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爱情》:颠覆传统才子佳人形式的古典爱情——残暴却又无奈

说起余华这个名字想来没有人会陌生,仅仅一部《活着》就已经奠定了他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坛的地位。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活着》、《兄弟》、《许三观卖血记》这几部代表作品都有着很好的口碑。

《古典爱情》:颠覆传统才子佳人形式的古典爱情——残暴却又无奈


余华的作品一向以其犀利的讽刺和对人性的深度挖掘而著称。他并不是一个高产作家,但作品力求精致,构建出一个奇异怪诞,残忍却又真实的文本世界。

这两天闲来无事,将尘封已久的余华中短篇小说集——《鲜血梅花》拿来翻看,被其中一篇名为《古典爱情》的中篇小说深深地触动了。

极具颠覆的构思与浪漫主义的手法

《古典爱情》首次发表于杂志《北京文学》1988年第12期。小说名字虽然是《古典爱情》,但实则是对于传统的才子佳人式爱情小说的一次巨大颠覆。

1、全面了解中国传统式才子佳人小说和《古典爱情》的创作背景

才子佳人小说大批涌现于明末清初,是人情小说的一个分支和流派。在此特别申明,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红楼梦》是不属于才子佳人类的。《红楼梦》属于人情小说,但是其立意深刻,气势恢宏,绝不是才子佳人小说所能比拟的。


《古典爱情》:颠覆传统才子佳人形式的古典爱情——残暴却又无奈

才子佳人小说作为明末清初的一种流行文学,其有着一套完整的写作套路。简单概括一下,就是男女以诗词为媒介相识,因为爱才而生情愫,但是在爱情路上却不顺利,被百般阻挠,但结局都是大团圆。

写相遇一般都是郊游偶遇,然后题诗传情,互生好感,私定终身。至于在爱情途中所遇到的阻难,也无非几种,或是小人拨弄,或是因政事牵连,然后佳人被逼婚,才子遇难,但是双方的爱情却始终坚贞如一。最终要么是才子金榜题名,要么是有圣君贤臣来主持正义,两个人“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类小说篇幅在十六至二十回之间,大约在十万字左右,相当于现在中篇小说的篇幅,走拼的名字也多以主人公的名字而命,如《玉娇梨》、《雪月梅》等。由于内容单一陈词滥调,这类作品在文学改革中成为了被批判的“先锋官”。


《古典爱情》:颠覆传统才子佳人形式的古典爱情——残暴却又无奈

《古典爱情》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现代主义的出现正改变着中国文学的格局,这一改变不只在于艺术表现手法上,在思想感情上的表达也于传统文学有着天壤之别,那些从事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作家,则被统称为先锋小说家,而余华正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关于《古典爱情》的创作原因,余华曾说:

“该小说是一种先锋文学的实验作品,自己是以一种反讽的方式去探索写作。”

具体了解了才子佳人小说的概况以及《古典爱情》的创作背景,再从整体的内容上加以对比,就不难看出这篇小说的颠覆性体现在哪里了。

2、颠覆性的具体体现

首先来说,《古典爱情》作为一篇仿才子佳人小说而在其中求变进而反讽的作品,在形式上还是依照了一些才子佳人类小说的创作理念的。

作品的主人公柳生是一个久考不中的书生,串联起整个作品的线索是他三次踏上那条黄土大道。


《古典爱情》:颠覆传统才子佳人形式的古典爱情——残暴却又无奈

第一次他是进京赶考,走在黄土大道上,四周的景色百花争艳,春意盎然,也正是在前往京城的途中,他得以与小说的女主人公——小姐惠相遇。

柳生途经一家富户的后花园,闲庭信步下偶听有浅浅吟哦声,他便随着声音寻去,在一座绣楼前停下了脚步。柳生因这声音而痴迷,仰望着绣楼,一动不动。其间小姐惠的丫鬟两次出声驱逐,他都好似不闻,直至后来下起了大雨,仍旧泥塑一般抬头望着绣楼的窗子,一动不动。也许是他的这份痴情打动了女主,小姐惠命丫鬟放下一条绳子,供他由此攀上来避雨。自此两人算是相识。小姐惠安排柳生在她的书房住下,在第二日凌晨叫醒了将去赶考的柳生,两人先别时紧紧拥抱,那场景可谓“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此去一别,再难相逢。”


“公子切记,无论榜上有无功名,都请早去早回。”

随后小姐惠赠予柳生一包银子和一缕青丝作为二人的信物,自此算是私定了终身。


《古典爱情》:颠覆传统才子佳人形式的古典爱情——残暴却又无奈

故事发展至此,作者在人物的形象设定上,选择了穷书生与富家女的传统搭配;在故事情节上,也是走的偶遇结缘,一见钟情最后私定终身的“才子佳人”老套路。若是按着这样的情节发展,接下来似乎就该柳生落榜归来,两人私情被女方父母发现并百般阻挠了,但是余华没有这么写。

