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拿瓷罈子到鑑寶現場,專家問:罈子裡為什麼有醃菜味道?

在中國,製陶技藝的產生可追溯到紀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時代,可以說,中國發展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陶瓷發展史,中國在陶瓷技術所取得的重要成就。


老人拿瓷罈子到鑑寶現場,專家問:罈子裡為什麼有醃菜味道?


今天我們介紹的這件古董,是一位來自陝西的老人胡法貞帶來的一件寶貝。老人胡法貞無意間在電視上看到一檔鑑寶節目,覺得非常有意思,抱怨說自己家為什麼沒有一件傳家寶呢?胡法貞老人突然想起自家的罐子來,按照節目中的報名方式以及地址,老人帶著自己的寶貝來到了鑑寶現場,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讓專家給她鑑別一下。

寶物的主人起初極不自信。之所以拿來鑑定,緣於一時興起,她只抱10%的希望,誰說10%的希望就不是希望呢?當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將寶物放在專家面前時,她臉上的表情,尷尬和羞澀多於緊張。

“知道是個什麼東西嗎?怎麼會有一股醃菜味”專家問。

“它原是被人拿來醃菜的……應該是個菜罈子吧。”她回答。

“是個醃菜的罈子。”專家肯定,“你認為是哪個朝代的?”


老人拿瓷罈子到鑑寶現場,專家問:罈子裡為什麼有醃菜味道?


她以為專家在挖苦她,臉紅了。

“朝代我不知道,年頭不短了。我第一次見它是30年前,到我家也10年多了。”

“怎麼得的?”

“朋友送的,她硬塞給我的。”

專家和工作人員都笑起來,調侃她受賄。

她當然沒有受賄,寶物確實是朋友送的。她與這位朋友的友誼超過30年,兩家相隔不遠,兩人經常走動。

朋友家有個小院,擱著一副石擔子,她每次來都要玩玩,抓舉、挺舉,氣喘吁吁,踉踉蹌蹌。


老人拿瓷罈子到鑑寶現場,專家問:罈子裡為什麼有醃菜味道?


朋友提醒她別把菜罈子砸了,她才注意到牆旮旯裡一個似缸非缸、似瓶非瓶的物件,呈深綠色,口較小,鼓鼓的身子箍著一條青龍。她有心跟朋友的母親開玩笑,說她糟蹋東西,拿文物醃菜。老太太樂呵呵地問她是否喜歡。

“喜歡你拿走。”

這事兒過去近20年了,她早忘了,朋友卻記在心上。

10年前,朋友與人合夥做煤炭生意,跑來跟她借錢。她讓丈夫翻出存摺,連本帶息湊了3萬元。

朋友生意砸了,從此一蹶不振,深居簡出。她有心向朋友要錢,看她落魄樣,不忍開口。

3年後有一天,朋友敲開她的門,哼哧哼哧的,把醃菜罈子搬進來。

“老太太走了,沒人醃菜了。你說過你喜歡,送給你。”朋友特別強調,這跟欠錢無關,有錢還要還。她既好氣又好笑--她喜歡的東西多了!

朋友將醃菜罈子倚牆放好,匆匆走了。她也懶得動它,一放就是七八年。

專家問她:“要真是個寶物,你怎麼處置?希望朋友拿它抵債?”

“是。”她如實回答。她很清楚,如果跟錢無關,朋友不會將東西給她送家來。

“這是個古董,好東西!”專家告訴她,隨即向她普及相關古董的知識。


老人拿瓷罈子到鑑寶現場,專家問:罈子裡為什麼有醃菜味道?


她機械地點頭,似懂非懂,只依稀聽到寶物產於晚明,為皇族器具。

皇親國戚居然也吃醃菜!

“它值多少錢?”

“肯定不止3萬,後面可加個0。”

回頭,她請人打了個木架,用來固定寶物;自己動手,小心翼翼地將寶物安放在車裡,穩穩地開著回家。

過了段日子,她家的賬戶上多出3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