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为何伐纣?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孔子如何寻回并改进礼乐文化?

武王为何伐纣?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孔子如何寻回并改进礼乐文化?

1899 年王懿荣最初发现甲骨文,后来经过民国时期各个国学大师的破解和翻译,人们终于初窥古文字的真正释意,人们发现此前对文化的解释大部分都错了,甚至古人也读错了,比如许慎的《说文解字》里面很多是不对的,因为古人不考古,地下的坟墓尤其是皇帝的陵墓人们是不敢动的,而文字是读懂文化的钥匙,而此前人们一直读错了古文字。

武王为何伐纣?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孔子如何寻回并改进礼乐文化?

例如,我本文所讲的人们对于商朝的误解,民国学者陈寅恪和王国维等人在查阅古人的注疏和甲骨文考古发现的时候,对比发现怎么天干十字竟然和古人记载的商王王系表所用的称号对应,这不得不让人怀疑这些天干十字有着其他含义,不止用来表示历法的。

由此他们开始研究,最后终于发现,原来天干十字是表示了不同的技艺,是代表了人类各原始氏族部落所擅长的技巧,直到后来民族大融合,从夏朝的人口聚集最终构成了商朝,下面我给大家讲述一下,商朝的政治构型到周朝的政治构型的演化,平王东迁之后开启的春秋和战国时代又是如何,最后介绍孔子的儒家学说思想,他找回并整理重修周朝礼乐文化,他究竟能不能让混乱时代的人们止戈?

一,商代早期政治构型

商代的政治构型叫做氏族-部落联邦制度,氏族的意思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社会共同体,而部落则是指由若干血缘相近的氏族和宗族结合而成的大集体,也可以叫联盟,在商代早期有十大部落,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他们每个部族都有各自擅长的技术。

武王为何伐纣?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孔子如何寻回并改进礼乐文化?

比如甲是造盾牌的,戊是造兵器的,这一点详见于天干的甲骨文解释,这十大部落于是两两构合成为部族或叫联盟,最终这些部族和联盟集合形成五大两合的政权的国家。有关于甲骨文天干十字的详细解释请点击我的ID查看往期的文章:东方哲人为什么反文明?工具技术进步一定是好事?

这五个政权是轮流执政的,首领老大的位置是轮换的,所以叫联邦制度,在那个时期,世界上所有的人类都是崇拜祭祀的,任何世俗政权的老大一定是祭祀的代表,或者反过来说,任何祭祀阶级实际就是政权的掌握者,比如埃及的法老,就是世俗君王以及祭祀阶级的祭司长,甚至他在民众心中还是神在世间的化身。

武王为何伐纣?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孔子如何寻回并改进礼乐文化?

商朝祭祀

所以,商朝也是一样,谁是老大谁就主持祭祀,祭祀是首领或者说祭祀阶级独特的权力,部落最开始的祭祀是只对各自的祖先和各部族的图腾进行崇拜,那时候不是完备的农业文明,所以对于自然神的崇拜还处于浅层阶段,并没有产生最高神的观念,各部族之间的神都是平等的,甚至更多的部族是对动物的有灵崇拜,后来商汤将祖先神的观念上升一个台阶,天帝作为最高神观念产生之后,通过祭祀天帝的仪式和占卜得到天意,这样的方式可以把当时各部族的人聚集起来,抵御外民族的入侵,民族的不断融合大力发展人口,并实现各部族劳动生产的协作和技艺的交流。

除了甲骨文的证据,还有就是周代早期墓葬挖掘的考古证据:著名的昭穆制度,即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周昭王、周穆王,第一任国君埋在中间,他的儿子埋在左侧,他儿子的儿子埋在右侧,再下来又埋在左侧,再下来又埋在右侧,形成两系埋葬、隔代埋葬的坟制,其中一个解释原因就是周朝早期是承袭了商代的制度,由此可见氏族部落联邦制在早期的发生。不过由于证据不足,该解释无法确定,但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墓葬痕迹表达的是,人类从氏族——部族联盟(联邦)逐步向国家形态,向周朝早期封建式形态的社会体制转进过程。

武王为何伐纣?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孔子如何寻回并改进礼乐文化?