柳生本就是个久考不中的书生,这一次自然也是铩羽而归,但是当他再来寻找小姐惠的这座宅院时,却发现在几个月前还花草丛生,小桥流水的后花园已经荒芜,硕大的宅子里更是空无一人。作者并没有具体些衰败的原因,只是从已经沦落为乞丐的宅院管家口中交代了这个结果——“昔日的荣华富贵啊,昔日的荣华富贵啊”他不停地重复着这句话。

至此,柳生与小姐惠的相遇似乎成了一段遥不可及的旧梦,两人一生,恐已难相见,在这里小说情节上有了第一次的颠覆。

第二次情节上的颠覆是在柳生与小姐惠的第二次相遇,这一次的相遇竟然是一次生与死的别离。


《古典爱情》:颠覆传统才子佳人形式的古典爱情——残暴却又无奈

柳生三年后第二次走在了那条黄土大道上。他依然是进京赶考,可是这一次路上的情景却与三年前大异。一路上多有饿殍,随处可见如牛羊般趴在地上啃食青草的人。作者没有交代原由,但是我们可以知道,今年爆发了严重的饥荒。在这个饥荒的年代,有不少人沦为了“菜人”。

'“菜人”,顾名思义,就是给人充饥的人!而且为了保证食用时的新鲜,菜人是不能被一刀杀死的,吃哪一块儿肉,现吃现割,这一设定的出现可谓触目惊心。


《古典爱情》:颠覆传统才子佳人形式的古典爱情——残暴却又无奈

余华的作品里常有这种近乎残暴的情节出现,但是这残暴却又暗盒与现实,引人深思,不由得沉吟于人类的残暴本性和社会的残暴无情了。

柳生和小姐惠正是在这样一个残暴的时代重逢。

那一日柳生找到了家还算整洁的店面,要了几面薄饼和一些水在店里吃,不一时来了几个衣着整洁的大汉,进来就嚷嚷着要新鲜的肉菜吃,店家连声答应下去。柳生正自惊愕于在这世道店家何以有肉卖,就听到隔壁传来一声尖锐的女声尖叫,新鲜的肉自然是人肉无疑了。几个大汉听到这尖叫声竟似充耳不闻,只是不停地催促店家快点上菜,而柳生却不由得愣住了。这声音似乎有些熟悉,但一时却又想不起在哪里听到过,直至那“菜人”又传来了几声呻吟,猛地唤醒他的某个神经,这呻吟声像极了三年前绣楼里的吟哦。柳生跌跌撞撞地冲到了隔壁的那间棚子,眼前一女子披头散发,浑身赤裸,大腿上兀自流着鲜血,正是小姐惠无疑,然而你小姐惠起初并未认出是他,直至柳生拿出了那一缕青色,两人这才相认,但未来得及诉说亦或感慨,小姐惠的生命就已走到了尽头,她恳求柳生刺死她以了结她的痛苦。

在如此残暴的背景下重逢,又在重逢相识之后,亲手结束自己爱人的生命,这样的情节设计无疑是一次彻头彻尾的颠覆。


《古典爱情》:颠覆传统才子佳人形式的古典爱情——残暴却又无奈

至于情节上的第三次颠覆则是作者在最终跳出了大团圆式的结局。

柳生第三次踏上黄土大道已经是数十年后,当年的饥荒早已过去,世间的一切也已恢复了往日的繁华。当年柳生买回去小姐的断腿,使她得以拥有全尸并将其安葬。他寻到当年的茔冢,在离她的坟墓不远的地方安了家,煮些茶水卖给过路的人,平日里读些诗书,本打算就此了却余生,却不想一天晚上小姐惠竟忽而出现在了他的家中,到了第二天天亮却又消失不见,只是枕席之间尚有香气缭绕。这不是梦里!莫非小姐竟尔复活了?他飞奔到墓地,挖开了小姐惠的坟,只见她赤裸着身子,用以遮羞的衣物都已经腐烂,但是浑身上下红通通的,长出许多新肉来。

当晚柳生又和小姐惠相见了,只不过这一次她只说了一句话:“小女本 已复活,但公子发现,此事不成了。”

