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也能有疫苗,機器人比狗還靈巧——證明世界在變好的5件事

想象一下未來的某一天,

我們能吃上預防腹瀉的疫苗,

擁有隨時測心率的舒適可穿戴設備……

每時每刻,全世界都有很多人在努力讓世界

更多光明,更多便捷,更多健康,更多溝通

今天,我們用五件事情證明世界在變好

我們先來看看“腹瀉疫苗”


預防大腸桿菌也有疫苗了?

瑞典哥德堡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公佈了一項疫苗安慰劑對照試驗的成實驗結果,該疫苗用於預防大腸桿菌導致的腹瀉——在世界上很多地區,這是導致疾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該疫苗專門針對產腸毒素性大腸桿菌(ETEC),疾控研究中心指出它是旅途腹瀉的主要原因,也是低收入國家人群(尤其是兒童)腹瀉疾病的主要元兇。ETEC通過被人類或動物糞便汙染的食物、水傳播,併產生毒素,刺激腸道內壁分泌多餘的液體,從而導致腹瀉。目前還沒有專門抵抗這種病菌的疫苗。

腹瀉也能有疫苗,機器人比狗還靈巧——證明世界在變好的5件事

產腸毒素大腸桿菌的顯微照片 ( 圖片來源: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經過不懈努力,瑞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可以口服的疫苗,在這項試驗中,這種疫苗對易感染ETEC的人群即幼兒效果顯著。哥德堡大學在孟加拉國進行這項試驗時,報告結果顯示“80-100%的2-5歲兒童和50-80%的6-11個月嬰兒對所有關鍵疫苗抗原都有反應“。研究人員已經開始對非洲6-23個月大的兒童進行後續試驗,並計劃在2020年對前往非洲大陸的芬蘭旅客進行ETVAX疫苗試驗。

媽媽再也不擔心我拉肚子啦!

大堡礁的“滿月夜”

滿月夜是珊瑚的“戀愛之夜”科學家們在這天的大堡礁周圍捕獲數百萬個大規模產卵後留下的珊瑚精子卵子,隨後通過渦輪增壓技術將飼養的共生藻與珊瑚幼蟲在紅色的人工培養器中一起培育,來改善珊瑚礁嚴重退化的局面。

這聽起來有點奇特,但你可能會通過該科學小組的名字對他們的研究有更好的理解:他們稱自己為“Coral IVF”團隊,其中IVF是體外受精的意思。研究者的目標是通過在人工珊瑚苗圃培育數百萬“珊瑚寶寶”,使退化的珊瑚礁重獲新生。他們利用每年一次的珊瑚產卵活動,在這個活動中,珊瑚將所有的卵子和精子釋放到海洋中,形成受精卵後長成珊瑚幼蟲。


腹瀉也能有疫苗,機器人比狗還靈巧——證明世界在變好的5件事

Peter Harrison教授在摩爾礁的浮動珊瑚苗圃。 (圖片來源:Juergen Freund)

今年的產卵活動於滿月後的11月17日開始,IVF小組準備把這些珊瑚寶寶們撈起來,放在漂浮的珊瑚苗圃裡。在那裡,這些幼蟲與藻類“共同培養”,以提高它們的生存機率。澳大利亞南十字星大學的Peter Harrison因在上世紀80年代發現珊瑚產卵而聞名,他說道:“這種創新技術就像給小珊瑚一個‘電池包’,讓它們能夠吸收共生藻類,從而獲得更多的能量,生長得更快和生存得更好。如果我們成功地提高了他們的存活率,這將對擴大未來的珊瑚恢復進程產生重大影響。”

想要留住更多美麗的珊瑚~


機器人VS狗,1:0!

如果你被機器人刺客追趕,你也許覺得自己可以躲在草屋之類的高處。告訴你一個“不幸”的消息,機器人現在可以爬梯子了。

腹瀉也能有疫苗,機器人比狗還靈巧——證明世界在變好的5件事

模仿四足動物的機器人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能夠爬梯子的機器人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為機器人專家對設計模仿四條腿動物的機器人很感興趣。正如Evan Ackerman在《IEEE波譜》雜誌上所說,“生物學為機器人提供了一個黃金標準,它們正在努力達到這個標準。我們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製造出能夠做動物可以做的一切的四足動物。”儘管如此,看到機器人能做一些四足動物做不到的事情還是很有意義的。例如,狗不太擅長爬梯子,貓也很難抓住垂直梯子的階梯。

事實上,動物缺乏的關鍵能力是抓力,正如Ackerman所解釋的,動物的重心離梯子越遠,梯子越陡峭,抓力變得更重要。這款7公斤重的自動攀爬機器人由東京都立大學的機器人專家設計,它有四條腿,並且腿上帶有可抓取東西的拇指,通過神經網絡訓練爬升能力。這款機器人在IROS 2019機器人挑戰賽上展出。

一口氣上五樓不費勁兒!


舊報紙的神奇妙用

得克薩斯州萊斯大學和英國斯旺西大學的的研究人員發現了舊報紙的一個新用途:製造碳納米管。

碳納米管是由石墨烯組成的單原子薄片捲成的納米級圓柱體,在很多行業都有巨大的發展前景,正如英國斯旺西大學在發佈稿中提到的:“碳納米管是一種具有不可思議的物理特性的微小分子,可以用於很多領域,例如觸摸屏顯示器的導電薄膜、柔性電子器件、5G網絡製造能量和天線材料。”但它們的製造難度很大,成本也很高。斯旺西大學和美國萊斯大學合作創造出了一種大規模製造碳納米管的方法---使用一種在回收箱中隨處可見的材料,高嶺土新聞紙。

腹瀉也能有疫苗,機器人比狗還靈巧——證明世界在變好的5件事

從高嶺土新聞紙中提取納米管

碳納米管的合成方法多種多樣,在這個實驗中,研究人員使用了化學氣相沉積法,在加熱的基材表面上發生化學反應。根據發表在MDPI Journal C上的一篇論文,由此產生的煙塵“被發現主要由碳納米管和摺疊納米管形式的雙層石墨烯構成,也被稱為石墨烯納米帶”。

廢棄報紙不要亂扔~


光敏健康監測設備!

石墨烯是一種什麼樣的超級材料?它是一種可穿戴健康傳感器的關鍵成分,該傳感器可以基於“穿過組織的環境光”來監測脈搏和血氧水平。

據《自然》雜誌報道,到2022年,美國可穿戴技術市場預計將達到數百億美元,但該領域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傳感器大多是硬傳感器,很難將可穿戴設備做到十分舒適。《自然》雜誌的Deji Akinwande和Dmitry Kireev表示,由單個碳原子組成的二維材料石墨烯具有“開發下一代可穿戴軟性傳感器的巨大潛力”。

西班牙研究人員在《Science Advances》雜誌上發表文章,描述了一種可穿戴設備,其中石墨烯被一層稱為量子點的光敏半導體納米顆粒覆蓋。這些點在被照亮時會產生成對的帶電粒子,產生電信號,該設備還可以利用光進行生物測量:特定波長的光會穿過皮膚和組織,但會被血液吸收,由此傳感器可以通過監視光的強度來測量心率。

隨時隨地測量身體健康指標!


以上是證明世界在變好的五件事

歡迎繼續關注GE酷科技專欄

科技很酷

但更酷的還是那些讓世界變美好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