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粘人怎么办?

用户99017336370


我们知道安全感的建立对宝宝的发展很重要。可是很多家长会有一个误区,就是觉得有安全感的孩子,应该不会黏着爸爸妈妈,不会害怕分离,去上幼儿园也不会焦虑。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宝宝黏人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从小爸妈陪的少,生活环境有较大的变故,也可能只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比如6个月左右的宝宝会特别害怕陌生人,这是因为他们的记忆力开始发展,能够分辨家人和陌生人。这时的认生、黏人,其实是一种发育正常的表现。

那么对待宝宝黏人,我们该怎么帮助他建立好安全感,顺利渡过各个时期呢?给大家几点小建议

1、接纳宝宝

当宝宝表现出粘人时,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接纳他。不能把黏人等同于软弱、不独立、依赖人。宝宝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批评。

2、高质量的陪伴

什么叫“高质量”的陪伴呢?

就是哪怕一天只能抽出15分钟或半小时,至少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要全身心地陪伴宝宝,注意的焦点始终在他身上。

可以陪她聊天、做游戏、有一些肢体上的接触,也可以坐在宝宝身边看他玩耍,时不时地给他一句鼓励。

当我们在这段时间里给宝宝足够的关注,他就能慢慢确信,爸爸妈妈是爱我的,从而宝宝建立起安全感。

3、对宝宝信守诺言

我们不可能24小时不间断地陪伴宝宝。当我们必须要离开一段时间,比如妈妈要上班、做家务,这个时候,我们要明确告诉宝宝自己离开多久,什么时间能回来,并且说到做到。

千万不要骗宝宝说妈妈下楼给你买玩具,结果一去不回。明确离开的时间,信守和宝宝的诺言,才能建立起信任感。

4、多接触不同的人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让宝宝多接触不同的人。

除了爸爸妈妈,还要和外公外婆、爷爷奶奶,邻居家的小伙伴,建立起家人、朋友的关系。这样宝宝会变得更独立,社交能力也会得到发展。

不过,宝宝要改掉黏人的状态,需要一定的过程。妈妈们要放轻松,别太焦虑,宝宝不会一辈子都黏着你的,给他时间去慢慢成长吧。

我是小样妈,儿童心理学博士,专注分享育儿干货、早教游戏,有任何育儿问题,都可以和我交流、探讨。

妈妈没时间


分离焦虑是一种正常发展历程,每个小朋友基本都会遇到,只有早晚的差别。一般是在九个月大开始认人的时候出现,之后变得明显。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分离焦虑会逐渐降低直到消失。可以试试下面几步适当调整:

告诉孩子爸妈都会在这里

孩子都是黏人的,因为有你在身边他才会感觉到安全,但随着他活动能力、好奇心的增加,渐新地开始探索外在的环境,并开始在安全距离与好奇心之间“拔河”。一方面是期望你在身边,另一方面又想去看看这神奇的环境,即使是去玩儿也会不停地回头查看,你是否跟上了他。这时,爸妈要做的并非亦步亦趋地跟着孩子跑,而是应找一个座位坐定,和孩子约定爸妈会在这里等他,鼓励他自己去探索、游玩儿,如果有任何问题就回来找爸妈。



通过这样的练习过程,孩子会渐新地延伸与你之间的安全距离,也让孩子知道你永远都会在旁边保护他。然而,必须注意,应选择一个适合的地点再开始练习,相对于人山人海的百货公司、游乐区,家里附近人不多的小公,反而是比较适合的等习场所。最重要的是,在等习的过程中 请不要离开你承诺孩子的“等特区”,不然安全感就会像断了线的风筝反而让孩子更不敢去探索。

适当增加孩子的熟人

现在绝大多数的家庭,都只有一至两个孩子,加上爸妈全家人都算进 去,最多也只有四个人;认识的人比较少,当人多时自然会感到不安,因 此,多带着孩子拜访亲友,让孩子认识更多的熟人,就变成一项重要的工 作。如果孩子比较胆小,记得不要约在别人家里,或是新奇的餐厅里,那样成功的机会很低;相反地,约在孩子已经熟悉的地点比较容易让他感到安心与舒服,这样孩子才能心有余力去认识其他的人。

