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拿瓷坛子到鉴宝现场,专家问:坛子里为什么有腌菜味道?

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可以说,中国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中国在陶瓷技术所取得的重要成就。


老人拿瓷坛子到鉴宝现场,专家问:坛子里为什么有腌菜味道?


今天我们介绍的这件古董,是一位来自陕西的老人胡法贞带来的一件宝贝。老人胡法贞无意间在电视上看到一档鉴宝节目,觉得非常有意思,抱怨说自己家为什么没有一件传家宝呢?胡法贞老人突然想起自家的罐子来,按照节目中的报名方式以及地址,老人带着自己的宝贝来到了鉴宝现场,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让专家给她鉴别一下。

宝物的主人起初极不自信。之所以拿来鉴定,缘于一时兴起,她只抱10%的希望,谁说10%的希望就不是希望呢?当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宝物放在专家面前时,她脸上的表情,尴尬和羞涩多于紧张。

“知道是个什么东西吗?怎么会有一股腌菜味”专家问。

“它原是被人拿来腌菜的……应该是个菜坛子吧。”她回答。

“是个腌菜的坛子。”专家肯定,“你认为是哪个朝代的?”


老人拿瓷坛子到鉴宝现场,专家问:坛子里为什么有腌菜味道?


她以为专家在挖苦她,脸红了。

“朝代我不知道,年头不短了。我第一次见它是30年前,到我家也10年多了。”

“怎么得的?”

“朋友送的,她硬塞给我的。”

专家和工作人员都笑起来,调侃她受贿。

她当然没有受贿,宝物确实是朋友送的。她与这位朋友的友谊超过30年,两家相隔不远,两人经常走动。

朋友家有个小院,搁着一副石担子,她每次来都要玩玩,抓举、挺举,气喘吁吁,踉踉跄跄。


老人拿瓷坛子到鉴宝现场,专家问:坛子里为什么有腌菜味道?


朋友提醒她别把菜坛子砸了,她才注意到墙旮旯里一个似缸非缸、似瓶非瓶的物件,呈深绿色,口较小,鼓鼓的身子箍着一条青龙。她有心跟朋友的母亲开玩笑,说她糟蹋东西,拿文物腌菜。老太太乐呵呵地问她是否喜欢。

“喜欢你拿走。”

这事儿过去近20年了,她早忘了,朋友却记在心上。

10年前,朋友与人合伙做煤炭生意,跑来跟她借钱。她让丈夫翻出存折,连本带息凑了3万元。

朋友生意砸了,从此一蹶不振,深居简出。她有心向朋友要钱,看她落魄样,不忍开口。

3年后有一天,朋友敲开她的门,哼哧哼哧的,把腌菜坛子搬进来。

“老太太走了,没人腌菜了。你说过你喜欢,送给你。”朋友特别强调,这跟欠钱无关,有钱还要还。她既好气又好笑--她喜欢的东西多了!

朋友将腌菜坛子倚墙放好,匆匆走了。她也懒得动它,一放就是七八年。

专家问她:“要真是个宝物,你怎么处置?希望朋友拿它抵债?”

“是。”她如实回答。她很清楚,如果跟钱无关,朋友不会将东西给她送家来。

“这是个古董,好东西!”专家告诉她,随即向她普及相关古董的知识。


老人拿瓷坛子到鉴宝现场,专家问:坛子里为什么有腌菜味道?


她机械地点头,似懂非懂,只依稀听到宝物产于晚明,为皇族器具。

皇亲国戚居然也吃腌菜!

“它值多少钱?”

“肯定不止3万,后面可加个0。”

回头,她请人打了个木架,用来固定宝物;自己动手,小心翼翼地将宝物安放在车里,稳稳地开着回家。

过了段日子,她家的账户上多出3万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