死而复活本身就是充满魔幻色彩的描写,这一构思,可以说是一次非常具有创意性的颠覆。


《古典爱情》:颠覆传统才子佳人形式的古典爱情——残暴却又无奈

不单单是情节设计上面,艺术表现手法上《古典爱情》也有着很大的颠覆与革新。

首先来说,《古典爱情》的世界观是更为宏大的。

《古典爱情》名为“爱情”,但实际上已经高于爱情的范畴,作者在柳生与小姐惠的这个爱情背景下,更多关注于人物个体命运的发展,以及在大环境背景下的命运的无奈。

其次就是在语言运用上,余华摒弃了一切的感情色彩。在传统才子佳人小说中,作家往往在续写人世间的悲剧苦难时有鲜明的爱憎倾向,叙事中也有着作者清晰的价值评判,更伴以说教,但《古典爱情》中,作者只是将叙事景致原原本本的呈现,是非对错,自然在每个读者的心中。

从以上方面来看,余华对于传统才子佳人小说的颠覆是极具深度的,同时在小说革新的八十年代,也有着探索的意义。

从浪漫主义的手法中体会人面桃花的感慨

《古典爱情》从整体上来看是属于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但是在其写作手法上,我们不难看到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最为明显的就体现在那三次无所交代的变故。


《古典爱情》:颠覆传统才子佳人形式的古典爱情——残暴却又无奈

第一次是柳生落榜归来,回去找小姐惠时却发现一个富豪家族竟然在短短的几个月期间落败。似乎不太合理,却又能找到些合理的解释。也许是触怒了皇上,也许是遭小人陷害,引人种种猜想。至于第二次,则是三年后那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饥荒,因何而起,作者没有交代。第三次是小姐惠的复活。死而复活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浪漫魔幻色彩的情节,但依照惯例,总要为复活找个因由,而余华在复活的原因上也是未着一笔,如此天马行空,正如同《悲惨世界》里冉.阿让突然间靠着个小技巧发财甚而成为市长一样,是典型的浪漫手法。

除去以上三个典型之外,作者在字里行间也流露着浪漫气息。

柳生第三次来到京城已是在那场饥荒的数十年之后,这时的京城早已恢复了往日的繁华,那惨绝人寰的饥荒竟如同从未发生一样。他走着走着,看到一座很是熟悉的后花园,同那年一般的百花争艳,一般的小桥流水,他沿着这条路,竟似走在通往数十年前的时光隧道上,他听到浅浅的吟哦,随着吟哦寻到一座绣楼前仰望着窗户,丫鬟连续赶了他两次,他都无动于衷,正自期待着一场大雨和抛下来的绳索时,却迎面泼来了一盆脏水。


《古典爱情》:颠覆传统才子佳人形式的古典爱情——残暴却又无奈

幽默的叙事下,是浪漫的灵魂。

想如今繁华依旧,花园依旧,绣楼依旧,浅浅地吟哦声亦如曾经,但是小姐惠终究已不在这世上,而柳生也再不是往日那翩翩少年了。读到此时不由得想起崔护的那两句诗:“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平和的叙事下流走的光阴让我们沉浸在作者营造出的浪漫世界里。感慨于物是人非时,我们不争气的眼泪已湿了眼眶。

惨绝人寰的世道里最为无奈的爱情

1、饥荒下对于人性的深度挖掘

柳生在第三次踏上黄土大道时已是饥荒之年,他曾亲眼目睹了一次菜人市场的交易情景,作者的描写,读来令人觳觫。

一个衣不遮体的男子带着一个妇人和一个幼女走向一个棚子,棚里正有两个人在磨刀石上磨着利斧子。

男子将母女二人留下,也不讲价,取了三吊钱就离开了。柳生听到那幼女唤了一声“爹”,可那男子并不回头,疾走几步,转眼消失了。

《古典爱情》:颠覆传统才子佳人形式的古典爱情——残暴却又无奈

他何以竟不回头呢?是因为不忍心吗?他怕回头看到女儿会心里难受,从而你不忍再卖吗?亦或者他只是对此司空见惯了而感到麻木?我的看法还是偏向于前者的。

父亲对于女儿毕竟血浓于水,如何会毫无感情,他快步地逃走,头也不回一下,想必是对心里最脆弱的那块儿区域的逃避。饥荒的世道下人类是那么的脆弱,我感慨于天意弄人,怒斥着时代的黑暗,叹息于自身的无奈!但是也正是在这黑暗的世道下,才把人性的丑陋面尽都衬托出来。

他终于还是将妻女换做了三吊钱,人性之自私尽显无疑。

在这个男人走后的场面是极具视觉冲击感的。店家本来打算先从这个成年妇人下手的,可是妇人却说:“她先来。”作为母亲的,却把自己的女儿推在前面,这是何意?