孩子记得熟人的方式很特别,当他睡着醒来后,如果还会碰到那个人,那么他认为就是应该要记住的人。不然,每天出去散步路上人来人往,碰到一大堆的人,难道都得记住?所以,有时不妨请亲友帮一点几小 忙,多停留一会儿,让午睡后的孩子能有机会记住他,这样才能让孩子有更多的熟人,胆子也才会新新地变大。

跟着长辈出去玩

当孩子有想要去玩儿的地方,又有已经非常熟的亲友,特别是家里的长辈时。不妨着手安排让长辈帮忙带孩子出去 不是好玩而已,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孩子练习离开爸妈的身边 一段时间。建议开始时选择走路就可以到的地方,可以到附近的公园或便利店,那样即便是失败了,也可以很快地回到家。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有良好的成功经验,而不是时间的长短。

当孩子已经可以成功短暂和爸妈分离,就可以让他练习出去玩儿半天,再准时地去接他。请记得,孩子虽然不会看时间,但是生物钟却非常准确,所以请不要迟到,不然好不容易建立好的安全感又得重新练习一段 时间才能恢复。

-----------------

感谢阅读,关注《凡妈学堂》,查阅更多精彩内容,做更好的父母!

PS:【关注后私信我,免费领取价值万元育儿锦囊哟!】


养育有新方


孩子太粘人怎么办?


仔细观察每个家庭会发现孩子粘人不足为奇,相信每个人几乎都见过粘人的孩子,但是粘人的孩子各有各的对象,有的黏妈妈、有的粘爸爸,有的粘姥姥或奶奶。

一般来说孩子之所以粘某个人,就说明某个人会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要求。对于孩子粘人这样的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说孩子粘人是好事,孩子粘你说明孩子喜欢你,也说明你在孩子心中有地位;也有的人认为孩子粘人是让你头疼的事情,比如你想出去办点事孩子保住你不让你走,朋友找你逛趟街孩子哭着拽着不放手;甚至你想去厕所方便一下孩子都缠着你不叫你去。不说大家都知道谁遇到这么粘人的孩子都会被逼疯。

孩子太粘人究竟怎么办呢?

孩子粘人的原因

据跟踪细心观察发现,孩子粘人最根本的原因是孩子小时候缺乏安全感。因为孩子一旦离开父母或家人就没有安全感,内心就恐惧、孤独、失落,所以孩子就像落水的人一样,即使水浅淹不死,也总要抓住一样东西心里才踏实。所以要想解决孩子粘人的问题,一定要先找出孩子粘人的原因所在,知道了孩子为什么粘人,才能选择适当的方法对症下药去解决问题。



解决的办法

我有一个邻居,孩子小时候一直是妈妈带着,后来妈妈产假结束要上班了才把奶奶接来带孩子。由于孩子之前一直跟着妈妈,突然妈妈换成了奶奶孩子一下子不习惯,没到看见妈妈走就哭闹,保住妈妈的腿不让走。妈妈心疼孩子,每天上班时都是趁着孩子不注意偷偷地跑。当孩子缓过神来之后,只要感觉妈妈快走的时候,哪怕孩子正在玩玩具或正在吃东西,都会赶紧停下来不吃不玩盯着妈妈寸步不离。当妈妈离开的时候孩子就撕心裂肺地大哭大闹。


01跟孩子讲明道理

对于上述这个粘人的孩子,妈妈的正确做法是:用眼睛看着孩子的眼睛或摸着孩子的头跟孩子讲明道理,告诉孩子妈妈的的产假过完了,必须去上班,并跟孩子讲清楚妈妈要上班谁也拦不住,不过妈妈下班回来就可以带孩子玩。一旦对孩子做出承诺就要兑现,否则孩子知道你说话不算数,下次再说就不灵了。

妈妈错误的做法:是偷偷走不让孩子发现,妈妈的不辞而别给孩子造成被抛弃的感受,孩子就失落、郁闷,伤心难过,假如孩子一次次被丢怕了就对妈妈更加粘的厉害。



02循序渐进慢慢分离

有的孩子粘人是因为孩子没有安全感,因为孩子小心里很脆弱,假如妈妈稍不注意把孩子丢在家里或其他地方让孩子产生了恐惧感,孩子也会粘着大人,孩子身边有大人的陪伴才感觉是安全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大人要让孩子时时刻刻感受到你是爱他(她)不会丢掉他(她)。想摆脱粘人的孩子,不能快刀斩乱麻,而要循序渐进让孩子慢慢适应你离开的时光。具体做法是,你和孩子在家的时候,开始陪着孩子玩,然后故意找个理由离开一会儿。刚开始离开的时间可以短暂一点,随后再找个理由离开并把时间稍微加长,以此类推慢慢的孩子习惯了一个人玩,妈妈也就摆脱了孩子的纠缠。