昭穆制度

二,武王为何伐纣?商周之变

商朝的政治构型是五大部族轮流执政,可是在这个排队吃果果的过程中,有人偷奸耍滑,不仅想插队,还想把其他人都给踢出去,也就是说各部族的轮替不和谐了,理由很简单,如果你是制造武器的部族,你愿意让一个磨针的当你老大吗?所以甲乙丙丁和庚辛部族因为其强大的武力,他们几个轮流掌握权力,其他部落就再也没机会当老大,只能成为这几个部族的附属。

最终到帝辛,我们熟悉的纣王,他把这个部族政权的中心迁移到自己的本族所在地朝歌,强龙压不过地头蛇,那么凭借地主优势,他不断打压其他各部族,并且他现在坐上老大位置不愿意给其他人了,那商纣王该如何服众?那个时期的联邦内不同部族虽然有各自的祖先,但是自商汤之后祖先崇拜统一成为对“天帝”崇拜,这就是后来皇帝们拜的上天,所谓君权神授的“神”。

武王为何伐纣?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孔子如何寻回并改进礼乐文化?

商纣王真像

商纣王此时说:“你们别不服,我商部族王的祖先之灵魂在天帝旁边做客人,他向我传达天帝的旨意说不让大家轮换吃果果了,只让我纣王及后代吃”。你可能会好奇,他说是就是吗?确实,因为商纣王此时是老大,祭祀权力在他手中握着,也就是他可以通过祭祀和自己的祖先沟通,就好比今天你办会员卡,卡的后面一定写着,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所以,这种小把戏,商纣王早就玩过了,祭祀权力就是他宣布自己独霸政权的统治合法权的来源。

纣王有实力,不满的人又能说什么,敢于反抗的人,下场非常惨?比如你现在说:纣王,你说的这一套怎么证明?纣王回答:“很简单,我把你送上天,你去问问天帝啥意思不就行了吗?如果他老人家开心了,说不定让你的子孙后代当老大”,说罢,送这人点火上天了,因为那个时候祭祀最高级别不是牛羊猪,而是人祭。

武王为何伐纣?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孔子如何寻回并改进礼乐文化?

彩绘上描述的人祭

剩下的人也不傻,不愿意跟他玩了,所以商纣王此举就导致其他各部族里的贵族和领导、领袖都叛离了他,著名的文子出朝歌,还有比如:比干、姜尚、箕子等等很多人,商纣王无所谓他们走不走,走了才好,没人天天在他耳边吵吵了,但是,由于祭祀需要人,这个人肯定不能是商朝本族人,所以经常是拿其他部族的人来点火上天,尤其是周人。

武王为何伐纣?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孔子如何寻回并改进礼乐文化?

人祭

这就越来越招致其他部族的不满,那时候人本来就不多,周人烧完了商纣王是不是还要烧其他部族的人呢?这一点可以参照秦朝灭贵族和诸侯然后建立帝制集权的郡县制度导致当时的旧贵族和门阀对秦的仇恨,商朝此时也一样,招致仇恨,因为他把那个最公平的轮换制度打破了,(这一点解释带点演义故事的色彩,毕竟没有历史证据,只有古籍记载,而古籍是周人说了算),最终走掉的人聚集起来和周形成了联盟,武王破商及其附属部落,最终导致商的解体,这就是商代的大致社会状态。

武王为何伐纣?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孔子如何寻回并改进礼乐文化?

祭祀专用的四羊方尊

商周之变是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大变局,由此之后,氏族部落联邦制度瓦解,进而被周朝的封建制度和宗法制度以及礼乐制度,三个方面所取代。

额外提一句,商纣王不是电视剧里那种玩酒池肉林的形象,这个人据记载,是非常厉害的一个人,文武算是比较全的,至于为什么他和秦始皇都被抹黑?那就是汉朝人的功劳了,很大程度来说都是汉朝儒生为了警告汉武帝不要作死,把汉武帝干的事情扣到了这二位身上,然后不断地臭骂这二位,附带再骂个妲己祸国,希望能够让汉武帝矫正自己的行为,这叫历史的道德和资质作用,所以汉儒们只能牺牲纣王和秦始皇了。

武王为何伐纣?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孔子如何寻回并改进礼乐文化?

武王伐纣

三,周公旦提出以德配天的天命观,“君权神授”

商周时期称上帝为天,也叫天帝,天作为至上神也就是天上的百神之王,在殷商时期,他们的天命观是殷王的祖先认为死后他能上宾于天帝,然后在天帝旁边说好话祈福免祸、求雨祈祷,并且向人间的后代去传达天帝对人间的旨意。

从这个角度来看,殷代王室是国家的保护神,所以殷王室的统治合法性是这么来的。但是殷代的这种祖先和天帝是一种宾客的关系并不是有血缘关系的。

武王克商后很快死了,那时候不是禅让制度,在世袭制下,武王的儿子周成王尚且年幼,此时只能全凭周公旦主持国政,所以周公旦是西周早年第一任宰相,周公旦如何能让当前社会稳定?