店家答应一声,就提刀走向了那个幼女。

妇人说:“行行好,一刀刺死她吧。”

“那不行,肉就不新鲜了。”

妇人趁着店家不注意,一把夺过刀,刺在了女儿的心口。

母亲亲手刺死她的女儿,却实在是一种痛彻心扉的爱!她之所以把女儿推在前面,是因为她不敢先女儿一步离开的,因为那样女儿一定会受苦,店家会一块一块地割掉她的肉,但是只要自己在就可以找机会让女儿不受那直接的苦,自己之后是否会招来店家的愤恨,却也顾不得了。

母爱之伟大无处不在,纵使在这样一个世道,纵使在如此一个特殊的时刻。

《古典爱情》:颠覆传统才子佳人形式的古典爱情——残暴却又无奈

店家恼了,一拳把妇人打倒在地,用极娴熟的手法把幼女肢解了。因为新鲜的肉可以卖到更高的价钱,他们手底下的似乎不是一个人,只是一段葱或者一根山药吧。众买主结过幼女的肉匆匆离开了。人性之冷淡,竟然到如此地步。

菜人市场的这段描写让人不禁毛骨悚然。充满血腥与暴力的文字会让一些人产生不适,但我却沉迷于这暴力下的深度与反思。人性之自私,母性之伟大,人性之冷漠,在这种暴力的情景下被无限放大,我们的心也也随之颤抖。这也许就是暴力美学的最终呈现吧。

2、从“古希腊式悲剧”的改良版体味无奈的爱情

柳生和小姐惠的二次相遇是在一家饭馆的“菜人棚”,那时的小姐惠身受重伤,已难活命。柳生百般呼唤,小姐总是无法相认,知道他祛除了那一缕青丝。留情可以看到她的眼睛里正闪着泪花。小姐惠恳求柳生赎回她的那条断腿,这样她菜可以得一个全尸,如今她只求一死。

这一幕是具有古希腊式悲剧色彩的,同时又区别于古希腊式悲剧的表现手法。

《古典爱情》:颠覆传统才子佳人形式的古典爱情——残暴却又无奈

关于古希腊式悲剧,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方式就是一个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死了自己亲爱的人——俄狄浦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金庸先生在他的经典作品《天龙八部》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大侠萧峰一心想着为父报仇,结果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一掌打死了自己心爱的女人阿朱,那一刻英雄落泪,肝肠寸断。

至于《古典爱情》里的描写,虽与这种表达方式相似,却是另一种滋味儿了。同样都是打死了自己亲爱的人,一个不知情一个却知情,前者痛于悲剧之后,后者哀于悲剧之中。


《古典爱情》:颠覆传统才子佳人形式的古典爱情——残暴却又无奈

柳生的心早已裂了。终于得以重逢,但是这一次重逢却面临着生死间的离别。那一刻没有重逢的喜悦,柳生手在颤抖,他看到小姐的眼睛里对死亡的渴望,他也知道她此时正忍受着非人的痛苦。他是可以成全她的,但眼前这人是自己最心爱的女人啊,他下不去手,却又不得不挥起了利刃,他的心在滴血。

这是一段无奈的爱情。缘分让他们相遇,却又另他们相忘于江湖,这可恨的缘分,竟又在这样的一个世道让他们如此相遇。无可奈何地眼泪落满了衣襟。

抚卷长叹,荡气回肠

《古典爱情》在遗憾里收尾。本以复活的小姐惠由于柳生发现了这个秘密只能再次离开了他——这一次是诀别。

柳生一定懊悔,自己竟然如此多事,去挖小姐惠的坟墓!他是在遗憾里终其一生,还是在岁月里把这一切归为平常,我们不得而知。


《古典爱情》:颠覆传统才子佳人形式的古典爱情——残暴却又无奈

《古典爱情》并不长,但跨越了数十年的光阴,三次踏上黄土大道仿佛换了三个人间,恍如隔世,荡气回肠。

这是一部在文学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品。它在颠覆了传统的才子佳人模式的同时,对于现代主义文学也有着初步的探索,但是作为读者的我,更沉迷于那段无奈、遗憾的爱情,沉迷于那份真实、深刻的暴力美感。

试想我们自己,在命运的捉弄下会是怎样?要让我们亲手刺死自己最心爱的人时,我们又是何等状态呢?

我不禁又想,那场饥荒如果就发生在当下,那些人性的本质是否会暴露无疑?人性是否依旧自私,母性是否依旧伟大,人性是否依旧冷漠呢?我想答案是确然的,即便是在几百年乃至几千年之后,这些人类的本性都不会改变。

《古典爱情》是一个具有探索意义的颠覆型作品,它讲述着动人爱情的同时也对于人性的本质做出了深度的挖掘,我想正是这深度得以使他永不过时,意义深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