03投其所好分散孩子注意力

妈妈想慢慢离开孩子,在陪着孩子时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来选择。比如:孩子喜欢看动画片、喜欢看儿童绘本、喜欢搭积木等等,反正只要是投其孩子所好。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事情陪着孩子去做,孩子玩着玩着就会身心完全投入进去,当发现孩子到入迷的程度时,就可以找个理由推脱有事离开一会儿,然后再回来看看,接着再次离开,再次回来,这样重复多次,每次给孩子留下单独的时间,这个时间可以逐渐加长,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慢慢的习惯一个人玩。

最后再次提醒:我说的以上几种方法只是提供参考,方法再好也要注意运用的方式,方式不对效果就不会好。切忌不能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跟孩子硬碰硬的来,更不能采取粗暴的态度对孩子进行恐吓。要根据孩子的性格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实施的过程中要顺其自然做到润物细无声,才能使摆脱粘人孩子的问题迎刃而解!



智慧奶奶


如果有一天,妈妈发现宝宝突然变得特别粘人,一秒钟看不见妈妈就开始哭闹,时时刻刻都要粘着妈妈,上个厕所都得抱着宝宝,只要妈妈待在自己身边便是岁月静好,要是妈妈离开个把钟头,没准就哭的撕心裂肺了。

这时,妈妈们多半都是崩溃的,干脆拿裤腰带把宝宝拴在身上得了,而且,每个妈妈和宝宝都要得经历这么一段粘人的时候。



这是宝宝心理发展必经的过程

1、宝宝以为妈妈和自己是一体的

妈妈在自己的身体里孕育了宝宝,怀孕期间可以说娘俩真的是形影不离,宝宝出生以后,妈妈感慨到终于把这个肉蛋蛋卸货了,但是,宝宝可不这么认为,他是分不清世界、你、我、他都是独立的个体,他认为,世界和自己是一体的,妈妈和自己是一体的。

2、6个月开始认生

从6个月开始,宝宝逐渐能够分辨熟人和陌生人,渐渐开始感觉到妈妈和自己好像不完全是一个个体,因为,有时候妈妈会突然消失了,再突然又出现了,这个时候宝宝依然没有客体永存的概念,一旦看不见妈妈了,就会以为妈妈消失了,于是就要把妈妈哭回来。

3、逐渐进入分离焦虑期

大部分宝宝从8个月开始进入分离焦虑期,18个月左右达到顶峰,然后,随着宝宝客体永存概念的建立以及良好母婴关系的建立,逐渐度过分离焦虑。

这个阶段,宝宝也会异常粘人,如果是妈妈一个人带养宝宝,这种情况会更加突出。

所以,通过宝宝的心理发展过程能看到,宝宝粘人并不是无理取闹,而是一种客观的心理发展需要,受制于认知能力的不足、大脑发育不足,宝宝与妈妈天生的这种亲密关系,妈妈自然而然就会成为宝宝首位可依靠可信任的亲人。



如何应对宝宝粘人的状况

1、给予充足的爱和回应

孩子和成人不一样,如果你告诉一个成人:我现在想静静,你自己一边玩去,成人会明白你的意思并且能够执行,但是,对于一个宝宝来说,你不理他,不回应他,甚至告诉他,你能不能自己玩一会,他是不会懂得,他只会从你烦躁的语气、生气的表情、粗鲁的肢体动作中感受到:妈妈不要我了,不爱我了,不行,我要抓紧我的妈妈,一步都不能离开。

这是一种本能,宝宝需要妈妈的本能。

但是,如果妈妈能够及时回应宝宝的需求,宝宝也就只粘你一会而已,虽然可能有点很枯燥很烦,但,还是请保持微笑。

只有在宝宝需要爱的时候及时给予,安全感才能建立起来,让他心中有数:我妈爱我,不论我在哪里,回头都能看到我的妈妈,妈妈会始终陪伴我,他才能安心的自己该干啥干啥,而不会始终惦记着妈妈。

安全感满满的孩子,才能更快的度过分离焦虑期。

2、躲猫猫游戏

因为宝宝的客体永存概念还没建立起来,所以,我们需要通过一些游戏帮助宝宝尽快认识到:东西藏起来只是暂时看不见,而不是永远消失了,妈妈离开一会也不是永远消失了。

躲猫猫游戏是最快乐,最方便的方式了,妈妈每天在家和孩子多玩几次,比如:

  • 藏玩具,把玩具藏在布下面,让宝宝掀开,搭配夸张的语气和表情说:哇!找到了耶!