武王为何伐纣?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孔子如何寻回并改进礼乐文化?

周公辅成王

肯定不能用商纣王那一套天命观的解释了,什么祖先是天帝身边的客人去传达旨意,谁的祖先都能当客人了,周公旦觉得这样不太好,商王朝的教训必须得吸取,周公旦将宗教观念进一步政治化,所以干脆直接让周王室认天帝为亲爹,儿子不像客人一样是可以替代的,他把周王室的血缘关系和神挂上钩了,天帝在人间则是帝王之父,周王是天之嫡长子,天授予他一国之土地居民,意味着自己秉承天意治理天下,为自己的统治合法性提供解释,这就是所谓天子这个称呼的来源,这是君权神授的开始,如果纣王有幸能够知道这事情,一定会气的吐血,早知道自己当初也不要脸的认个爹了。

周王室直接和上天的天帝发生宗法血缘关系,于是把宗法血缘关系和对祖先神的崇拜合二为一,王权的神圣性进一步加强。

武王为何伐纣?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孔子如何寻回并改进礼乐文化?

并且,周人特别强调天命的道德方面,把道德的元素加入到这个神灵体系中进而发展成天命论。就是两点:“敬德”和“保民”,周公旦用道德伦理因素提出“以德配天”的天命观,合德则天命常在,违则天命转移,使有德者居之,这话的意思是:国君的行为符合这个规范,那就继续统治,天帝继续对你信任,否则天将发布新的任命让别的有德者受命为王,但这不代表王权被推翻,比如某一个周天子不好好干活,就让他滚蛋,然后让他儿子赶紧继位,如果没有儿子,那就在最近的亲戚里面找一个当天子,反之这个别的有德者还是周王室里的成员。

武王为何伐纣?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孔子如何寻回并改进礼乐文化?

周公东征

比如,著名的周厉王就是被当时的丞相、贵族和百姓一起轰走了,当时,贵族和诸侯们站出来说周厉王失德因而被天帝弃之,我们把他驱逐了,现在要换一个周天子,这个事件叫"周召共和",共和就是指共同商量的意思,参与人物就是召公、周公二相以及大贵族的家长们,他们把厉王之子,也就是太子静长立为下一任周天子,即宣王。

也就是说天命可以变化,王权因此可以更替,以至于天命如何变化,则是根据人君的行为是否合乎于“德”为转移的。

这是周天子继承殷的统治合法性的解释,第二,限制君权,否则周朝的王也像商纣王那样独霸,容易招致其他部落和诸侯的颠覆。周人对天帝的神性在上述两个方面的改变与发展,是天帝作为国家至上神的性质和形象更为全面,更为完善,能为王权的巩固提供更有力的庇护。

四,周朝的封建制度

周公旦将道德的因素注入天命观,其原因是地域性血缘聚集的宗族关系所需要的,以至于周朝的封建制度其实就是血缘关系的延伸,什么叫做封建?指的是周天子分封土地和居民给宗室和功臣,即诸侯,天子视为“大宗”,同姓诸侯尊天子为“大宗子”。

这些诸侯呢相对于天子为“小宗”,诸侯可以自己在自己被分封的国土内再继续往下分,可以给宗室,也可以给功臣,功臣就是卿大夫,而那些被分封的土地与居民则称所属的诸侯或卿大夫为宗子。诸侯国同姓为兄弟叔伯,异性为舅甥,周天子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称异姓为伯舅叔、舅叔。诸侯国内也是如此叫法往下走,这样一来,整个国家和社会便结成一个大宗小宗等级相属,同姓异姓血缘相连的血缘等级关系的宗法性伦理社会,所以自此之后就有了那句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此后周朝再也不是小邦国了。

武王为何伐纣?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孔子如何寻回并改进礼乐文化?

并且,各封国它有自己完全独立的治权,即完全独立的政治权、外交权和独立的军队,诸侯的下属们并不直接归王领导,即使是王发号施令,也只能给诸侯们发号,然后诸侯们再往下发号施令,不能周天子直接对诸侯往下分封的人下命令。

诸侯们则需要屏护中央的周天子,诸侯们要听周天子发号施令,谁胆敢挑起不义战争,周天子就号召其他诸侯一起去教训那个不听话的诸侯国,或者诸侯国内出现篡权和内部争斗,周天子去纠“正”他们的错误,亦或者组织诸侯国去抵抗甚至主动出击攻打游牧民族,比如西部地区的犬戎,商朝时期就不断地打来打去,周朝依旧需要抗击,这叫天子御驾亲征,“征”字的甲骨文,「彳」为行走,「正」是人之行止正直。

武王为何伐纣?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孔子如何寻回并改进礼乐文化?

