与清代新疆开发

晋商与清代新疆开发

试论清代新疆晋商

明清时期,广大晋帮商人以其卓越的经商才能和取得的辉煌成就享誉海内外,堪称中国势力最大的商帮。作为全国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新疆,也是晋商纵横驰骋的舞台。天山南北处处留下了晋商足迹,如新疆古城塔、乌鲁木齐“山西巷子”等等。史料表明,山西人经商新疆,为边疆各族人民带来了生活必需品,丰富了边疆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同时在支持中央财政、反对外来侵略、弘扬爱国精神、传播晋文化等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明初,晋商已活跃于北部边镇一线从事对满蒙的贸易。明末,晋帮商人拥有雄厚的经济势力,西北贸易市场也尽为其所垄断。为此,早在入关前,清政府就十分重视笼络和争取多家晋商做内务府皇商,随军贸易,承办军需,为其军事行动服务。康雍乾三朝清廷西征准噶尔,晋商范氏以皇裔身份,承担清军的军事物资运输,前后两次捐输银406万两,运输粮食达百余万石,节省库银600万两,为清朝胜利进军西北清除地方割据势力立下了汗马功劳。清廷嘉奖范氏功绩。赐范毓宾“太仆寺哪,章服同二品”。其弟范毓奇则授千总,后升守备。清史打破常规,首次为人——晋商范氏列传。乾隆时期。清廷又将哈萨克贸易委之于范氏后人范清洪、范清旷二人从事。

晋商与清代新疆开发

统一新疆后,新疆使成为全国统一市场的部分。除以上所提范氏后人专门从事对哈萨克的官方贸易之外。更多的山西人蜂拥至新疆经商贸易,几乎垄断了该地的商业。据记载,乾隆时有晋商在新疆开办铅厂和金厂,巴里坤、奇台、乌鲁木齐等地商屯中有很多山西人。纪晓岚《阅微堂笔记》中多处记载了关于晋商的奇闻轶事,足见当时赴新晋商不在少数。这一时期。内地至新疆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是沿丝綢古道入新,即经西安,兰州、河西走廊,出嘉峪关到达哈密、吐鲁番;另一条即大草地路。以山西、京津一带为枢组,经归化城(呼和浩特),西北出蒙古草原经乌里雅苏台、科布多,而后南下到天山北路的古城(今奇台)。晋商以后者为主,主要靠驼马运输货物,故称“驼路”。《乌魯木齐杂诗》中纪晓岚讲到:“大贾皆自归化城来,土人谓之北套客。其路乃客赂蒙古人所开,自归化至迪化,仅两月程,但须携锅帐耳”,就是这种情况的反映。晋商就是沿着“驼路”,往返贸易,把内地的丝绸、布匹、茶叶、烟草、粮食、海鲜、食盐、铁器等生活、生产资料带到新疆。又把新疆一带的牲畜、皮毛、药材、果品等输往内地。晋商活跃于天山南北,在古城、迪化、镇西、伊犁、塔尔巴哈台、叶尔羌等城镇开设商店、当铺钱庄、帐庄、票号,经营茶、粮、布、盐、铁、煤、木材、饮食、药材、金融等多种行业。

贸易的兴旺,加速了新疆城市(特别是比疆}的发展,推动边疆城市由政治军事性质的城市向商业城的转变。如哈密“商贾云集,百货俱备,居然一大都会。”巴里坤“商货云集,当商、钱商以及百货商无不争先恐后,道光间颇称繁盛”“;"山西、陕西、甘肃之商人辐辏已极。”古城是晋商贸易总汇之地,生意极兴隆。史载,“地方极大,极热闹,北路通蒙占台站,由张家口到京者,从此直北去,蒙占食路,全仗此间,口内人商贾聚集,与蒙人交利极厚,口外茶商自归化城出来,到此销售,即将米面各物返回北路,以济乌里雅苏台等地,关系最重,茶叶又运至南路回疆八城,获利尤重。”当时社会上流传一句话“想挣白银子,走趟古城子”可见贸易兴旺程度。乌鲁木齐乾隆时已“商民云集,与内地无异”,以后逐渐发展。子号店铺,鳞次栉比,“繁华富庶,甲于关外。”玛纳斯“商民辐辏,庐舍如云,景象明润,丰饶与内地无异”济木萨“城外万家烟火,市肆无物不有。南疆阿克苏,“内地民,外番贸易,鳞集星萃,街市纷纭。”叶尔羌,“中国商贾,山、陕、江、浙之人,不辞险远,货贩其地”。伊犁、塔城、喀什等地也一派繁荣景象。

晋商与清代新疆开发

晋商开拓了新疆市场,以茶业、驼运业、票号三业最值得称道。晋帮商人经大草地路到新疆经商,要穿越草原和茫茫戈壁,货物主要靠驼马运输。适应驼运业的需要,古城、归化、包头、张家口等地出现了承揽运输的驼运店。如,奇台有大小驼店近40家。呼和浩特则有大盛魁、茂盛魁、德厚堂、福德堂等大小驼店数十户。其中以大盛魁势力最雄厚。大盛魁系由山西祁县、太谷两地史、王、张三家合办,是清代对俄贸易的最大商行,拥有职工六、七千人,养有骆驼近两万头,活动于内外蒙占。新疆乌鲁木齐、伊犁、塔城、库车,并远赴中亚、俄国。是大草地路上的最大驼户。据刘荫楠先生回忆,早年在乌鲁木齐山西巷子有山西大同人季登魁开设的“山西驼场”,当时从呼和浩特来的骆驼队到乌鲁木齐都在此休整。在近代交通工具兴起之前,这些驼户往来运输,年复一年,对于繁荣边疆贸易,加强新疆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晋商与清代新疆开发

