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逍遙遊:永遠不要和不是同一層次的人去爭論與衝突

莊子逍遙遊:永遠不要和不是同一層次的人去爭論與衝突

莊子逍遙遊有一段話:小智不瞭解大智,壽命短的不瞭解壽命長的。

憑什麼知道它是這樣的呢?朝菌不知道一個月的開頭和結尾,蟪蛄不知道一年中有春有秋。這是壽命短的。

楚國的南部有冥靈這種樹,以五百年當作春,以五百年當作秋;遠古時有一種大椿樹,以八千年當作春,以八千年當作秋;這是壽命長的。彭祖如今獨以長壽著名,一般人與他相比,豈不可悲嗎?

莊子逍遙遊:永遠不要和不是同一層次的人去爭論與衝突

論語中記載這樣一個故事

早晨,子貢在大院門口打掃院子。有人來到,問子貢:“您是孔子嗎?”

子貢答道:“有什麼事需要向我們老師請教?”

“我想請教關於時間的問題?”

“這個問題我知道,可以回答你”

“那你說說一年有幾季?”

“四季。”子貢笑答。

“不對,一年只有三季!”

“四季!!”

“三季!!”

“四季!!!”子貢理直氣壯。

“三季!!!”來人毫不示弱。

然後就爭論不止,一直爭論到中午也沒消停。

莊子逍遙遊:永遠不要和不是同一層次的人去爭論與衝突

孔子聽到聲音,從院內出來,子貢上前講明原委,讓孔子評定。

孔子先是不答,觀察一陣後說:“一年的確只有三季。“

來人聽此,大笑而去。

待來人走後,子貢忙問老師:“這與您所教有別啊,且一年的確有四季啊!

“這一年到底應是幾季?”孔子答:“四季”

子貢不解。孔子繼而說道:“這時和剛才不同,方才那人一身綠衣。他分明是田間的蚱蜢。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經歷過春、夏、秋三季,哪裡見過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維裡,根本就沒有‘冬季’這個概念。你跟這樣的人那就是爭上三天三夜也不會有結果的。你若不順著他說,他能這麼爽快就走嗎?你雖然上了個小當,但卻學到了莫大一個乖。”

說完,子貢立刻明白了。

莊子逍遙遊:永遠不要和不是同一層次的人去爭論與衝突

永遠不要和層次不同的人爭辯,那是對自己的一種無益的損耗。

經常在菜市場看見有人為了一點蠅頭小利而爭論不休,面紅耳赤;經常在網絡上看見一些網友打口水戰,汙言穢語;經常在單位裡,下屬向領導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而領導不以為然,當耳邊風;道不同不相於謀,說多了無益。

同樣的,你和什麼樣層次的人爭辯,就註定了你將會淪為什麼樣子的人。

不是所有人都處於同一層次,當你在生活中遭受到不被理解時,先不要急著去爭個輸贏。你要清楚,並不是所有人都配得上你的解釋。

莊子逍遙遊:永遠不要和不是同一層次的人去爭論與衝突

曾經發生過一個悲劇:28歲的演員劉潔,帶未婚夫去醫院看望生病的外婆。在住院部樓下遇到一名醉漢,只因不小心碰了一下,醉漢就罵罵咧咧,隨即這對情侶和醉漢理論起來。但醉漢仍不罷休,追著劉潔未婚夫一路砍殺,導致其未婚夫在逃命中腿部被砍三刀。

世界之大,人都有三六九等之分,我們無法改變身邊人的品性和素質,但慶幸的是,我們有選擇遠離他們的權利,不與他們作過多無謂的爭辯和糾纏,這就是對於自己最大的保護。

這並不意味著軟弱或退讓,而是當你耗盡了精力,卻難以消除人與人之間的認知差距。你終會明白,最好的發聲方式,莫過於少說話,做好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