或者这样解释:双立人加个正,就表示一种正义、正直的含义在其中,所以"征者,正也",总之,当时这个"征"并不是要杀人放火和掠夺土地,只限于周天子专用词,重点是要纠正错误,这叫征伐自天子出,诸侯是不可以发起战争的。

尽管春秋早期周天子尽管成了摆设,诸侯国之间打来打去周天子也管不了了,可就算打其实也不过是互相之间秀秀肌肉,然后该妥协的一方妥协,类似亲戚的小朋友之间打架,打服了就行,这就是西周早年的制度和文化遗留,当时诸侯们之间打架类似比武,且只有贵族们才有资格参战,所以一场战争本身也没多少人,更死不了多少人,就算两国交战时期,遇到在荒年还是会借粮食给对方的,直到吴越战争之后,才开始真正灭国战,所以叫战国时代。

额外提一句:封建制度在秦始皇开启地址集权时代之后就瓦解了,所以他叫始皇帝,之所以很多人称中国古代是封建王朝,纯粹是中国学者按照西方的政治制度翻译日本西学的著作和马克思著作的时候搞错了,然后误传误传传到今天,这是历史的一个误会,那时候西方的君主制就是封建制,日本在近代之前确实也算是封建制度,但是中国却不是,中国的社会和政治结构比起其他文明来说是过于早熟的。

五,周朝的礼乐文化

封建制度只是基于血缘关系或者叫宗族关系的一具干巴巴的外壳,必须注入血液将其结合起来,当封分制、宗法制加上礼乐文化制度,才能称得上真正的血缘宗法性社会构型,周公旦提出了礼乐文化,这不是说周公旦给中华民族搞一套社交礼仪和音乐让大家跳舞。古代的礼乐是关乎国家祭祀、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

武王为何伐纣?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孔子如何寻回并改进礼乐文化?

制礼指建立周代封建宗法和政治道统,这叫礼。有点类似后来儒家定义的中国血缘宗法性传统社会伦理道德秩序,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之类的,这也就是孟子说: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礼在周代这个字的含义,是国家政治政统到民间礼节礼仪的总和。

作乐指的不是弹琴,乐在古代是祭祀专用!乐是指大型祭祀活动上的奏乐和乐章,所谓大型祭祀活动就是正统意识形态的宣扬和继承合法性的表示,比如我之前讲的商纣王祭祀天帝。

礼乐文化实际就是对封建制度的软性约束,不然天帝和周天子人家俩父子的事情关其他诸侯什么事情?那么周天子和其他诸侯之间的关系用什么去关联?唯有通过礼乐来赋予周王室统治合法性和政治解释权,诸侯们的土地和王国是由天帝下旨意让周天子给分封,所以必须得听周天子的话,周天子是世间公正的代表,秉承天意来维护世间的秩序,即周朝“君权神授”“以德配天”的天命观,只有礼乐文化注入到周王朝的封建制度驱壳内,这样才能够达到维护周天子中央的目的,周天子为天下共主,这就是周公旦“制礼作乐”。

武王为何伐纣?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孔子如何寻回并改进礼乐文化?

礼乐

但也是如此分封导致周朝就这样封来封去,随着时间的流逝,久而久之在王朝内部就孕育了一个庞大的贵族集团,这些人都是因为周天子那里有吃、有喝、有钱才会听话,但是土地就那么点,远远供不应求,如此下去诸侯们之间的战争肯定会发生,王朝经济同时也日益陷入困顿,这也是后来周朝为什么越走越难,直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诸侯们对周天子的尊敬和耐心尽失,纷纷不听已经没有钱的周天子了,西周大概经历了二百多年之后这个王朝就开始走向了衰落。

六,周幽王作死

周幽王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过了吧?事实上周幽王真的是烽火戏诸侯换取美人一笑吗?既然咱们知道汉朝人对纣王和秦始皇抹黑以及后人的层累,我们很容易想到其实周幽王不一定真是这样,因为那个时期不用烽火台的,烽火台是汉朝人学习秦朝及秦统一之前各国抗击匈奴用的方法,西周这距离秦朝时期515年呢。