茶叶是晋商对新疆贸易的大宗。清代,茶叶已成为边疆各民族生活的必需品。平准战争中定西将军水常上奏清廷称“准噶尔最重官茶”,建议以茶代银奖励投诚人员”。南疆地区的维吾尔族人民,日用所需,都可以自给,但最缺少的就是茶。平准战争结束,驻扎新疆的广大官兵,连同驻扎伊犁的满洲、索伦、察哈尔、锡伯营,每年都需要大批茶叶。乾隆时新疆年需官茶二万七千余封(每封5斤),商人运销的则更多。到道光初,仅南疆八城每年需茶至少二十余万封,就全疆来讲需茶数量是相当大的。所以,对于垄断了茶叶贸易的晋商来说,新疆无疑是销茶的重要市场。晋商在福建、安繳、江西、两湖地区购买茶山,加工生产茶叶,而后北运归化,沿大草地路入新疆古城子,销售到天山南北。山西茶商还能够根据新疆蒙占、哈萨克牧民的需求,生产“川字”、“米心”等适合他们口味的砖茶,得到各族人民的认可,称它为“晋茶”。直到19世纪中叶前,“晋茶”一直垄断新疆市场,深受各族人民的欢迎。

票号是晋商的伟大创举,自道光初年(19世纪20年代初)创立以来,山西票号“执中国金融界之牛耳”一百多年。它经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承担着全国工商界的金融调拨任务。光绪后期,山西票号在迪化(今乌鲁木齐)设立三家分号

蔚丰厚、天成亨、协同庆,均属山西平遥帮票号。尽管三家分号在新疆设立时间较晚,但其作用不可低估,一经成立即“执新疆金融业牛耳”,是新金融界的骄子。它们除了民间存、放款、汇兑业务之外,主要承办各省协济新疆的“协饷”业务,起着代理国库的作用。依据《1913年9月天成亨等14家票号存放实绩统计表》,迪化三家票号共存款113741两,放款852903两,数额是相当大的。辛亥革命后,新疆协饷中断,天成亨、协同庆相继歇业,退出新疆金融舞台,但蔚丰厚改组银行成功,业务又渐行渐长,在迪化、古城、伊犁、塔城、阿尔泰成立了分行,继续发挥作用。票号的贡献远不至此。在左宗棠西征阿占柏和沙俄侵略者收复新疆的斗争中,清政府财政拮据。西征军饷得不到保证,票号则源源不断地接济西征军,数额高达800余万两。这是票号在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做出的重大贡献。

晋商与清代新疆开发

山西商人不仅是能征善战的商界劲旅,更是爱国的典范。19世纪20年代(道光初年),新疆和卓后裔张格尔纠集匪徒,在中亚浩罕汗国的支持下,先后四次返回新疆作乱。1826年,张格尔第三次入境作乱,占领西四城:喀什、叶尔羌、和阗。英吉沙尔,实行残暴的统治。守城官兵和广大商民都投入到了保卫城市的战斗。在喀什噶尔,很多山西忻州商人献出了生命。据忻州人王锡纶记述,自乾隆时起,许多忻州人即来到伊犁、乌魯木齐、喀什噶尔、阿克苏、和田、叶尔羌等处经商创业。他还做诗纪念死难的同乡:“商人几点思乡泪,洒向刀头尽成血。当年逐利辞乡县,天山翘首程如线,白发慈亲泪满衣,红颜少妇涕成泣。闻道于阗琼玉多,又传罽宾毛衣贱。某家携归万斛装,某客手挥千金便。从此相将爱远引。故故寒邮逐奔电,嬴得腰缠十万多,死上他乡不相见”诗人以哀婉凄凉的笔调赞扬了晋商不畏艰难的创业精神和为国捐驱的高风亮节,展现了广大晋帮商人的精神风貌和高尚情怀。

有清以来。晋帮商人前赴后继。足迹遍布天山南北,不仪为边疆人民带来了丰富的物质产品,还带来了独具特色的山西文化。闻名天下的山西汾酒、陈醋、面食深受边城百姓的喜爱。晋商在古城、乌鲁木齐、巴里坤等边城设立山西会馆,会馆木结构建筑高大宏伟,内供关羽塑像,独具北方民居风格。公馆是维系同乡感情的处所,也是晋商精神的外化形式,更是晋文化的播洒载体。每逢佳节,山西会馆便组织社火龙灯,表演山西花鼓,还请山西戏班唱戏,丰富广边城各族群众的娱乐文化生活

历史午轮滚滚向前,广大晋帮商人创业边疆的辉煌已化作丰碑沉淀在昨日的历史里,但它们为祖国西北边陲的开发所作的贡献和牺牲,将永远为新疆各族人民所铭记!(作者:杨俊国 马世翔 2008年第二期昌吉学院学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