  • 利用穿脱衣服躲猫猫,套头衣服会暂时蒙住眼睛,趁此机会玩一把躲猫猫,妈妈可以说:啊呀,宝宝不见了,哪去了,然后把衣服拉下来,开心的说:哇,找到了!看见宝宝了。
  • 妈妈藏在不同房间,然后说:妈妈在哪呢?宝宝快来找啊。宝宝会循声找到妈妈,顺便锻炼了听觉能力,一举两得。

3、妈妈循序渐进短暂离开

找一个宝宝熟悉的其他带养人暂时照顾宝宝,妈妈每天短暂离开一下,时间逐渐拉长,让宝宝适应妈妈出去还会回来这个事情。

需要注意的是,妈妈需要正大光明的和宝宝告别以后出门,回来时第一时间拥抱宝宝。

4、别让宝宝觉得无聊

有时候,宝宝无聊,无事可做,就会粘着妈妈,让妈妈陪着。

所以,妈妈可以给宝宝挑选合适的玩具或者绘本,让他转移注意力。其实有时候,宝宝只是需要妈妈坐在自己旁边就可以,不一定非要和他一起玩玩具。

只要宝宝能够顺利度过分离焦虑期,这种粘人的状况就会慢慢减少,这个过程是需要妈妈与孩子一起努力走过去的。



需要警惕的宝宝“粘人”状况

如果母婴依恋关系是矛盾型或者混合型,宝宝所表现出来的状态为:

进入一个新环境时,宝宝会紧紧挨着妈妈,不愿意探索新的环境,或者在妈妈短暂离开前就开始焦虑不安,在妈妈离开后感到非常伤心或愤怒,当妈妈回来时,宝宝一方面想和母亲亲近,一方面又选择了负面的亲近办法,比如对妈妈又打又踢。


出现这种情况时,妈妈需要重新审视一下和宝宝的相处模式,是否经常忽视宝宝、训斥宝宝、不能及时回应宝宝的需求,如果有,那就得行动起来,改变这种现状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宝宝粘人,尤其是粘妈妈,说明宝宝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更爱妈妈。




我是坚持科学育儿的墨仔妈妈,一名纽诺婴幼儿睡眠顾问,希望能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婴幼儿睡眠、大运动发展、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方面的经验,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养育孩子不仅需要爱,还需要知识

墨仔妈妈育儿


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这样的烦恼,就是宝宝无时无刻地依赖着自己,一会儿一句“爸爸”、“妈妈”,让自己很是无奈。其实孩子过于依赖父母不仅烦扰了爸爸妈妈,更重要的是它不利于宝宝心智的成长和发育,导致宝宝今后独立困难,经不住挫折。面对这样的问题,爸爸妈妈们不妨借鉴下面这些方法。

1.多接触外界的环境

面对对外界的新环境,大多数宝宝还是充满了好奇心,树上的小鸟、马路上的车辆、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群,这些都会吸引宝宝的眼球。爸爸妈妈们不妨满足一下宝宝的好奇心,多带宝宝出去接触接触外边的世界,并引导宝宝进行社会交往。平时走亲访友的时候就可以带着宝宝,或者带宝宝去游乐园、公园等能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和交流的地方。短途旅行也是不错的选择,能够开阔宝宝的眼界,满足对外界探索的愿望,非常有利于增强宝宝的独立性。

2.不要扼杀宝宝独立性的萌芽

随着宝宝的成长,孩子会逐渐出现一些想要独立的意愿,比如不让喂饭夹菜、想自己独立走等等,有的爸爸妈妈会出于安全的考虑,而默默地扼杀了宝宝独立的意愿,这就让宝宝产生了一种错觉,不愿意独立了。其实,爸爸妈妈应该给予引导和鼓励,并适当地夸奖,会让宝宝更有自信去独立完成某项任务。