据钱穆先生等人考证,周幽王时期抗击犬戎传令诸侯其实用的是击鼓听声音接力传递信息的方法,再说了,打仗这种事情,喊来诸侯们,结果发现没有犬戎的痕迹,至于生气吗?战争本来就是这么回事,这又不是狼来了的故事。

成语故事中周幽王点烽火的时候诸侯们不来,然后被犬戎杀了,自己把自己玩脱了,这事情其实是假的,这也不知道是谁想要给皇帝树立反面教材,然后给周幽王添加上去的,毕竟谁叫他是西周最后一个天子呢,纣王是商朝最后一个国君,秦始皇也算是秦朝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皇帝,胡亥什么的就别提了,任何一个末代皇帝都得背锅。

武王为何伐纣?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孔子如何寻回并改进礼乐文化?

周幽王演义

其实事情是这样的,西周末年,周幽王废申后及太子宜臼。立宠妾褒姒为后,然后把他和褒姒的儿子伯服为立为太子,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宜臼逃至申国母舅家,周幽王和申侯俩人结下梁子了,周幽王准备收拾收拾申侯,而申侯也联合缯国和部分犬戎部落的人准备伐周,最后犬戎杀幽王和其子伯服于骊山下,本来就是幽王主动出击,何来点烽火台一说?

后来,申侯、鲁侯、许文公等诸侯拥立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这就是周公旦“合德居之,违德则滚蛋”的天命观,诸侯们还是把幽王的儿子立为天子,而不是自己当,其实说白了,周平王这是杀父夺权,不抹黑一下自己老爹咋也说不过去,不过总的来说周幽王自己作死,也怪不得别人,挨骂也就挨骂了。

七,平王东迁,东周时代开启(春秋和战国时代)

原本西周的首都镐京(西安)因申候联合犬戎人进犯被毁,犬戎人觉得自己杀了天子,自以为不世之功,犬戎人在西安天天喝酒吃肉玩乐,死乞白赖不走了。西安百姓一看这请神容易送神难,都在那骂申侯,无可奈何,申侯写密书三封,发人往三路诸侯处,约会勤王。北路晋文侯姬仇,东路卫武侯姬和,西路秦君赢开,另外,不止是周幽王被犬戎杀了,周幽王当时旁边还有一个人叫做郑桓公,此人是郑武公的爸爸,郑武公就是撅突,他打仗很是厉害,所以叫武公嘛,最终他们联合起来把西安城里的犬戎赶跑了。

武王为何伐纣?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孔子如何寻回并改进礼乐文化?

但当时西安地震频发和各种自然灾害,犬戎部落的人经常在周围活动,诸侯一走,犬戎就跑来周天子的门前叫唤,所以,于次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幽王的儿子平王得晋文候、郑武公、秦襄公、卫武公和其他诸侯之助,东迁于雒邑(今洛阳),因为救驾有功,天子给了养马的秦君赢开一个诸侯的名号,这就是秦襄公,封地就是被犬戎包围入侵的秦国和西安附近,原本属于周天子的抗击犬戎任务,由此就交给了给自己的马夫了,这事情倒办的倒也挺有意思。

武王为何伐纣?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孔子如何寻回并改进礼乐文化?

平王东迁之后,重建周王朝,史称东周之始,东周分为两个阶段,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和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八,礼崩乐坏,礼乐征伐不自天子出

后来,平王的孙子,周桓王姬林,也就是东周的第二任君主,当时郑庄公在天子身边专权,但是天子不甘心如此,就夺取了郑庄公辅助执政的权力,可此人不是善茬,文武兼备,且他爹郑武公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和犬戎有杀父之仇的撅突,他被申候找来赶跑犬戎,后来他又护送平王东迁,到了洛阳受封卿士并留在那里帮助天子执政,然后武公撅突死后,他儿子庄公接替工作,这也就有了郑庄公专权一说,周桓王刚上台面对这么大的一个势力想要夺权,要知道他的爷爷周平王面对郑武公家族的势力都要都低声下气的。新天子的这个举动简直就是摸老虎屁股,

最后双方在繻葛(今河南长葛东北)开战,天子不主动出击也没啥事,诸侯们也碍于面子不敢公开把你咋样,可你主动御驾亲征出击,你不是让人有理由打你一顿了么,他这和他祖爷爷周幽王犯了一样的毛病了,结果,郑国将领祝聃射中周桓王姬林的肩膀,然后天子车队落荒而逃,周王室的即刻威信扫地,不过还好,当时祝聃请求前去追赶的时候,郑庄公说:“君子不希望欺人太甚,哪里敢欺凌天子呢?只要能挽救自己,并使国家免于危亡,这就足够。”然后周桓王就逃走了,郑庄公所谓的君子在那个时代仅指贵族,没有后来的道德含义。

武王为何伐纣?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孔子如何寻回并改进礼乐文化?

