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220元!海底捞“悄悄”涨价了

人均220元!海底捞“悄悄”涨价了

人均220元!海底捞“悄悄”涨价了


春天来了,堂食开放了,海底捞却悄悄涨价了。

随着复工复产的进行,许多餐饮企业也随之开门迎客,不过不少网友发现,许多餐饮企业的价格好像比平时高出不少,海底捞就在其中之列。

本来就不便宜 这下更贵了...


受疫情及成本影响,

海底劳复工后涨价约6%


人均220元!海底捞“悄悄”涨价了


据《新京报》消息,有网友在微博发布消息称,海底捞恢复堂食之后涨价了,记者也从门店侧面证实了这一消息。


4月5日晚间,海底捞相关负责人回应,涨价是受疫情及成本上涨影响,但整体菜品价格调整控制在6%,各城市实行差异化定价。


这价涨的,还真不少。

人均220元!海底捞“悄悄”涨价了

△一位北京顾客晒出的菜单


一位北京的食客在微博晒出菜单,“人均220+,血旺半份从16涨到23元,八小片;半份土豆片13元,合一片土豆1.5元,自助调料10块钱一位;米饭7块钱一碗;小酥肉50块钱一盘。”

人均220元!海底捞“悄悄”涨价了


网友纷纷评论:

@吃凤梨的可爱菠萝:本来就不便宜 这下更贵了...

@东边一树96905:涨的太少,不符合我身份,不吃

@你是二次猿吗i:菜在涨价 而我们没有工资

@卖不出衣服的小哥哥:涨价是他的权利,吃不吃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每日甜份:这么多人失业的大环境下,涨价是你的权利,少去个人的自由。

@還是羅老師:我覺得菜品分量縮水了!

@摄计美学:没关系的,门口卖油条的都3元一根,10元3根了


疫情下暂停营业

今年营收不太确定性


3月25日晚间,海底捞发布2019年业绩报告称,公司全年实现收入265.56亿元,同比增长了56.5%,净利润23.47亿元,同比增长42.3%。实现了营收、净利双增长。


根据2019年年报,海底捞过去一年新开308家餐厅,截至2019年12月30日,其全球共有门店768家,其中716家位于中国大陆,以及52家位于香港、澳门、中国台湾及海外。同时,由于租约到期和其他商业原因,海底捞也关闭了6家餐厅。

人均220元!海底捞“悄悄”涨价了


虽然2019年营利、净利双增长,但是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营收、净利都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019年财报显示,海底捞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2.22亿元,同比下滑46.05%。不过在2月中旬,海底捞获得了中信银行北京分行和百信银行的信贷资金21亿元,首笔资金8.1亿元在2月19日到账,一定程度缓解了资金紧张。


在疫情发生之后,海底捞一直处于停业状态。中信建投的分析报告指出,如果海底捞关店15天,预计营收损失约50.4亿元,净利润减少5.8亿元;关店30天,预计营收损失约61.02亿元,净利润减少7.96亿元。


沉寂了20天后,海底捞外送在北京、上海、西安、深圳的部分门店恢复营业,提供“无接触配送”服务;而堂食服务的恢复,则在关店46天后,不过仅是中国内地15个城市85家门店率先恢复。截止至3月21日,海底捞在国内559家门店恢复正常营业。


人均220元!海底捞“悄悄”涨价了


会有其他餐饮企业效仿吗?


事实上,除了海底捞之外,同为明星企业的西贝莜面村近日也被眼尖的网友发现涨价了,甚至比海底捞涨幅更大。“本来以为海底捞涨价涨得有点多,转眼看了下西贝的外卖菜单,土豆条炖牛肉80了,酸菜封缸肉80多,海底捞和西贝比真的是毛毛雨”。


显然,海底捞、西贝们正摩拳擦掌,要把疫情下的损失赚回来——既然客流量减少了,那就提高客单价。


中国烹饪协会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今年春节期间93%的餐饮企业选择关闭门店,损失惨重。相比去年春节78%的餐饮企业营业收入损失达100%以上;9%的企业营收损失达九成以上。“只要疫情没有完全得到控制,防疫工作还要继续,餐饮消费不能完全放开,就会有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遇到这类问题,参与涨价的企业也很有可能会越来越多。”餐饮业内人士判断。


然而,就在海底捞宣布涨价的时候,麦当劳推出了一款周一会员半价桶,原价81元,售价39元。

人均220元!海底捞“悄悄”涨价了

4月6日,消费者蜂拥而至,抢到麦当劳小程序崩盘。网友们感慨,在这特殊时期,物美价廉才是王道。


没想到,疫情之下,餐饮业的“报复性消费”还没来,“报复性涨价”先到了。而相对于报复性消费,网友纷纷感叹,还是让“报复性存钱”来的更猛烈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