3.创造独立的机会

爸爸妈妈们还要积极地创造孩子独立的机会,在日常生活中刻意让宝宝独立完成某项事,例如让宝宝自己用餐具吃饭、整理收拾玩具、叠放自己的衣物,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小任务等等,同时一定要在宝宝完成之后给予赞许和感谢,要让宝宝知道自己这些行为的价值,促进宝宝更好地适应独立。


育儿网


宝宝和家长之间的物理距离,就是你们之间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家长粘宝贝

还有很多时候,不是宝贝粘大人,而是大人粘宝贝,分开半天就十分想念。

我们都知道孩子对于家庭氛围的感知是非常敏感的,欢乐的,还是沉闷的,甚至大人高声说话,宝贝的表情都会不一样。

因此,大人对孩子的那种依恋,孩子是能够通过无线信号准确感知到的!



宝贝粘大人

至于宝贝对大人的依恋,是正常的现象,因为你是他的整个世界,只要我们在代养的过程中,适当的给宝贝独立玩耍的空间和时间,不去过度的干扰和替代,宝贝就能够形成独立的思维,自然也就会独立的玩耍了!

当他的更多精力在玩具上的时候,心理很确定家长就在附近,就不会有担忧和焦虑了!


兔妈妈育儿


那么,应该如何解决宝宝过于粘人的情况呢?

宝宝过于黏人,正说明他和妈妈的关系很健康,《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中说,这是因为孩子第一次区分出熟悉和不熟悉这两种情况的不同,是一种分离焦虑。这种焦虑在10个月到1岁半之间达到顶峰,在1岁半-2岁之后会逐渐消失。

这个阶段的孩子会变得非常黏人,喜欢妈妈和他在一起,妈妈离开他会感到不安,即使你去厕所他都会大哭起来。睡觉的时候不愿意自己去睡觉,醒来看不到妈妈会大声哭喊,希望妈妈快点来到身边。

那怎么应对宝宝的粘人呢?不妨采用下面的方法。

多陪伴孩子

这个阶段正是孩子和妈妈建立依恋关系的关键时期,他需要极大的安全感,所以要尽量多抽时间陪伴孩子,让孩子享受最满足的母爱。

玩躲猫猫的游戏

陪伴宝宝的时候,和宝宝一起玩躲猫猫的游戏,遮住自己的脸,然后移开遮挡物,告诉宝宝你不会消失。你跑到另一个房间里,让宝宝去找,宝宝找到后会惊喜地发现你没有真正的离开,他会找到你的。


建立分离仪式感

在跟宝宝离开的时候,要有固定的仪式,跟宝宝说“再见!”让宝宝也挥手再见。告诉宝宝你在哪个时刻会回来,每次真的就在那个时间回来了。时间长了,宝宝就习惯了。

转移注意力

当和宝宝分开的时候,不能强行离开,可以让家人带他去做一件好玩的、感兴趣的事,当宝宝玩的高兴的时候,你就可以离开了。宝宝玩到高兴处,也就忘了烦恼了。天气好的时候,还可以让家人带着宝宝到外面玩,这样他离开妈妈也不会觉得难受。

总之,宝宝黏人是一种正常的表现,虽然我们觉得有些烦恼,但是也是令人开心的事情,说明宝宝的心理很健康,他很需要你,好好享受这段时光吧,很快就会过去的。

二胎宝妈,高级育婴师,个性化训练指导师,多平台原创作者。爱孩子、爱生活,愿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知识。

凝妈悟语


1、孩子粘人,天性表现,因为人人需要爱!

  • 孩子刚出生,需要母亲的乳汁,自然而然依赖母亲,天性使然。如果孩子衣食无虑, 他们的安全感就很高。

  • 孩子2~3岁时,需要父母陪伴,读故事,与之对话。他们非常享受。这时候,家长温柔的语掉,对孩子的吸引力很大。他们能分辨父母的声音,并立刻有反应。孩子如同小袋鼠,时刻需要依附在母亲的身边。粘人,多幸福!
  • 孩子3岁后,特别是小男孩,开始有意识拉开与母亲的关系,独立感开始有苗头,需要表达男孩子的尊严。比如吃饭时想自己吃,衣服想自己能穿上。若是成功了,他们很有成就感。而小女孩,还是依旧,小鸟依人。

  • 12~14岁之前,孩子都非常依赖大人。等他们长到青春期时,再想让他们粘大人,几乎不可能。家长那时会怀念小时候的光景。

趁着孩子还未长大,珍惜亲子时光吧!