繻葛之战

周朝贵族文化的凋零之后,各路诸侯国纷争四起,接着就出现了最早称霸的三个强权,被称为三小霸王,分别是:郑庄公、齐僖公、楚武王。因为没有春秋五霸实力强,且在早期,所以落了个三小霸王名号,之后的春秋五霸就是:齐桓公姜小白,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其他都是公,楚国怎么是王?

武王为何伐纣?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孔子如何寻回并改进礼乐文化?

这叫僭称,楚国西周时期只不过是子爵,所以春秋里面称楚为楚子,但是他们有自称为王的胆子,毕竟山高皇帝远呗,楚国同时也称自己蛮夷也,搞了个王的称号玩一玩,结果担心周天子带人收拾他,后来取消了,直到楚武王,就是我前面说的三小霸王之一,他又想称王了,不过诸侯们也不管他,楚国人爱称王的毛病大家也都知道。

武王为何伐纣?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孔子如何寻回并改进礼乐文化?

不过在其他人眼里,这楚国和秦国养马的是没啥区别的,只不过当时武力强大些,直到后来,楚庄王时期,那就是五霸之一,这实力确实不一般了,他当时带兵北伐,以朝拜的借口屯兵洛阳,此时周天子是周定王,他不敢出面,让使者去接待,然后楚庄王就故意询问九鼎的重量大小,有夺取周王朝天下的意图。所以五霸中,就楚国的君主是王。

由此,你能看出来世道的混乱,东周时期开始直到春秋末期的时候,也就是孔子的时代,这就是他天天喊的那句话:“天下无道,礼崩乐坏,礼乐征伐不自天子出”的意思。

九,华夷之辨

说到春秋末期了,该孔子上场了,儒家的华夷之辨或称夏夷之辨,一般人会认为这是当时中原地区的人和周围的南蛮、北狄、西戎、东胡四蛮族加以区别,是民族对立,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诛杀之”,其实并不是,华夷之辩在孔子所在春秋末期,仅是讲文化定义上的内外之分。

武王为何伐纣?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孔子如何寻回并改进礼乐文化?

要知道在商朝和周朝时期,一直到后来东周时期,即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大融合一直在发生,民族融合指的是在中国的封闭地貌环境下,因不同地理地貌气候产生的两种文明,即草原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对外,该如何处理不同民族的融合问题?对内,当时封建制度崩塌,孔子作为春秋晚期的人,他高呼:“礼崩乐坏,礼乐征伐不自天子”,他该以如何的思想才能处理当前社会诸侯的政治混乱。

武王为何伐纣?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孔子如何寻回并改进礼乐文化?

若使用西周早年提出的血缘和地缘来划分民族显然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不匹配。孔子他提出新的“华夷之辩”,即区分人群以礼仪,而不以种族和血缘,合于华夏礼俗者并与诸夏亲昵者为华夏人,不合者为蛮夷、化外之民。意思是:只要你认同中原礼乐文化,只要你学习该文化,遵循该文化,比如把游牧民族左衽的衣着习惯改成右衽,你就是同族人。

武王为何伐纣?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孔子如何寻回并改进礼乐文化?

孔子这是化解外部的民族与中原民族的血缘地缘与文化对立,并且试图统一内部各诸侯国的文化对立,应当时混乱社会的需求进行了一次思想和文化的整顿,在那个自商朝起就不断开始的民族大融合的时代,一种强烈对立的思想必然引起反弹,这也就是旧的华夷之辩被孔子重新定义的原因,这叫华夷之辩,其思想和宗旨在《春秋》《仪礼》、《周礼》、《礼记》、《尚书》中均有论述。

因此,孔子试图通过统一文化标准找寻到不同民族之间的平衡点,尽管他讲:吾从周,述而不作,但实际他把周公旦制礼做乐的内容也与时俱进的改动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孔子改动的不止这点。

十,君子与小人之辩

孔子希望来挽救溃败的社会与政治秩序,他必须要找到一个除了道德框架约束人之外的存在,来帮助人们建立心灵秩序,从内向外的出发,这就是儒家的“人性善”理论的来源与背景。

我们从儒家的著作中经常看到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矜而不争,小人党而不群”,“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等等的君子与小人之辩,如果你不了解商周文化,你可能会觉得这无非就是孔子这人讨厌小人,希望大家都做君子的社会理想,其实只说对了一半。

虽然先秦时期儒家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青睐成为工具,并且当时的墨家、法家以及庄子等人都是激烈的批评孔子学说,但是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确实给社会带来了改变,比如在过去,“君子”指的是贵族,“小人”是指平民,只有社会地位的区分,而到了孔子以后的时代,君子跟小人有了全新的道德含义。君子指有德之人,小人就是指缺德的人,甚至说你就不是人。

武王为何伐纣?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孔子如何寻回并改进礼乐文化?

