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讓農民欣喜的免費路燈,如今卻成了大家的心結,到底為何?

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裡,我國的農村經濟和外貌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廣大農民朋友也是能夠非常明顯的感覺到。現在走在鄉村的小路上可以發現一排排的小洋房,以前的土房已經完全不見了。而且前幾年泥濘、黑暗的出行之路,已經被一條條幹淨、平整的水泥馬路所替代了。

當初讓農民欣喜的免費路燈,如今卻成了大家的心結,到底為何?

說到馬路必須要提一下的就是路燈,這種東西在以前都是城市才有的,而農村一到晚上就是黑漆漆的一片,出行的話完全只能依靠自家準備的手電筒,不過現在隨著農村道路的修建,路燈也成為了標配公眾設施。因為農村線路的問題,很多路燈只能依靠太陽能,雖然在數量上不能夠達到城市的標準,也不能起到燈火通明的效果,但是至少能夠為大家的出行帶來一點光亮,不用像以前一樣依靠手電筒和月光前行了。

當初讓農民欣喜的免費路燈,如今卻成了大家的心結,到底為何?

上述的公共設施其實都是屬於國家推出的惠民工程,所有的路燈都是國家出錢免費安裝的,不需要大家支付任何費用。所以在剛開始的時候農民也是非常贊同和高興的,但一年之後大家就開始紛紛改變想法,直言讓政府直接拆掉,感覺裝了還不如沒有裝,這到底是何原因?

1、 被吐槽為表面工程

其實有不少的地方都存在這樣的現象,可能在有些人眼裡只是小事一樁,但卻讓農民感覺非常的氣憤。本以為是為了大家出行方便安裝的路燈,沒想到只是一個面子工程,只有在遇到檢查的時候才會開燈。個別地方路燈甚至連電都沒有,從安裝到現在一直都沒有亮過。很多人對於這種現象氣憤的說道"就算是免費的也不要了",雖然只是一時的衝動之言,但裡面卻是大家對國家福利工程的高度期望,都是希望每個地方的機構能夠將民生工程落實,不要成為某些人謀取利益的一個噱頭。

2、 有不少地區的路燈都只是個裝飾

因為農村道路的線路問題不是很好解決,所以大多數路燈電能來源都是太陽能電池板,對於太陽光比較充足的地方來說,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但對於一些陽光不好,經常下雨、陰天的地區來說,這些路燈可能就只能起到裝飾的作用了,很少可以真正的亮起來。而且就算是能夠保證亮起來,受到電池板容量的限制一般也是撐不了幾個小時的,簡單的來說也就是隨便亮亮表示一下算了,所以大家對此感到非常的失望。

當初讓農民欣喜的免費路燈,如今卻成了大家的心結,到底為何?

3、 對於路燈的整體佈局不是太合理

從一般的角度來說路燈應該是集中在人群集中的地方,比如村子裡面的交通要道、廣場等等,因為這些地方才是大家經常會去使用次數比較頻繁的地方。但偏偏有人喜歡將路燈安裝在人少的地方,非常巧妙的避開了大家高度需要路燈照明的地方。到底這些偏僻的路燈是設置給誰使用的,難道是給那些花花草草和動物,這樣的佈局確實讓大家覺得非常不合理。

當初讓農民欣喜的免費路燈,如今卻成了大家的心結,到底為何?

不知道大家的新農村改革之後村裡是不是安裝了路燈,大家對路燈安裝的位置和發揮的作用是不是很滿意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