2、如果孩子粘人,大人拒绝,会产生严重后果!

孩子粘人,教育心理学称之为“依恋”关系。

父母与孩子的依恋关系,能决定孩子一生的身心灵健康的发展。

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言之凿凿的科学实证!

如,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员—玛丽.卡尔森曾调查发现:

1)孩子没有关心,没有互动,尤其是孤儿院的孩子,他们大脑发育迟缓,因为身体产生过高的激素—皮质醇,对人体大脑损伤具有破坏作用!
2)另外,孩子如果没有爱的关怀,他们在中年后,几乎百分百的身体会出现各种疾病,活生生的中年危机。

由此看见,父母一定要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珍惜亲子时光。

因为你亲生骨肉的前途,就在你的“掌握”下。

爱护孩子吧!

3、孩子粘人,不代表溺爱,合理管教必不可少!

社会上流行这样的观点,保护儿童的原创性,以孩子为中心,不要干扰孩子的活动。

因为孩子粘人,大人也爱孩子。不过,对于上面的说法,很多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提出自然养育的教育鼻祖,如法国的卢梭,还有提倡关怀儿童教育的蒙特梭利,他们都反对过分溺爱孩子,那样会毁了孩子。

近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家约翰.杜威曾说:

婴儿不知道什么才是最好的,需要大人指引。

由此看来,似乎兜了一个圈圈,我们古代先贤早就说过:子不教,父之过。

总结:

家长珍惜亲子时光,同时使用合宜的教育方式,父母伟大,为父母点赞!

欢迎关注:甲骨游学(官方账号),青云计划获奖者,优秀教育领域创作者。

(1)三娃奶爸,勤奋父亲,育儿达人。
(2)教育技术极客,《说文解字》视频被腾讯收录为精品内容。
(3)教育领导力硕士,海外名校毕业,全A拿下。


甲骨游学个人账号



面对这种情况真是各种无奈,各种累啊~~~奶奶👵还在边上说风凉话,你不回来,我们自己玩的好着呢😓😓😓

两个孩子一起玩,非得靠着我才行,如果姐姐也靠着,就生气,踢姐姐,打姐姐,如果我不管,就趴我身上让抱着。。。。唉。。。各种霸占,好像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妈妈是他自己的😭😭

问了周围的朋友,他们的孩子也曾经经历过这个阶段。貌似这个阶段是孩子通向独立的必经阶段,只要孩子得到了情感上的满足,才会自然走向独立,所以在遇到孩子粘人的时候,千万不要强行推开,不要烦孩子,因为只有从妈妈那里得到足够的情感满足,孩子才会建立起安全感,才有勇气和胆量去探索外部的世界。

不过这种粘人也要注意适度。 要建立正确的依恋关系。给孩子以足够的情感,让孩子从心底产生一种安全感。知道有什么事情都会跑过来跟妈妈汇报。家长要多陪伴孩子。经常微笑的和孩子交流,经常和孩子一起唱歌,讲故事,做游戏。让孩子和母亲之间行程比较安全的信任。家长也可以适当的多抱抱孩子,亲亲孩子并大胆的表达,让孩子感受你的爱。


我们还可以让多个人来陪伴孩子,如果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是一个人陪伴,那么孩子自然而然的就粘这个人了,所以我们应该要让孩子接触到更多的人。

给自己放个假,适当的缺席,鼓励孩子找到新的乐趣,比如说有其他的事情需要离开,那么让孩子去和其他的人进行沟通互动,一方面可以让自己休息,也可以让孩子学会如何与人交往。

多讲道理,适当拒绝。不要因为孩子小,就一味的迁就~顺着孩子,要适当的拒绝,虽然,有的孩子可能不会接受,但是我也是有原则的,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孩子知道有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



多带孩子走出去,开拓孩子的视野,多让孩子去接触新鲜的事物,大自然,扩大孩子的兴趣爱好,看看青青的草,闻闻香香的花,让孩子感受到其他事物的好玩,感受这个世界的多姿多彩,当然,最好是能够有小伙伴一起玩,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融入其中,从而不再粘人。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你还有什么好办法呢😊??


