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這個行為,意味著你沒有完全認同這個世界

寫在前面:

寫這篇文章的契機是《見字如面》上於和偉朗讀的陳平原教授,寫給網絡時代的年輕人的信中的一段話“

讀書本身沒有什麼了不起,但讀書這個行為,意味著你沒有完全認同這個世界。“

讀書這個行為,意味著你沒有完全認同這個世界

陳平原教授

我常對我所見所聞抱有疑惑,說來慚愧,哪怕是我學生時期抄襲作業,我也向來對同學自己做的答案有所懷疑,即使我可能連題都沒有完整讀過一遍。可我抄襲”寒假生活“背後的教材答案時,就算只有一個略,我也會毫不猶豫的寫下來。我並不是腦子不好,只是我更願意去認同自己找到的答案,我自己在教材書中找到的,哪怕是一個略字。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讀書早已不是我們獲取信息和知識的唯一途徑,我們的觀點,立場,行為,無時無刻不受外界信息的影響甚至是同化,因為接觸的信息量過大,我們只是被動的接受而忘了去思考,久而久之,一部分人習慣了順其自然的接受,順其自然的接受自己現在的處境,不再對自己的生活有所追求,不再去尋找自己的另一種可能。

所以讀書,本身並沒有什麼了不起,但這個行為,意味著你還在自主的思考,不論結果好壞,你還在為尋找問題的另一個答案去探索,為自己的生活尋找另一種可能。

現在的我仍然對我平時生活中的所見所聞都有所疑惑,同時我也仍然很難去相信別人口中的答案。我還是選擇去讀書,在各種的書中去找到那個我會堅定寫下的”略“。

說到底,讀書是一種精神生活,說到底,這就是我的精神生活。


讀書這個行為,意味著你沒有完全認同這個世界


讀書這個行為,意味著你沒有完全認同這個世界

陳平原寫給網絡時代的讀書人 2013年4月3日

“開卷有益”這句話經常被提及,影響很深。但我認為,“開卷有益”作為一個口號是值得推敲的。現在我們知道讀書多的人會成功,但很多不讀書的人也很成功,有更多的人是讀了一輩子的書都不成功,所以讀書不一定能成功,或者說“開卷”未必“有益”,因為年齡、職業、心境、閱讀目標等等這些問題,都會影響你的讀書。

古今傳誦的眾多有關讀書的名言,其實大部分是針對特定人群的。面對普通讀者跟面對文人或者官員、跟面對帝王去談讀書,都是不一樣的。比如王國維借宋詞來談讀書的“三境界”,就只更適合於學者,而不適合於其他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驗,真正好的狀態是不斷總結自己的道路,然後自己做調整。任何一個讀書人,他的讀書方法基本上只適合於自己。

章太炎先生曾經再三強調,平生學問,得之於師長的,遠不及得之於社會閱歷以及人生憂患的多。也就是說,從老師那兒學到的,遠遠不及從社會閱歷以及自己的人生規劃裡面獲得的多。所以,我總結了他讀書的體會:第一,學問基本上是以自修為主;第二,實在搞不明白的可以請教;第三,讀書必須將人生規劃和書本知識相勾連,才能有真正深入的體會。

在今天信息鋪天蓋地的時代,要建立自己的閱讀趣味,要讓自己的立場、視野和趣味不受周圍環境的誘惑,這是很難的。有了大眾傳媒以後,閱讀的同質化太嚴重了。其實每個人的閱讀是不一樣的。一個數學家、一個文學教授,他們的趣味不一樣是完全正常的。讀書人首先要建立自己的閱讀趣味和基點,有了那個基點之後再來談讀書。

去年,我在一個大學的畢業典禮上致詞,有句話今天在各個大學的校園網裡面廣泛傳播。我說:同學們畢業離開學校了,我送你們的話是:如果過了若干年,你半夜醒來發現你很久沒有讀書了,而且你沒有什麼負罪感的話,那就說明你已經墮落了。

讀書本身沒有什麼了不起。但讀書這個行為,意味著你沒有完全認同這個世界。你還在追求個人的板塊,你還有不滿足,還在尋找另外一種可能性,另外一種生活方式。說到底,讀書是一種精神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