这个做法实际上是儒家在道德上讲究人人平等,这样无论等级就可以把人的头顶有一个约束了,因为中国没有神学体系,而孔子只能用非常世俗的办法来告诉大家必须得做君子,他使劲的骂小人,直到这个社会都觉得小人是丧尽天良的,人就会在做事的时候自觉矫正自己的行为。且如果你把当君子立为人生标准,其实在当时社会中因为被大家推崇和公认,你具备领导力和威望,你就能整合资源,所以是有很多价值和意义的,这就是孔子极力的希望人们能够减弱对天命的盲信,希望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人文理性精神去做事情,但同时又担心大家会胡作非为,还必须得讲天命,所以他才说:“尽人事,听天命”,那么有人肯定不信天的,所以孔子用世俗的办法去再加一道“防护网”,那就是高度世俗性的君子与小人之辩

通过世俗道德的方法抹去贵族身份,也就是说君子不是贵族才可以当的,只要你是符合君子标准,哪怕你是衣衫褴褛的普通老百姓,你依旧可以当圣人,这是“人人皆可为尧舜”的思想,抹除外在的身份、财富和阶级差异,只以道德标准去评价人,无论是理想人身还是有价值可图,总之人人都希望做君子,而不是小人,就算是小人他也会遮遮掩掩,不敢大肆喧哗,也就是为什么后来的选拔人才是通过举孝廉的方式了。

武王为何伐纣?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孔子如何寻回并改进礼乐文化?

孔子雕像

孔子这个做法简直太厉害了,因为三大世界性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起初就是对抗狭隘的国家民族宗教,为了让广大下层民众能够得到希望,这三大宗教都提倡的人们在宗教性上的平等,尽管世俗上的等级和财富差距依旧存在,但却是给当时人们一些活着的希望。

比如西方基督是“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这一点打破犹太教的犹太人是上帝的宠儿,打破犹太人所谓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因为犹太教只能犹太人信,而基督教无论什么民族和身份都可以信;

伊斯兰教提倡是“凡穆斯林皆为兄弟”,这是打破当时阿拉伯地区各游牧部落民之间的互相仇杀以及与麦加古莱什贵族对人们的压迫,所以讲穆斯林之间互帮互助,并且当时还阿拉伯地区的犹太人以及基督教徒组成教团去对抗贵族统治;

佛家讲“众生平等”,指不论你现实中多么有钱有地位,但在宗教修行方面,人人平等,这一点是对抗印度的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首陀罗作为奴隶,世世代代都是奴隶这还不够,甚至永生永世都是奴隶,不可能有解脱的道路,因为印度是讲轮回的,所以佛教的修行思想是不分人种的,释迦牟尼说:“有人问你是谁,凡入佛门,皆称自己沙门释种耶”,这非常有力的给予当时下层民众活下来的精神希望和动力。

武王为何伐纣?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孔子如何寻回并改进礼乐文化?

所以儒家在没有打破等级观念的情况下,可以让人们在道德上有上升的通道,这叫道德上实现人人平等,这叫教化于民,你可以理解为通过这样的办法提升国民素质。直到后来皇权和贵族阶层争夺权力,举孝廉和后来的科举制度随之诞生,于是你看清之前的朝代,文人士大夫简直就是敢死队,用他们的话叫“死谏”,明朝的海瑞扛着棺材去骂嘉靖皇帝,根本不怕死,为什么?就是因为儒家的理想社会精神在鼓舞他们,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等的高度世俗性,由此可见儒家学说在中国的环境中的政治早熟。

十一,孔子改进周朝的天命观

其实只有理想和君子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不够的,即只有世俗性是不够的,尽管孔子说:“子不语怪力乱神”,但是孔子还是会强调天命!比如他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为什么孔子这么矛盾?