岩瑞妈咪123


黏人,其实是每个孩子都会有的表现。但是,过于黏人的孩子若没培养好安全感,成年后也容易缺乏安全感。妈妈该如何应对呢?


孩子哇哇大哭,要妈妈抱抱,而妈妈却一脸怒气:“哭什么哭!一天到晚到抱抱抱抱,再哭我就走了,不要你了!”

孩子一听,哭得更厉害了,抱着妈妈的腿不撒手,妈妈走到哪,他就跟到哪,生怕妈妈真的走了。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常见?

在小区,也经常会看到很多孩子,玩着玩着就走到爸爸妈妈身边来,要妈妈抱抱或者过来蹭蹭妈妈,腻歪了一会儿后又屁颠屁颠跑去玩了,而有的妈妈就会一把把孩子推开:“玩得好好的,干嘛要抱抱,自己去玩吧。”

要抱抱,蹭蹭妈妈,亦步亦趋的跟着妈妈,这些爸爸妈妈看似黏人的行为,这其实是孩子在寻求安全感的表现。他既好奇外界的新鲜事物,又缺乏足够的安全感,所以他会回来蹭蹭,或者妈妈走到哪儿,他跟到哪儿,确定妈妈还要自己,愿意带着自己,才敢在妈妈“爱的庇护”下放心大胆的去探索新世界。

所以,黏人其实是每个孩子都会有的表现,不要刻意拒绝,不要延迟满足,给他安全感,帮助他们去适应环境。等他内心不再惶恐了,不害怕了,自然就敢松开你的双手去探索新世界了。

但是,过于黏人的孩子如果没有被好好培养安全感,成年后也容易缺乏安全感。

一个成年人如果缺乏安全感,那相应的就会出现很多心理缺陷。这些心理缺陷会直接影响他的人生观、待人接物、婚姻家庭、育儿历程等。

比如,他们在人多的时候会感觉不自在,害怕引起别人的注意或者怕开口说错话;不愿意探索新的事物,结交新的朋友,爱墨守成规,把自己封闭起来;总是害怕别人不爱自己,所以在恋爱及婚姻中容易黏着另一半无法独立,甚至是通过一些极端的行为以达到让对方不断记住自己、关怀自己的目的;同时,因为自身缺乏安全感,他所养育出来的孩子在跟他长期的接触和影响下,也容易缺乏安全感。这是一种教养的循环表现。

孩子为什么这么粘人?

1、没有把握好第一个分离焦虑期

在孩子6~9个月时,会出现人生的第一个分离焦虑期,这时的孩子会对父母形成明显的依恋,以及对陌生人产生恐惧。在这个时间段,孩子如果没有明确的第一依恋人陪伴在自己的身边,例如妈妈经常出差或不在身边,经常更换照顾孩子的人,没有给孩子足够的身体接触等,都有可能会加重孩子的分离焦虑。

2、错过孩子的第二个分离焦虑期

第二个分离焦虑出现在孩子1.5岁左右。此时,孩子的心智也成长了,最主要的一个标志是他自我意识的产生。此时孩子可能会通过各种语言和行为反复地确认一个问题:妈妈到底爱不爱我。得到的答案肯定与否,都将对他们将来黏人的“表现”起着关键的作用。

3、没有高质量的陪伴

陪伴的质量会影响孩子黏人的程度。可能有很多妈妈会说:我是全职太太,一天24小时都在带着孩子,可孩子为什么还会黏人?其实呢,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父母陪伴的质量不高。高质量的陪伴从时间上来讲,最好是一天1~2个小时的全身心投入。当然,如果家长陪伴的质量特别高的话,只有半个小时也胜过一天24小时的无效陪伴。

4、缺乏社交的机会和示范

一些妈妈可能会发现:当很多孩子都在参与游戏时,却只有你的孩子不参加,黏在你身边。但实际上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有这样情况的孩子,他的父母多半也不是很主动。从孩子1岁起,家长就应该有计划地多带他外出,多接触其他人,并且鼓励孩子主动与其他人交往,这样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同时也可以有效降低孩子对爸爸妈妈的依赖感。

当然,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黏人的原因可能不同,在保证及时予以回应的前提下,我们还要有所区别的对待。

一两岁孩子粘人很正常!

黏人?对一两岁的孩子来说正常不过啦!

其实,对1、2小宝宝来说,爱黏爸爸妈妈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小宝宝对爸爸妈妈的依恋感强,这是他们心理的安全需要。

他们不断地用呼唤爸爸妈妈的方式来测试一个问题:就是当我要爸爸妈妈的时候,他们会及时回应我吗?他们会马上出现在我的面前吗?

如果他每次呼唤你,你都能给予回应,都能及时出现在他的面前,那么他就会放心一些,接下来他还会不断的测试你,如果你都能予以回应,那么,他就逐渐确定了一件事:爸爸妈妈是爱我的,我需要他们时他们就会出现,而不是不管我。对他们而言,这种确定性能给孩子带来足够的安全感。

妈妈的爱,才能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爱的、是可爱的,是有价值的,由此获得充分的心理能量,并成长为一个有自信的、独立的“人”。

大了还粘人?可能他有心理压力

当然,如果孩子已经三四岁了,同龄的孩子都能自己独自玩一会儿了,可是你的孩子还是对你寸步不离,时时刻刻要做你的跟屁虫,实际上是有原因的,可能是他这段时间遇到一些困难,这个困难会让他产生一些不安全感,因此他需要在爸爸妈妈身边需求一些安抚或者力量。

比如,孩子在幼儿园遇到不高兴的事情了,或者老师对某些事情处理的方式让他对自我产生了一些怀疑,这些都会给他造成心理上的压力,这个时候他们一定会对家里的主要依恋人如妈妈产生依恋,这个时候妈妈的及时回应对孩子来说会起到一个安全堡垒的作用,他们会觉得无论在外面遇到了什么困难,妈妈都是可以避风雨的港湾。

妈妈这样正确对待爱粘人宝宝

对于粘人的孩子,心理咨询师李思老师提醒父母有几点要注意。

一定不要冷处理。

有的孩子有黏人的表现时,很多爸爸妈妈的处理方式就是你来黏我我也不理你,不管你怎么跟着我,我照样做我自己该做的事情。

实际上,这样做法是会伤害孩子的。遭遇“冷处理”的孩子,他们的心理感受是:爸爸妈妈可能不爱我了,他们把我推开好远。为了找回爸爸妈妈的爱,孩子可能会更表现得更为黏人,生怕被爸爸妈妈抛弃。

如果孩子来黏着你,而你恰好手头有事要做,你可以告诉他,让他耐心等几分钟,等你做完事一定会过来陪他。

比如,你告诉他:我先去洗个手,等洗完手一定会回来,如果你不放心你随时来看我,我就在洗手间洗手。等你洗完手要记的一定回到孩子身边,这样你的言语的保证及行为的保证,实际上是完成了孩子对“妈妈到底爱不爱我”这个测试,这样的测试结果会让孩子更安心一点。

经过这个测试孩子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妈妈一定是爱我的”,那么孩子就会自我修复,他会恢复对外部世界的好新奇心,又会能量满满的去探索外在的世界。

另外一方面,除了用爱的语言和行为回应他,你还可以试着去寻求让他不开心或是有心理压力的原因。

比如,你可以和他说“妈妈发现这几天妈妈对你特别的重要,走到哪你都要跟着妈妈,妈妈有点好奇你这几天为什么和以前有点不一样。

当然,孩子不见得会告诉你原因,但是你可以逐渐让他明白,你知道这个时候他很需要你,而且你也想知道发生了什么。可能经过试探,孩子告诉了你原因,比如说在学校排练节目,他表现不太好,小朋友都不愿意和他合作,他很不开心。知道了原因之后,你可以帮他梳理一下内心的感受,同时给他一些安抚并给他一些解决这个问题的建议。这样的回应他会觉得是有效果的,那么他下次遇到困难可能就会直接来求助你,会告诉你有件事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问问你应该如何做,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用“黏住你”的方式来测试你,测试你们之间关系的稳固度。

如果以后他有问题能直接求助你,而不是采取黏着你也不告诉你原因的方式,那说明他内心的安全感已经足够,你应该高兴才对。

最后,再次提醒父母:

几乎所有黏人的孩子,都不是莫名其妙、故意和大人做对。

真正得到过爱的回应的孩子,孩子才能够有足够的安全感去独自应对外界的世界,独立于爸爸妈妈自己生活。

所以,请对每一个黏人的孩子温柔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