因为孔子改进了周朝周公旦的天命观,那时候周公旦的“制礼作乐”多数都是适应贵族及其子弟们的,而普通的百姓则无法做到,因而普遍素质不高,尽管孔子讲:“吾从周,述而不作”,但实际他还是改了好多内容,最重要的就是天命观的改进,这里的周就是指周公旦的礼乐文化。

武王为何伐纣?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孔子如何寻回并改进礼乐文化?

所以孔子强调“仁”,这个仁不同于周公旦封建制度里讲的血缘关系之间的互相爱护,这个没有普遍性,孔子利用德和仁的结合,最终能够实现所有人之间的普适性,仁就变成了一个人对道德规范的内在自觉,这可以被称作“仁德”。

这些都是非常符合农业文明的血亲聚集的社会,孔子发现人与人之间就是缺少这方面的强调,只要强调帮助人们找回这些被遗忘的规律,从而就能降低人与人的种内竞争,而不是用严刑峻法来调动民性中的贪欲和邪恶,这叫孔子说的

“吾道一以贯之”,意思是他的学说有一条贯穿的线路。所以孔子通过反思不仅从礼的背后发现“仁”,还提出了人的心灵秩序和道德秩序。

武王为何伐纣?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孔子如何寻回并改进礼乐文化?

孔子的全部思想总和其实说白了就是“仁”与“德”,“仁”这个字在《论语》中出现了 109次,而他说的全部内容的总和就是三个字“仁之方”即实现仁的方法,他讲的是

“忠恕之道”(系矩之道),意思是“推己及人”,他爱讲一句话:“己之所欲,亦释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而德是血缘关系的自然导出,是对封建制度的礼的内在实质进一步的解释。

孔子觉得周公旦提出的外在框架不能真正有效的持续社会的稳定,压抑种内竞争,因为人们敬畏天是强行加在人身上的,人不是因为本能的恐惧,这一点有别于西方的神学体系,因为中国这个时候没有天堂地狱之说。

所以当人不顾及这个束缚之后,便行为无法被限制,于是礼崩乐坏,所以孔子认为,应该让他们不仅畏天命,而是要在心里清楚的感知到人与人的关系,并且不仅将君王的行为是否合德作为天命授权的与否,而是将整个社会的全部人的行为都被天帝监视,这什么意思?就是指将除了君王以外的人的行为和天帝产生联系。

所以让人们心中认定天是一个终极裁判,会裁定你的行为是不是符合天的意志,这一点很像后来理学兴盛,很多人表面冠冕堂皇,确是衣冠禽兽,于是心学出现来补充人们心灵内在的约束。

武王为何伐纣?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孔子如何寻回并改进礼乐文化?

孔子这套天命观使得人们讲道德与天命关联,过去是君王失德,天帝降罪,而现在是所有的人如果不符合道德,天命就会使天下大乱,或者灾祸招致等,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由孟子和董仲舒等人延伸到所谓的“天人感应”,天与人如何感应?就是靠德,士大夫为什么不怕死?就是因为自己有德,就能够天人感应,甚至天人合一,所以当然不怕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自然没有这么高的觉悟,但是因为农业文明靠天吃饭,所以提倡这一套对于民间来说是非常管用的。这个思想很重要,以至于后来一旦发生动乱起义,老百姓总是会说是自己的行为不符合天意,所以上天派人来收人了,比如四川百姓当时对张献忠的称呼,瘟疫和连年灾荒、黄河泛滥,老百姓则是说上天降下惩罚。

武王为何伐纣?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孔子如何寻回并改进礼乐文化?

这就是孔子改进周朝天命观之后的新“礼”,礼乐文化被重新定义——儒家整理的经书,且儒生以及士大夫阶层为历朝历代的文化传承者、历史记载者等等的身份,此后,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学为正统之后,人们因为这样的思想能发自内心遵循社会秩序,但是孔子时代,儒家只是诸子百家中一个处处遭受敌视的思想,老子骂孔子太世俗,法家嘲笑孔子太理想化,庄子指责孔子约束人,杨朱瞧不起孔子所谓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墨家干脆说孔儒四项足以丧天下.......如孔子自嘲“累累如丧家之犬”。

可不得不承认,孔子学说显然更适合中国社会的世俗性,汉朝之后,外儒内法就成了历代的主流,就算是少数民族政权,如唐朝李世民四分之三鲜卑人血统,且他本人很喜欢佛学,可依旧把儒学定为科举考试的大纲。这就是自商周之变后,中国的政治与礼乐文化在最早期的脉络和面貌。

感谢阅读,感谢赞赏和转发,记得点击ID关注我,查看往期文章,我是艾谁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